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婆子說不要太差的是怕馮掌櫃以為自家還跟四年前一樣窮。就京城這邊, 地段差一些的三進院用不到千兩, 頂滿一千五去尋摸怎麼也能置辦個體面院子。

如今銀子值錢。

一品文官年俸才不到二百兩,都不花全存起來, 攢一千五也要八年。外放出去的官員還有養廉銀, 京官雖然也有,相比起來要少很多,京官普遍窮。

這年頭當官的已經是社會最頂層, 當官的也就這樣, 別提老百姓了。平民百姓有許多一輩子沒用過官票,經手的銀兩都不多,平常進出全是銅錢。衛家人總覺得自個兒家底不厚,其實在得了幾筆賞賜之後, 相比起平民百姓, 他們已經很富了。

平常要置個宅院沒那麼容易, 聽說是衛家要買,有不少人想趁機走人情, 白送也行, 隨便給點兒也可以。

聽馮掌櫃說了這個情況,衛成謝過他們好意, 都沒接受。

這批劃掉之後, 剩下可以選的就不多了。

吳婆子親自去看過, 斟酌比較之後,好不容易定下一處,都準備去跟人談價, 這天衛成回家來說不用談了。

“咋的?這家也有問題?”

“不是。”

“還是三郎你看著不好?”

“也不是。”

衛成還有點不好意思,說他尋摸院子這個事不知咋的傳到皇上耳中,皇上看他上下為難,讓太監總管去問了一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朝廷嘛,隔一陣子總要抄個家。被抄的官員有,富商也有。抄來的宅院大五進的很多都賞賜下去了,也有些擱那兒積了好多年的灰,看著都有些陳舊甚至於說破爛。

怎麼說呢?

畢竟像衛成這樣單薄的人家少,別家大多是幾房人住一起,主子加上奴才五進院都住不開,通常要兩三座五進院並起來,三進四進的拿去賞人都嫌窄,賞下去人家也沒法住。

別人沒法住,可不就便宜了衛成嗎?

皇帝聽底下報上來幾處,想了一會兒,擇出個四進院來。那院子地段不錯,挨著都是體面人家,夜裡還有人從外邊巡邏,治安比衛成原先住的一進院好太多了。院子屬於小四進,最外面一進是車馬房奴僕房,過影壁進垂花門二進和三進是主人院,丫鬟婆子住最後一進,灶屋倉庫也在那後面。

衛成說三進院足夠了,皇帝想著誰家沒客人?外男總不好和女眷們在一個院子待著,要是四進院,書房包括正廳都可以設在二進,女眷住三進,正好隔開。

皇帝圈出這院子之後,還讓底下送了房契來,房契已經交到衛成手裡,他這會兒小心翼翼摸出來,遞給老孃。

吳婆子是不認字,也看出來是契書,她盯著瞅了好一會兒,問:“皇上賞的嗎?”

“沒錯。”

“在哪兒啊?多大的院子?”

“地方我知道,還沒去看過,聽說是抄家抄來的,一座四進院。太監總管私下跟我說那宅子空了有些年頭,看著可能比較陳舊,讓我費心清理一下,最好花點銀子翻新。還說院子本身很好,聽說是哪個富商置的外宅,當初造得精細,只是稍微窄了些。也虧得是小四進,皇上拿著不好賞人,就放那兒了,如今便宜了我。”

皇帝也擔心有人借買賣院子給衛成找麻煩,想著他進京的時候窮得叮噹響,哪怕得了幾回賞賜,那錢攢起來都不用能買個多好的院子?別說他還不是全攢起來,還拿去置了田地。

賞個宅子對皇帝來說就是順口的事,卻幫了衛家大忙。

吳婆子又在祖宗保佑了,姜蜜跟著探出頭去看了一眼,想看看四進院的房契長什麼樣。至於說衛老頭,他感動壞了,拉著兒子讓他千萬要當個好官報答皇上,要對得起皇上這一路的幫扶和提拔。

衛成點頭說知道,當爹的就松了手,嘿嘿笑起來。

“這個一進院我都覺得寬敞得很,比鄉下老屋體面多了,四進院得有多大?住進去不是神仙日子?”

看當爹的好奇,衛成給比劃了一下,說甭管三進還是四進,也就是中間的主人院寬敞,前後兩進都比較窄,實際沒有四個一進院加起來大,不過也很大了,到時候一個門房一個粗使婆子恐怕還忙不過來,婆子得要兩三人,有人採買,有人備食,有人掃院子洗衣裳。

吳婆子乍一聽覺得誇張,又一想,如今不用花錢去買院子,這家底養幾個奴才就不是事兒。

這麼想著,她感覺自己都要迎風飄起來了。

“我以後豈不是體面人家的老太太?住那麼大的院子,有那麼多人伺候。”

姜蜜見過真正的大戶人家,那宅院圍著走一圈要半天,主人家穿的是綾羅綢緞,跟前伺候的奴僕成群……四進院配上三五個奴才對普通人來說不敢想,擱在大戶人家看來其實寒酸。衛成方才說得含蓄,姜蜜聽懂了,這院子原先是富商置辦來養外室的,富商犯事,被抄了家,宅院就落到皇帝手裡。

這個由來其實不大吉利,能白得一座上好的院落姜蜜也高興壞了。

“皇上人真好,臣子有困難他都幫著解決。”

聽姜蜜這麼說,衛成心道也沒有都。當今聖上是個愛憎分明的人,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用在他身上非常合適。他覺得你好,你哪兒都好,有一二缺點也沒什麼,畢竟人無完人。他要是厭惡你,任你怎麼討好都沒有用。

衛成覺得自己運氣實在不錯,他殿試那屆正好是皇上親自主持的頭一屆,那時候皇上十分渴求人才,但凡身上有些品質他看得上,能培養的都培養過。有些沒把握住機會,衛成把握住了,就是這樣。

皇上看得起他,聽說他有困難自然會幫,也希望他儘可能把心思放在朝廷上,少為那些俗事操心。

這麼想才會送他宅院。

對皇上來說發個賞賜就是順口一吩咐。衛成卻十分感激,他有今天,自己也努力,蜜娘幫了許多,包括爹孃都出了力,最要緊還是皇上看得起他,有心想提拔他,為他考慮很多。

這份情誼衛成覺得他一時半會兒都報答不了。

這信任這看重太沉甸甸了。

皇帝倒是沒想這麼多,就說賞這院子,衛家人喜極而泣,對他來說也就是一句吩咐。在皇帝心裡,能徹底除去國丈衛成立了頭功,還不止,託夢這一出等同於救駕之功。功勞之大,這點賞賜算不得什麼。

知情人覺得不算什麼,不知道的看衛成已經眼泛綠光了。

這麼大的恩寵偏給了他。

他一個鄉間豎子,何德何能?

飽受妒忌的衛大人已經換上四品官服上通政司報道去了,初來乍到他沒有搞大動作,還在觀察學習階段。觀察什麼?觀察通政司衙門裡這些人,看他們都是什麼性情,哪些貪,哪些怕事,又有哪些敢於發聲。他又跟著左通政學了幾日,看他們每天都做些什麼,遇上事要走些什麼流程。

換個新衙門等同於從頭開始。

他彷彿回到剛進翰林院的時候,當時還在庶常館,都不會,都得學。

當初他只不過是小魚小蝦,混在一堆庶吉士裡頭丁點也不出彩,剛進去的時候還掛了一段時間的尾,把排名提起來之後才慢慢有了存在感。

現在不同,他在許多人的關注下去了通政司衙門。

衙門內在揣摩,揣摩空降過來的右通政是怎麼個脾氣,有多少能耐。

衙門外在觀望,都想看看他過去之後會做些什麼。

衛成把心思全用在朝廷這邊,四進院那頭是衛老頭盯著在翻修,吳婆子也去看過,那院子荒了有些年頭,本來上紅漆的柱子都褪色了,院子裡又是落葉又是塵土,屋裡頭桌椅這些都有,大件的家當全都不缺,要搬過來卻沒那麼容易,得好生拾掇一番。

她從大門進去,進二門穿過抄手遊廊,把前後幾進都看了一遍。

最後一進院子裡頭有口井,井水看著還是活的。

這好,這翻新一遍收拾出來就能住人,吳婆子又指出幾處讓老頭子告訴來做工的,讓改一改,都安排好了才回去同姜蜜說:“我說一塊兒去看看,你丟不開兩個小的說不去,真可惜了你沒看到,那院子看著是有些蒙塵,造得的確精細,抄家的時候把值錢的東西抬走了,桌椅這些基本全留下來,咱們收拾收拾就能住,需要添的不算多。”

姜蜜聽著也高興,問婆婆那麼大的院子翻新一遍是不是要花點錢?

“是要點錢,也值了。咱們撿了現成的宅院,這一進院就不用脫手,放這兒以防萬一。要是鄉下那邊哪個眼紅京城裡的好日子偷溜上京,把人扔這邊來正好,眼不見我心不煩。”

作者有話要說:  ovo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