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月份的大草原,真可謂是美景無邊,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沒有邊際的青青長草,宛如陸地上的綠色浩瀚海洋。

數千人的軍隊出現在草原上,極速賓士的戰馬蹄聲隆隆,打破了草原的安靜,讓那些藏身在草叢中的鳥雀和小獸驚慌四散。

發現了這些騎兵後,遠處的一個蒙古部落就像炸了鍋一樣,牧民們驚慌失措的收拾行裝準備逃亡,部族中上百個青壯男子跳上了戰馬,背上了弓箭迎了上去。

幾百個牧民男子肯定不是金國騎兵的對手,他們這樣做只是想用自己的生命爭取到一些時間,讓自己的族人們逃的遠一點。

半個時辰之後,綠色的草地上灑滿了鮮血和屍體,除了年幼的孩子和女人之外,這個蒙古部族的所有男丁都被殺光,金國騎兵們帶上馬匹,驅趕著牛羊和俘虜離開了……

當兩年前,中華帝國跟金國的大戰結束之後,金國人立刻對趁火打劫的蒙古人和西夏人,展開了瘋狂的報復。

金國割讓了大半國土,以及最重要的產糧地之後,終於透過談判使得帝國退兵,得到了短暫的和平。

為了籌措足夠的糧草,也是為了報復蒙古人和西夏人,金國除了留下防範帝國的軍隊之外,將其他的部隊都派往了兩地,展開了報復性的燒殺搶掠。

帝國對於三方勢力的亂戰,採取了坐視不理的態度,主要是在休養生息,加強國內的基礎建設,一直沒有對外開戰。

近兩年來,各大勢力都派出了不少的細作前往了帝都長沙,他們費盡心機的都想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帝國皇帝李南的身體狀態。

其實也不怪各國對這件事如此的關心,因為自從團戰世界結束之後,強大的中華帝國內部發生了不少的重大變故。

首先就是皇家陸軍第一集團軍的統帥斯巴達克斯,以及帝國司法大臣、皇家軍事學院副院長多科特,這兩位重臣莫名其妙的故去。

其次是帝國皇帝李南深居簡出,已經很少露面,這也讓很多人懷疑,這位擁有了大半個天下的帝王,是不是身體有了什麼病痛。

關於斯巴達克斯和多科特的死亡,帝國的官方說法是患上了疾病而亡,不過這個說法沒多少人相信,大家更喜歡那個重臣意欲謀奪權利,因此被皇帝所殺的版本。

實際上李南確實沒有留在帝都長沙,他從團戰世界迴歸之後,先是陪伴了諸妃和子女大半年,隨後就去了茅山新建的元符萬寧宮。

茅山已經被李南封賜給了茅清妍,還為她修建了這座宮殿。

而李南來到這裡,也是因為在團戰世界中傷亡慘重,這才痛定思痛,決定暫時放下俗事潛心修煉。

如今帝國版圖已經足夠大,北方最大的敵人金國,陷入了亂戰之中,而藏地的吐番諸部在薩迦派的幫助下,正在潤物細無聲的滲透著。

李南走出了萬壽宮,站在山頂眺望著茅山這幽洞密集,怪石林立,山水秀美,風光迷人的景色,吸一口清新的空氣,只覺身心俱爽,此處不愧是道家福地之中的福地。

還不等李南享受這美景多久,就看到了幾名御林軍護衛從山下疾步奔來。

看到他們上山的身影,李南不禁幽然嘆息,雖然自己已經來到了茅山隱居,但他果然還是逃不開這世俗瑣事。

無奈的接過護衛遞來的奏摺,李南坐在山邊涼亭之內,細細審閱起來。

第一份奏摺是由南方皇家第七集團軍的岳飛部,以及皇家第八集團軍的張書夜聯名書寫呈奏的,所為的乃是景隴金殿國之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帝國對南方的策略並未更改,攻下真臘帝國之後,南方兩大軍團的下一步計劃,就是拿下中南半島僅剩的景隴金殿國和蒲甘國。

經過兩年的休整之後,帝國已經將新佔領的真臘帝國徹底吸收融合,並且在各個城鎮之間建立了道路,加強了所有地區之間的聯絡。

大量的斥候派往蒲甘和景隴金殿國,經過長時間的偵查和策反,已經對兩國的經濟和軍事情況有了很多的瞭解。

原本李南並未把南方的小國當回事,不過看到奏摺中關於景隴金殿國幕後首腦的部分時,還真的讓他頗為震驚。

景隴金殿國如今已經跟帝國三面接壤,西側則是蒲甘國,但就是這樣一個地域並不算廣闊,只擁有瀾滄江,湄公河的中游地區的小國,竟然擁有人口八百萬,戰象九千多頭,以及五萬多的戰士。

這個國家的國主帕雅真,原本是大理國銀生節度境內的傣族首領,後來在此地自立為王,利用帝國無暇對其動手的機會,向周邊開疆拓土,這才形成了今天這樣大的規模。

根據奏摺上所說,景隴金殿國的國主帕雅真,並非是這個國家的真正主人,站在幕後的兩個人竟然是李南的故舊。

李南當年攻打大理之時,逃脫了兩人,一個是保定帝段正明,一個是他的弟弟段正淳。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個大理皇族餘孽,居然會逃到了景隴金殿國,利用帕雅真作為掩護,建立了這個強大的國家。

要是別的人還則罷了,可是李南跟段家可是仇恨不小,這兩個段家之人也絕對不能留,因此他毫不猶豫的拿起桌上的御筆。

“蒲幹國並無大礙,然景隴金殿國必須剿滅,段氏兄弟生死不論,具體事宜由你二人和軍方商議!”

第二份奏摺說的是三佛齊王國之事。

三佛齊王國的勢力範圍,包括馬來半島和巽他群島的大部分地區,遏制住了馬六甲海峽的水道之要衝。

雖然說三佛齊王國因為懼怕帝國威勢,因此向來不敢難為來往的帝國商船,可是在帝國周邊存在這樣的一個國家,多少還是有些不便之處,所以內閣也一直研究將其和平收服的方法。

經過這兩年的努力,再加上帝國皇家海軍東海艦隊經常在附近徘徊威壓,三佛齊王國的國王佔卑使群陀畢羅,終於決定歸順帝國。

這封由內政大臣提利昂和外交大臣露迪婭,寫來的奏摺上說的就是此事。

三佛齊王國國王陀畢羅雖然答應了歸順帝國,但他還有個條件,就是需要帝國皇帝李南親自參加他的退位儀式,並且要當眾保證他性命和財富的安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