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玩意兒,有些不倫不類。

可怎麼說,都是由他們設計出來的。

唯獨讓人無法說的,就是謝凱這個根本不懂航空設計的人,以經費為威脅,逼得611跟404的相關專家拿出這種設計,進行風洞試驗等,居然發現,這種氣動佈局的機動性還不錯。

尤其是在可變後掠翼達到最大角度的時候,跟前面的小鴨翼配合,這種氣動佈局反而非常優秀。

然後,二十號工程的隱身戰機,果斷採用了這種帶鴨翼的大三角翼論證……

謝凱自然不會解釋,這本來就是格魯曼公司的設計,只不過最終胎死腹中了。

美國人都不用F-14了,超級雄貓修改氣動外形來改善飛行效能的方案,自然也就在美國失去了作用。

他不介意拿回來用。

要不然,以國內的氣動儲備跟經驗,要達到格魯曼的程度,天知道需要多長時間。

“用來實驗可變後掠翼控制系統的模型,這個系統將會被整合到新的改進型號去。後面的雙垂尾和平尾,下一步的研究方案也是達到可差動的全動……”

對於眼前的戰機模型,只是看到的人,根本不知道具體情況。

尤其是鄭銘這樣的只瞭解大概技術的人,更不清楚。

“用來驗證你們那隱身戰機專案?”鄭銘的話,讓所有人都愣了。

有這麼明顯?

“這您都能看出來?”謝凱就好奇了,鄭銘究竟是怎麼看出來的。

鄭銘一臉嘚瑟,“你們超-7,不也是這樣的外形設計?大三角翼帶鴨翼,而且稜角分明,顯然是為了減小雷達反射截面……”

能在這些專家面前嘚瑟一把,心情自然舒坦無比。

“海軍入股不?到時候,咱們這賣給空軍價格高一些……”謝凱才不去在意鄭銘是如何知道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估摸著齊志遠給他透露過訊息。

鄭銘直接搖頭。

謝凱居然想要從海軍兜裡掏錢出來!

“這可是專門為航母配套的,而且還是下一代的隱身戰機設計!”謝凱可不放過。

海軍雖然窮,可手裡也有不少錢。

鄭銘沒有主動來,也就算了。

現在來了,自然就要讓海軍投點資。

這種隱身戰機,以後即使想出口,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你知道的,海軍沒錢。三軍中,就海軍最窮……”鄭銘直搖頭。

要是現在投資了,以後航母建造成了,海軍用這樣的艦載機?

不是嫌棄這種效能不夠先進,謝凱在路上給他介紹的,就已經讓他非常有興趣。

可那價格……

海軍用得起麼?

帶隱身設計的,一架不得十億往上走?

一艘航母,搭載6架這樣的戰機,光是艦載機就60億,鄭銘覺得,要是真這樣幹,被罵死事情小,甚至會因為這個擠佔經費太多,影響到整個海軍的發展。

他將會是整個海軍的罪人。

十億,建造幾條先進點的05,不香麼?

雖然說空軍戰機能把沒有戰機保護的護衛艦按在海面摩擦,可要是幾條帶有防空能力的護衛艦收拾一架戰機呢?

“給祖國母親祝壽,向全國人民拜年啊!”謝凱再次提醒鄭銘哭窮的重要性。

也不能說是哭窮。

海軍是真的窮。

一支航母艦隊600億,就把鄭銘給嚇到了。

要是他們知道,美國下一代的福特級航母,僅僅是航母造價就高達10億美元,算上護航艦隊跟搭載的F-5這樣的隱身艦載機,怎麼也得三百億美元……

摺合人民幣都兩千億了。

“這是?”陳弼之不知道這是啥意思。

奈何兩人都沒有解釋的意思,倒也就不再好奇了。

鄭銘雖然想要瞭解更多細節,可一想到價格,還是放棄了,直接要求去看超-7乙的改進情況。

“海軍還沒放棄超-7?”謝凱也有些疑惑了。

看來海軍真的是準備裝備超-7。

相比殲-8II來說,在某些方面強了很多。

特別是機動性跟航程,還有載彈量。

超-7乙,作戰半徑可以達到1000公里。

“為什麼要放棄?之前你認為超-7不符合海軍發展,這麼多年,不斷的修改,國產發動機渦扇-6G效能也成熟穩定,藍軍對超-7的實驗,我們一直都在關注著。”鄭銘著實不明白謝凱為什麼要拒絕賣超-7給海軍。

如果沒有殲-10,可以說,超-7是國內自主研發最先進的戰機。

相對殲-10這樣的單發戰機,超-7乙雖然效能要差一些,可以算是殲-10的簡配版,但是更適合海軍。

“現在,超-7確實可以提供給海軍了。海軍準備採購多少?”

謝凱的回答,讓鄭銘意外。

也讓1廠的大佬們意外。

“你不反對?”鄭銘難以相信。

太意外了。

“為什麼要反對?這款戰機,改到最後,很多配置跟殲-10一樣,又沒法對外出口,國內要是沒有訂單,就沒法繼續改進下去了。”謝凱嘆了口氣。

如果不是基地內部軍品跟民品專案矛盾太大,超-7依然沒有必要提供給空軍。

殲-8II海軍航空兵都沒有裝備多少。

一旦海軍裝備了超-7乙,最後很大可能就會選擇超-7乙上艦。

原本的設計,就是為了超-7乙上艦,可經過這麼多年的改進設計,哪怕技術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突破,相對強力艦載戰鬥機來說,超-7乙也還沒有解決在上艦後起降跟攜帶彈藥燃油的平衡問題。

這會影響到航程。

裡面的關鍵,謝凱沒法解釋。

超-7系列,已經跟原來的梟龍沒有了任何關係,效能遠比梟龍更強。

除了出口,謝凱最初的想法,只是讓這款戰機成為一些戰機技術的論證機。畢竟,這款戰機,雖然最開始是以殲-9的研發成果作為基礎,為了論證殲-10的一些技術,有了殲-10的影子跟風格,甚至還融入了F-14、蘇-7、蘇-0的一些設計。

整個世界上,這是唯一一款真正融合了蘇聯技術跟西方標準的戰機。

可以說,超-7是一款帶鴨翼的幻影;也可是說是雙發的殲-10;三角翼變成可變後掠翼,又是F-14的縮小版;外形氣動佈局進行隱身設計的修改,又有了殲-0的影子;甚至略微向下的機頭,又可以看成是蘇-7的風格……

整成現在這樣,謝凱其實也很頭大。

可他不準備接手基地的管理,也不願意去插手基地內部的矛盾。

超-7現在就這樣下馬,太過浪費。

之前給鄭銘看到的那架改進了的戰機,也是超-7的改進成果。

這樣繼續改進下去,最後是否會出現一款超越F-5的戰機,謝凱同樣是不知道的。

終究,他不是航天領域的戰鬥機設計專家。

“那邊的問題很嚴重了?”鄭銘從謝凱的話裡面聽出了問題。

“跟那個沒關係。各個軍工企業,除了沒有涉及民品的,這年頭,各方面是往軍品傾斜還是民品傾斜,爭論都很大。”謝凱搖頭。

目前這是一個大的環境。

國企改制,深化改革,問市場要效益,促進自身發展。

可軍品這塊,投入大,見效慢,再加上之前國家政策都是向經濟建設領域傾斜,每年軍費的增長很少,這就導致大量軍工單位轉產……

404內部的問題,實際上也是整個國內各大企業面臨的問題。

國家投在軍品研發的資金,遠沒有投在經濟建設上的那麼多。

謝凱比誰都清楚,再等幾年,國家會加大科研投資的力度。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等幾年的事兒。

各種軍工專案因為提前佈局跟404用錢砸,再加上拉上了國內大多數同行,國家沒錢,他們就自籌資金,要不然也不會有現在這些遠比他那個時代更強的技術突破。

目前,如果國家不加大對這些專案的投入,僅僅靠著各個單位,技術發展的腳步,將會放緩很多。

謝凱能強行讓404把民品領域的利潤大規模投入他們軍工科研項目,其他跟著404一起自己搞,給404配套的單位呢?

到時候,非得被其他單位給拖垮不可。

那樣一來,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可能就會因為整體資金鏈斷裂而再次被拉開跟國際水品的差距。

“也就是這問題,所以,原本海航這邊沒有打算列裝更多戰機……”鄭銘也嘆了口氣。

這時候,軍方不出手都不行。

國內科技跟國際上先進水平,正在快速追趕。

誰也不願意繼續落後下去。

“咱們投入了那麼多在海軍裝備的研發中,海軍也該出點錢了。”莫齊在一邊開口。

覺得海軍方面採購超-7那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不是擔心威脅國防安全,超-7自用型號,完全還可以出口,數量還不會少。

沒看到目前巴基斯坦就一直在謀劃採購這個?

“不僅我們,空軍估計也會在新一年度的採購中下達一批,具體是單發的高教機,還是雙發的戰鬥機,還不確定。”鄭銘感受到了謝凱的那種無奈,透露了一個訊息。

空軍才是戰機的最大採購單位。

但是每年空軍採購數量也不多,為了避免各種型號戰機因為失去訂單而導致廠家破產,少量採購,吊著這些軍工單位的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