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準備採購多少超-7?”

謝凱對於海航準備採購多少數量的超-7並不好奇,但是莫齊卻問了。

“至少1架,可能4架。這得看來年咱們海軍能分到多少經費。”

鄭銘倒也沒有隱瞞。

之前的海軍確實是準備採購超-7,謝凱一直拒絕出售,不多的經費,都是投入到了殲-8II跟殲-15上面。

“行了,還是去那邊看看吧。”

謝凱不想在這問題上過多討論。

現在也不是討論的時候。

“對了,那事兒,我們準備讓宣傳部門的人找你,你出的點子,更知道應該怎麼弄,你看如何?”鄭銘湊到謝凱耳邊,小聲地詢問他。

“不如何!”

他可不想去幹這些事情。

鄭銘倒也沒繼續說什麼。

一行人直接進入了超-7試驗車間。

這裡面,模型眾多,很多都是已經經過超級計算機模擬,並且做過了不少的技術驗證後被淘汰的。

但是最終的成品,確實跟殲-10的外有很大相似。

低垂的機頭,前鴨翼跟大三角翼的佈局,兩側DSI進氣口……

要不是殲-10的進氣口在機腹,這甚至可以認為是殲-10的雙發版本。

單座,雙發。

駕駛艙內密密麻麻的液晶顯示器跟按鈕,幾乎已經很少再看到以前的機械儀表顯示盤。跟原本國內設計的戰機駕駛艙,已經有了太大的區別。

這或許就是先進跟落後的區別所在。

整個駕駛室裡面,幾乎找不到幾個機械儀表盤。

“這就是目前超-7乙所能達到的最終水平。因為一直不曾服役,所以也就沒有別的型號。”

作為超-7系列的總設計師,貨海源直接告訴鄭銘,眼前的,就是超-7目前所能達到的最頂級技術水平。

整個超-7團隊,在這個專案上,已經耗費了十多年的精力。

任何技術專家,都希望自己開發的武器裝備能為國防建設添磚加瓦,可惜,超-7系列在國際上賣得火熱,國內部隊到目前,一架都沒有裝備。

自然而然,他們對海軍裝備部沒有多大的熱情。

“霍總,鄭部長這次來,就是考察超-7是否適合海軍的未來發展。”

謝凱知道霍海源的心思,不由提醒了一句。

超-7團隊一直都不滿國內部隊沒有裝備,或許更不滿謝凱不同意賣超-7給海軍。

很久之前,超-7自用型號的效能,其實都已經超越了殲-8II這種國產戰機,那時候殲-10尚未定型,謝凱拒絕訂單,到了後來,殲-10定型,列裝部隊。

超-7不是沒法跟殲-10競爭,而是不能去擋著殲-10的前景。

殲-0,是以殲-10的眾多技術為基礎的。

“海軍航空部隊不是在裝備殲-16嗎?那種戰鬥機,載彈量跟航程,都比超-7要突出很多。”副總李向紅不由詫異。

有了更好的選擇,這時候海軍準備列裝超-7?

開玩笑呢。

“確實,如果只說載彈量跟航程,超-7沒法跟殲-16比。不過,你們不要忘記,超-7是世界上第一款做出龍抬頭機動動作的戰機,氣動外形設計,已經得到國際市場認可。而這種機動性,是蘇-0沒法比的。”

鄭銘倒也不生氣。

蘇-0本來就是改進蘇-7而來。

原本蘇聯的技術基礎,因為電子技術落後,蘇-0上面的電子系統依然超重過多,這就導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蘇-7電子系統超重的問題,進一步也就導致軟骨病無法得到徹底有效的解決。

蘇-0並沒有技術被引入。

靠著謝凱當初從烏克蘭搞回來的一架原型機,在蘇-7的基礎上,開始仿製,所以,殲-16到現在,比起蘇-0,除了航電系統外,其他效能,卻低於蘇-0。

誰都知道,仿製的產品,要達到原來產品的質量,需要有超過原本生產產品的工藝跟技術。在材料、加工工藝、裝配等,中國還是沒法跟蘇聯比的。

唯獨比他們強的,也就只有電子技術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不少地方因為基礎而做出妥協。

鄭銘的解釋,完全說得過去。

他總不能對這些搞研發的說,你們單位沒錢,專案快要進行不下去,咱們買點戰機,讓你們可以不用破產……

“謝顧問,這是真的?咱們的超-7可以提供給國內部隊使用嗎?”崔元甲在一邊眼巴巴地看著謝凱。

其他人同樣看著謝凱。

謝凱是一直反對超-7賣給國內部隊使用的罪魁禍首。

點了點頭,謝凱出聲解釋:“以前超-7技術效能還不強,戰鬥力也比較低,價效比相對來說不高……”

“這下好了,咱們開發先進裝備,本來就是為了國防。咱們的部隊終於可以用得上了!”霍海源一臉興奮。

任何一名國防科技工作者,誰不願意他們開發的產品能用於國防?

“給我介紹一下目前超-7能達到的具體效能吧。”鄭銘看了謝凱好幾眼,暗自嘆了口氣,隨後才對超-7專案的一行人開口。

謝凱倒沒有去聽這些,也沒解釋。

而是默默地走向了不遠處一架超-7乙的模型。

“你在擔心什麼?既然不願意管,那就不管了,要不就把所有的都控制起來。”莫齊跟在謝凱身後,以為他在擔心基地內部的矛盾影響基地未來。

謝凱嘆了口氣,“這個可能會取代殲轟-7。”

“怎麼會!”莫齊一臉不可思議,隨後變得高興:“這不應該高興嗎?那邊發動機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質量跟效能也比咱們的超-7差了很多……”

對於莫齊來說,超-7跟殲轟-7屬於競爭對手。

按照部隊發展遠期規劃,所有裝備都按照謝凱當初提出的高低搭配,超-7不管在空軍還是海軍,應該都是屬於數量都比較大的低配版本。

海軍未來將會以殲-16作為頂級戰力,配備大量超-7B。

這應該是好事。

“這樣一來,咱們開發的武器裝備,都成了低配產品啊。”莫齊的表情有些怪異,甚至有些失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哪家軍工單位不希望他們開發的產品是最頂級的?

“都成了低配產品?”謝凱一愣,旋即莞爾。

確實也是如此。

59坦克最新改進型號,被命名為96式主戰坦克,跟祝老總開發的99式主戰坦克形成陸軍裝甲部隊的高低搭配,去年的世紀大閱兵,96式主戰坦克跟99式主戰坦克同時在閱兵方隊中亮相。

超-7看目前狀況,應該會成為海軍航空兵的低配補充版本。

殲-16終究太貴了,一架兩億多呢。

“其實,咱們這樣有些不對,不管怎麼說,殲轟-7也是很多人付出了無數努力,而且正在進行改型……”謝凱嘆了口氣。

對於豹爺,莫齊很難理會謝凱的感情。

她也無法體會。

畢竟,在另外一個時空,豹爺在一段時間內,那可是海軍唯一的空基反艦平臺,航程遠,載彈量大。

同樣,豹爺也有著無數的缺陷。技術效能落後,故障率高,尤其是低空低速效能更差,一旦出現特大空中險情,飛行員的生存機率非常小。

“那又如何?最開始不是你說的麼?市場化的競爭,跟不上,就只有死路一條。西飛那邊為了追求低成本,對於一些先進的技術不予採用,無法符合目前國防需求,被淘汰,不是很正常嗎?”

莫齊冷哼了一聲。

臉上浮現出輕蔑。

看著她,謝凱很想說句女人懂什麼。

可那是自己媳婦兒,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只能嘆氣。

莫齊根本不知道,如果不是這個世界歷史改變了,蘇-0提前就被他弄回來,超-7更是一路上都用錢砸最先進的技術,所以才有了目前豹爺落後的情況出現。

“莫齊說得沒錯。現在發展一旦跟不上,只能被淘汰。”不知道什麼時候,鄭銘到了謝凱身後,“殲轟-7在技術效能上,離我們需求太遠了。價格也不比超-7便宜太多。超-7即使裝備上,在未來一二十年,也不會落後。殲轟-7現在就已經落後了,而且戰機也沒有多少升級潛力……”

“我知道,只是有些難受。從當年引進貝斯發動機,再到西飛設計飛豹,八十年代這就出來了……”謝凱如何不知道。

取代了飛豹,或是讓西飛投入更多的精力開發出更先進的戰鬥機,對國家來說是好事。

“確實,這花了很多錢。咱們不能因為浪費,就花費更多錢去裝備,那對國防沒有任何好處!”鄭銘一臉嚴肅,“如果飛豹有能力裝備上脈衝多普勒雷達或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裝備更先進的航電系統,僅僅是航程跟載彈量這一點,超-7就處於劣勢了……”

鄭銘的解釋,讓謝凱知道,現在的海軍,眼光已經變得挑剔了。

雖然還是那麼窮,可不會因為窮就在效能追求上放低要求。

“來之前,不少人都提議,給超-7一個國內代號,飛豹。”

“啥玩意兒?殲轟-7怎麼辦?”謝凱被雷到了。

特麼的,這是超-7啊,大三角翼帶鴨翼的超-7,怎麼就成了飛豹?

而且還是搶了殲轟-7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