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得到兩篇賦,很開心,又問冷鋒和魏徵:“二位為寫賦特意去了一趟咸陽,估計也有佳作問世吧!”

魏徵放下茶碗,對冷鋒說:“樓主先請吧!”

冷鋒笑道:“魏大夫苦思數日成文,還是魏大夫先請吧!”

魏徵也不客氣,拿起那幾篇紙就站了起來,別人都是寫草稿,然後謄抄到卷軸上,只有冷鋒和魏徵就是乾巴巴的白紙。

“《阿房宮賦》:平地神器驚雷起,四處濺者即黑泥,三月大火猶在目,坐地沉思比古今。

昔泗水亭長劉邦者,何人?地痞無賴也,然廣納賢才,禮賢下士,無人不謂沛公義。

入咸陽,納下言,約法三章,深得民心,又納下諫,活子嬰,秦貴皆安。

反觀霸王,屢罷範增之諫,視天下英雄於無物,雖力可舉鼎,下皆虎狼士,然如無鋒之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入咸陽,不聞下諫縱兵燒殺搶掠,見子嬰,不顧下諫殺之。下又諫曰:關中富,四通路,可成王霸業。羽斥之,欲歸江東。巍巍阿房宮付之一炬!

嗟乎!費百萬之民力,億萬之珠資,成就一宮,奈何不過一炬!

三月大火,雄偉壯宮盡灰燼矣!

若使羽納諫入都秋毫無犯,則百姓安矣!若使羽留子嬰,則秦貴安矣!若使羽留阿房宮,定都咸陽,則天下歸楚矣!

奈何!奈何!

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學不知,不問不知。民間俗語有云:‘三皮匠,賽諸葛’!一人思,則漏洞百出,二人思,則百不餘一,三人思,天衣無縫矣!

今天下安定伊始,百廢待興,君思之不及也,房喬謀,克明斷,微臣諫,如三皮匠。拾遺補缺,君但有所失,補之及也!

巍巍乎阿房宮,今餘黑泥,臣取之溶墨,寫以奉君,願陛下時時以為誡!至此,則大唐盛世,指日可待矣!”

說完,魏徵也不展示筆跡,雙手捧紙,步行到李世民身前跪獻。

李世民起身,推開宦官,親自捧過魏徵的《阿房宮賦》,就像捧過了珍寶。

混雜著阿房宮遺址黑泥寫下的像諫書多過像賦的魏徵手書,這樣的東西,可不是宦官可以碰的!

李世民親自扶起魏徵,說:“玄成費心了!此賦朕必定裝裱起來,也掛在御書房!”

人的名,樹的影,魏徵忠勇直諫的名頭天下皆知,再加上親遊阿房宮取泥,和在墨汁裡寫賦,這樣的賦,誰不欽佩?

天下樓外有持筆聽讀書寫者,聽寫盧正陽的賦寫到一半就扔到一邊不管,聽七望七臣撕咬如同聽戲,聽韓崇文、姚思廉的賦奮筆疾書,如今又聽到了魏徵的賦!當即也急忙抄錄。

冷鋒聽到魏徵說自己的賦是用阿房宮遺址黑泥摻進墨汁寫的,也很詫異!不由得讚歎魏徵這老小子腦瓜好使,鬧這麼一出,他魏徵親寫的賦可就是無價之寶了!難怪這傢伙寫這篇文章寫得緩慢無比。

狗屁的不願浪費紙張,這傢伙估計是怕隨手抓的一把黑泥不夠用,才斟字酌句地寫!

李世民把魏徵的《阿房宮賦》放在軟榻上,問冷鋒:“魏卿的《阿房宮賦》讓朕思觸良多,樓主也擅長文之一道,不知樓主的《阿房宮賦》又是怎樣的?”

冷鋒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李承乾就拿起卷軸,直接展開掛在架子上。

頓時,冷鋒那殺氣騰騰的筆跡顯露人前!

在座的無一不是“書法大家”,見到冷鋒的字跡如同見到了刀兵,只是看了一眼,就立刻轉目不敢再看!古之書法流派,端正者有,娟秀者有,狂草者有有,這種把筆當刀劍寫字,字字如刀的,還是第一次見!

唐代的書法這種東西就是這麼邪乎,沒什麼鑽研的比如老元,看起來只覺得這些字寫得處處纖細,可是房玄齡等粗粗鑽研的,就感覺這些字跡帶著鋒銳之氣,有些蟄眼。至於七望的苦苦鑽研書法的人,看到這些字宛如身臨其境,親歷了廝殺!

李承乾很滿意眾人的反應,對李世民施禮道:“父皇,恩師的宏文孩兒已經背會!且容孩兒將其背一遍!”

李世民點點頭:“既然你背下來了,那就背誦一下吧!”

李承乾走到窗前,清了清嗓子,背誦:“《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樑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韓崇文聽著雅文聽得搖頭晃腦,姚思廉和孔穎達聽到妙處直接對幹一壺酒,杜如晦鼓掌稱讚,房玄齡不飲即醉,就連七望的家主也聽得入了神。

魏徵聽完後,看著冷鋒如同見鬼,驚疑不定地問:“這就是你一氣呵成的文章?”

冷鋒很想告訴魏徵這是他那個私人家教拿著教鞭逼他背下來的,事後他差點忍不住拿狙擊槍點了那個該死的家教,當殺手背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可是現在派上用場了!杜牧還有將近二百年才出生,現在杜牧的《阿房宮賦》版權歸他了!

既然已經無恥地剽竊古人的《阿房宮賦》了,再無恥些也是可以的!所以冷鋒很不自然地點了點頭。

魏徵就像洩了氣的皮球,喝了一口茶才說:“以前陛下說你是世外高人,老夫還嗤之以鼻,後來見識到了你的諸般手段,才勉強認可你是高人。現在,就憑你一氣呵成的這篇《阿房宮賦》,老夫可以一口咬定你是世外高人,塵世的凡人不可能有你這種腦子!”

“這話就不一定了啊……”冷鋒可以肯定這種凡人的存在,詩仙李白,灌點酒就能不假思索地寫詩。《滕王閣序》,據說也是王勃一氣呵成的。

“現在大唐識字人少,所以我一口氣寫出這樣一篇文章你會震驚。可是等教化天下後,你會發現,咱們大唐人才濟濟,寫出這等文章的,不在少數。這就是量變引發質變的道理!”

“好一個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房玄齡終於從沉醉中醒來,想要拍案而起卻拍在了茶碗上,幸好茶碗裡的茶已經涼了。

李世民長舒一口氣:“樓主的雅文也是發人深省,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朕百戰起家,輾轉大唐國土,經歷了百姓生活,知曉百姓需要什麼。可是後世子孫卻容易沉浸於富貴之中無法自拔。承乾……”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說:“朕讓你這個太子跟隨你師父,一直不管不顧,言官諫言:太子之尊輾轉民間,不妥。朕仍然不管,你可知為何?”

李承乾回答道:“父皇是想讓兒臣知曉百姓疾苦,就如同《憫農》所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有知曉百姓疾苦,才能戒驕戒奢,做一個未來的好皇帝。”

李世民拍了拍李承乾的腦袋:“總有一天你也會長大,當你有了孩兒後,也當如此教育!”

李承乾躬身應是。

李世民看向在座眾人:“朕覺得,兩篇《阿房宮賦》應該並列第一,諸卿以為如何?”

韓崇文說:“陛下,兩篇《阿房宮賦》一說選才納用,廣開言路,一說以史為鑑,愛惜百姓。確實很難分出高下,草民敢問陛下,為賦之一項,準備了什麼獎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