不動刀兵的拿下一個版圖不小的海上國家,這可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因此給予佔卑使群陀畢羅一些保證也不為過。

想到因為潛心修煉,已經一年多沒有跟自己的妃嬪和子女團聚了,靜極思動的李南索性在奏摺上批註了同意二字。

考慮了一番,李南命內閣做好準備,他決定御駕前往三佛齊王國,並且要帶著家人同去。

一襲月白道袍的茅清妍走來,聽到李南跟御林護衛之間的對話,略帶失望之意的問道:“陛下,您要走了?”

“嗯。”李南握住茅清妍的小手,有些無奈的嘆道:“我雖有避世修仙之心,但終究還是凡俗之人,不可能做到六根清淨,對家人國事不管不顧。”

“確實如此。”

茅清妍也知道李南身為一國之君,不可能長期留在自己身邊,何況他修煉的《天地陰陽大樂賦》,因為修煉法門的關係,所以必須要有大量女子在身邊。

其實這也是李南想要離開茅山的一個主要原因。

他在此地修煉一年有餘,武功招式已經練至登峰造極,體內也已經重新被至陽真元充斥,不過因為缺少了元陰之力,功法修為卻再難有寸進。

帝命自茅山上傳回了帝都長沙之後,不管是皇宮中的各位嬪妃,還是知曉其中根底的內閣大臣們都歡喜莫名,心中也松了一口氣。

要知道這兩年來,李南前往茅山修煉,將國事盡數交給了他們,可是眾人的日子並不好過。

以往有李南這位親手建立這個國家的皇帝坐鎮,帝國內部可以說是無人敢有二話,可是自從皇帝深居簡出之後,這個龐大的國家中就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

鬧得最兇的自然是儒家之人,作為一個佔據了華夏數千年正統位置的學派,他們無法承受掉下神壇的巨大落差。

每天都有不少大儒,以及儒家出身的帝國官吏,費盡心思的想要求見皇帝陛下,所為的也是想要宣揚儒家思想之事。

面對儒家之人的不甘心,法家之人好不容易能在帝國站穩腳跟,當然不願意儒家再次得勢,因為兩派經常在各種報刊和集會上爭吵論鬥。

文人造反十年不成,對於儒家和法家之爭,終於帝國和皇帝李南的內閣大臣們倒是並不在乎,不過一些朝野上下一些關於其他事情的苗頭,卻讓人不得不重視。

因為李南並不在帝都長沙,所以每次大朝會之時,都是由魔形女瑞雯變成他的模樣臨朝議事。

雖然魔形女的異能足以以假亂真,但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光從說話的氣魄和力度上,就足以讓很多朝臣發現其中不妥之處。

皇帝陛下抱恙在身?

宮中妃嬪和帝國重臣沆瀣一氣,軟禁了皇帝,以假亂真?

種種謠言和猜測四起,這對這種君主集權的國家來說,可不算什麼好事。

就在李南前往團戰世界之時,有四位皇子降生,因此已經有不少朝臣開始暗中向著幾位皇位的繼承人靠攏。

除此之外,在幅員遼闊的帝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漸漸滋生,針對的也是最近新進歸附的吐蕃人和西域人。

內閣眾多大臣每日忙碌政事,但很多問題都必須李南這個皇帝來拿主意,因此這個近年來版圖最廣,人口眾多,強大無比的中華帝國,竟然有了些許的飄搖之意。

所有的謠言、猜測、問題和矛盾,在李南秘密回到帝都後全部消失無蹤,這就是一手建立了這個國家的皇帝之威。

適逢每月一次的大朝會,李南高高坐在黃金龍椅之上,掃視著金鑾殿兩班林立的文臣武將,發現了很多沒見過的面孔。

這件事很正常,因為最近兩年以來,帝國的疆域又向北部、西部和南部擴張了許多,因此也需要提拔更多的官吏。

再加上斯巴達克斯和多科特的故去,他們留下來的空缺職位也需要其他人來補充。

第一軍團無論是戰鬥力還是資歷,在帝國內都是數一數二,因此為這個統帥一職,李南還真費了一番心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按照忠誠度來說,那自然是從眾多追隨者之中挑選,可是想到在冒險中死去的兩人後,李南決定以後不能這麼做了。

自己的追隨者需要逐步的撤出帝國的各個領域,以免他們在冒險世界意外死亡後,再影響帝國的正常運作。

林沖不屬於李南的追隨者,因此他暫時接管了第一集團軍,至於下一任統帥的人選,還需要細細考察。

雖然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和建設,帝國中南部地區都建立了大量的學校,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但是時間還是太短。

正所謂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幾年的時間用來培養技術工人,或者是培訓出一部分基層官吏倒是沒問題,可要說教育出有著後世思想的人才來,那基本沒有什麼可能。

帝國需要用人,而又無人可用,所以無奈之下只能使用類似科舉的大考制度,在整個帝國挖掘合格的人才。

對於這幾位新面孔,李南早已經看過了他們的詳細資料,也知道他們的根底。

四十多歲的趙鼎,字元鎮,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縣人。

趙鼎不算是白身之人,自幼由母親樊氏撫養成人的他,在宋朝崇寧五年登進士第,累官洛陽令。

自從宋朝被滅之後,趙鼎和其他的宋朝官吏一樣,全部成為了普通的帝國百姓,直到前年皇帝李南下令大考之後,他一路過關斬將,成為帝國的官員。

當初雖然李南不在帝都,大考也是由魔形女、提利昂和傅天仇等人代他舉行的,不過他遠在茅山,也看過了這些考生的試卷。

看到考生趙鼎的名字後,李南稍稍尋思便認出了此人。

趙鼎在北宋時期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可是在南宋時期,他可是做過宰相,也被後世稱之為‘南宋四名臣’,這也足以證明了此人的能力。

除了趙鼎之外,還有跟他經歷相似的李光,此人也是‘南宋四名臣’之一,原本也是進士出身,只因宋朝滅亡,這才被埋沒在了民間。

俗話說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即便這些宋朝官吏閒居在家,可一旦帝國給了他們進身之途,他們還是很快就脫穎而出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