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部長,您不能這樣沒信心!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咱們軍費增長也會很快的……”

謝凱見自己玩脫了,有些擔憂。

萬一嚇著了海軍的大佬們,他們不整航母了,那還得了?

這年頭,因為他跟404的快速崛起,國家經濟確實比歷史上增長更多,僅僅是去年,GDP總量,就已經超過10萬億,將近11萬億,今年GDP總量,估計會突破1萬億。

GDP增長了,國家卻並沒有給太多經費,一年僅僅100億。

當然,這相對來說,也增長了不少。

原本,大東風洩密案,謝凱明明可以阻止,一直到最後那孫子把資料偷出來,即將發出去的時候才下手。

雖然沒有再一次洩密,可國內大佬們不能承擔這樣的風險。

於是,軍費就開始了補償式的增長。

即使這樣,相對於一支航母艦隊需要的經費,這點軍費也是遠遠不夠的。

當中國開始改造瓦良格號的時候,已經是005年了,GDP總量已經達到了18萬億,軍費也達到了475億。

當遼寧艦服役的時候,已經是01年了,國家GDP更是達到了5.86萬億,軍費更是增加到了670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造航母,養艦隊,基本上問題都不大了。

可現在的海軍大佬們,不知道十多年後的事情啊!

“這玩意兒太燒錢了。”鄭銘搖頭。

說到底,他真心希望海軍能擁有航母艦隊,而且越多越好。

最好是把中國的海疆全部鋪滿。

三大艦隊,每個艦隊配備三支航母艦隊,一艘航母維護保養,一艘戰備值班,一艘訓練……

可那得有錢啊?

“老鄭啊,又不是現在就需要這麼多。每年咱們攢點家底,比如,今年準備架艦載機,明年準備幾架……航母從製造到舾裝,再到可以交付海軍,怎麼也得七八年時間吧?這樣一來,壓力不是就小了?”

好像是這麼個理。

但是鄭銘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海軍官兵都迫切希望海軍能擁有航母艦隊,那才是大國海軍應該有的姿態。

從一開始,雖然謝凱最早就說海軍太耗錢,表現出對海軍裝備興趣欠缺,好多專案還是齊志遠一力主導。

可現在這感覺,鄭銘總覺得,這是謝凱主導的。

把整個海軍都往航母艦隊的方向引。

現在在航母這個坑裡面,航母已經開工建造了,海軍能從這個吞金巨獸的嘴裡跳出來麼?

“你把鄭部長嚇到了。”莫齊看著鄭銘的表情,尤其是額頭上都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偷偷拉了一下謝凱的衣角,語氣中有著不少的責備,“萬一到時候海軍覺得航母太耗錢,咱們國家又得多等很多年才能有航母艦隊。”

看看鄭銘的反應,謝凱如何不知道?

早知道,就不該提這事兒。

畢竟,他所謂的以後的事情,那真的是以後的事情。

至少,應該是F-14、殲-15的下一代,具有隱形功能的新一代艦載戰鬥機。

當F-14配備了向量引擎,氣動外形再進行隱身設計,原本圓潤的外形變成稜角分明的隱身設計,這種戰機會如何?

最好是如同雅克-141那樣,再增加一個轉噴口發動機,以此確保這種戰機可以垂直起降……

事實上,現在的404跟611專門成立了一個團隊,論證這種設計的可行性。

以F-14跟蘇-為基礎,增加雅克-141的動力系統作為參考,同時等待殲-0的隱身設計完成,以此打造一款新的艦載戰鬥機,這是謝凱在404親自干涉的最後一個戰鬥機研發預研專案。

“怎麼會,海軍要想發展,航母艦隊那是必須的。如果咱們是小國家,或則國家沒有可能富裕起來,航母艦隊確實沒有任何意義,只會造成負擔。但是咱們是大國啊,海軍也在加快發展速度……”謝凱對海軍有著非常大的信心。

任何人,知道二十年後會如何,都會有信心。

到了二十年後,別說一支航母艦隊,五六支都能養得起。

“何況,他們還可以藉著機會要錢呢。就看他們怎麼幹了。”謝凱看著陷入沉思的鄭銘。

一路上,鄭銘絲毫都沒提海軍給祖國母親親生,給全國人民拜年的事情。

這讓謝凱琢磨,是不是給空軍說說,讓他們把部隊還大量裝備的殲-6拉出來給祖國母親祝壽,向全國人民拜年?

不,最好是用殲-5。

現在殲-5雖然已經不在空軍作戰序列了,卻依然還在發揮餘熱,承擔著訓練機的重任。

原本404準備以這些飛機為基礎,改造成無人機,空軍寶貝成啥呢。

殲-5會不會太過分了?

一路上,糾結著這問題,飛機很快到了蓉城。

1廠,隨著這些年404研發的超-7訂單的火爆,規模擴大了不少。

幾乎有一半的車間都是這些年修建的輕鋼結構廠房。

只是可惜,現在超-7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訂單了。

1廠的不少廠房就這樣閒置了下來。

要不是空軍逐步開始加大殲-10的採購力度,1廠的這些廠房,估計都會向著民品領域轉移。

“謝凱,你怎麼來了?”

對於眼前的年輕人,從副廠長轉正的陳弼之表現得沒有沈霍伊那麼熱情。

當然,這也是因為雙方關係太好,足夠熟的原因。

“沒事兒幹,閒得無聊,來這邊溜達溜達呢。”謝凱隨口回答,“海軍可能需要艦載機……”

“仿製的F-14?你不是說那玩意兒沒有多大用?難道他們看上了超-7?”陳弼之來了興趣。

超-7甲/乙兩型,一款用於作為高階教練機,一款列裝部隊用於戰備值班,本來就是適合海軍的。

可惜,謝凱一直捏在手裡,不賣給海軍。

“超-7他們應該會訂購一些,更大的可能,則是重型戰機。畢竟,蘇-0的產能太低,價格也太高了一些。”謝凱其實也不知道海軍是否會再一次提出採購超-7。

這次鄭銘讓他來這邊,謝凱自己都不知道海軍裝備部的想法。

“那估計就是了。咱們沒有其他機型適合海軍。”陳弼之看著鄭銘向總共趙斌詢問情況,打量著。

一行人邊談邊走。

對於1廠這些年的發展,謝凱非常熟悉。

因為殲-10的提前服役,有超-7作為技術驗證,再加上有404足夠的投資跟技術供應,空軍目前裝備的殲-10雖然依然以每年攢家底的形式緩慢增加,不過數量也比歷史上多了很多。

“那邊發動機的投入,404真不打算追加了?要知道,目前咱們的渦扇-10雖然勉強符合殲-10的需求,還是有很大不足。”

陳弼之試探著。

404基地內部軍品專案跟民品專案矛盾越來越尖銳。

一旦無法獲得404的資金支援,1這邊的不少專案都會受到影響。

殲-10是國家財政撥款,持續的效能改進,那同樣也是必須的。

甚至殲-7的持續改進,也有財政撥款。

而殲-0這款隱身戰機,曾經611所申請過經費,最終還是被否決了。

也不算徹底否決,上級只撥付了部分經費,讓1這邊做前期準備工作。

謝凱只是微微一笑,“基地內部的事情,我也不清楚。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放到管委會的決策會議上討論。”

“那隱身戰機,方案論證差不多了,可能需要準備投入到設計過程……”沒有得到答案,陳弼之也不死心。

跟404最早合作的時候,謝凱就從1廠跟611挖了人,開發四餘度電傳作業系統。

十多年時間過去,這種技術,已經成熟。

“設計不需要太多經費。”謝凱依然沒有回答。

陳弼之不說話了。

一行人已經進入到了實驗車間。

1廠的實驗車間,遠比在祁連山裡面的無人機實驗車間大很多。

出現在眾人眼中的,不是殲-10,也不是隱身戰機的殲-0,而是F-14。

“原來404為了減輕難度,把可變後掠翼改為固定後掠翼的設計,技術難度降低了很多,不過戰機在空中的機動性,差了不少。經過雙方共同努力,以當年強-6上可變後掠翼的成果,目前可變後掠翼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

作為整個廠的總工,趙斌滔滔不絕地向眾人介紹眼前這架已經明顯跟原來不同的F-14模型。

原本平直的機頭,略微向下垂;兩側方形的進氣口,也改成了DSI鼓包式進氣道;整個機身機頭兩側,也增加了一對不算很長的邊條翼,或則算是鴨翼?進氣道就在邊條翼下方……

僅僅是看眼前這模型,跟F-14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有必要增加邊條翼?在最小後掠翼角度的時候,這反而會影響戰機的空中機動吧?瞎搞!”鄭銘不是航空專家。

可怎麼看,怎麼覺得怪異。

1跟404的這下專家,好像是跟鴨翼卯上了?

“老鄭,這是鴨翼呢。等展開到最大後掠角,您就知道了。”謝凱一臉笑容。

這是他的堅持。

趙斌也是一臉苦澀,“當初我們根本就沒想過這事情,F-14的雙垂尾變後掠中單翼的氣動佈局,本來已經非常優秀。前、後緣空戰機動襟翼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結構也比較復雜,然後……”

然後就是眼前這模樣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