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上市公司?鄭主任,這理想很豐滿,現實可是非常骨感的!敢帶著鋪蓋捲兒來這邊耗的單位,哪家是好解決的?”謝建國一臉憤怒。

鄭宇成跟謝凱,沒有一個省心的。

開始還認為是謝凱幹的,鄭宇成說的這話,就已經證明了究竟是誰幹的。

“核心管理層,全部換!”

“我們沒有那麼多管理人員!”孫玉成也毫不客氣,“鄭主任,國資管理局那邊,巴不得就這樣脫手,他們也就少了麻煩。國家都支撐不起,我們一家單位能支撐起來?這些企業現在就活不下去,不用問,都知道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管理層像你們這樣,也不會就我們一家基地崛起……”

都是經歷過基地最落魄的時代。

之前基地那種情況,是因為一時間無法轉變思想觀念,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盯著上級那點任務。

隨著謝凱搞出三軸控制系統,拿到000萬資金,再主動找巴基斯坦,截胡617的坦克訂單,從而發展到了現在的程度。

市場機會是很大的,只要找到一個領域,就足夠一家技術實力不差的企業發展起來。

關鍵是這些企業的管理層。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能有鄭宇成、汪貴林這些管理者這樣心狠手辣,魄力大的領導,任何企業都不會發展不起來。

當然,如果有鄭宇成這樣的領導,在企業有了錢後,一心想要做大,最終結果就是讓這家企業在急速擴張過程中,因為管理跟不上,資金鏈斷裂,最終破產。

“我們的資金,支撐不起這麼多企業!”嶽林也發表了看法,“稍有不慎,基地的良好局面,就會化為泡影!”

基地新一屆管理委員會人還沒有配置齊全,但是已經任職的管理人員,壓力遠比第一屆更大。

第一屆那完全是沒有辦法,把所有的籌碼壓在謝凱身上,瘋狂地擴張,加上國內市場各種供應都是極度匱乏。

改革開放十多年了,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國內企業為了生存自己尋找機會,都已經讓國內很多領域產能過剩。

“改革開放後,為了避免經濟過熱,國家一直都在宏觀調控,為了抑制過熱的經濟,85年、88年,分別兩次實施通貨緊縮,上一輪的通貨緊縮,在去年剛剛取得成果,宏觀調控,將會繼續……”程睿對經濟有著很深的研究。

本來這事情他說不上話。

可本著對基地未來發展負責的態度,他不得不開口。

要不然,基地高層管理內部會議,也不會讓他參與。

企業規劃部,有謝凱的支援,這權利非常大。

謝凱見所有人態度解決地反對,一時間有些惆悵,他本來就不情願接收這麼多企業。

“1家企業,基地只需要出5億,總不能所有的全部虧了。另外,按照計劃,這些公司都將會上市,一次降低風險……”鄭宇成見謝凱不吭聲,不得不站出來跟他們辯論。

“一家企業,如果管理跟不上,擴張過快,只有破產一途!5億,對基地確實不多,如果不夠呢?到時候資金緊張呢?基地救還是不救?救了,這就如同一個無底洞……基地資金鏈一旦斷裂,後果不堪設想!到時候,上級領導救基地還是不救?救了,其他單位如何?鄭主任,這些問題,你有想過嗎?”程睿一點都不客氣。

謝凱聽到這番話,突然想起他所在的那個時代的樂視。

從創業板第一股,最終到A股虧損王,一年時間,鉅虧18億!

這不是因為樂視業務不好,而是因為樂視膨脹了,在那一年瘋狂擴張,而且都是海外擴張!

最終因為資金鏈斷裂,企業最終哪怕重組,卻因為窟窿太大,得不到融資,依然只有淪陷一途。

現在的404基地,跟當初的樂視何其相似!

一想到這裡,謝凱瞬間冷汗直冒。

404比樂視的基礎更好。

同時,404這次的擴張,比樂視更加瘋狂。

“這事情,就算了吧!”謝凱有些無力。

自己終究不是神。

神都拯救不了。

“謝凱,怎麼能這樣?國資管理局那邊的人馬上就要過來了……”鄭宇成急了。

謝凱臨陣倒戈,他還怎麼去說服管理委員會?

謝凱的態度,決定著整個基地的態度。

“這可是為了整個企業……”鄭宇成可不願意就這樣算了。

沒有了謝凱的支援,管理委員會的幾人,更是反駁得厲害,態度堅決。

“不同意了?這可不行,之前都說好了啊……”剛來的國資管理局負責人張健急了,“那1家單位的負責人都在等著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啊,鄭主任,你不能給了他們希望,又讓他們希望破滅……”第二負責人陳風著急更甚,“這些企業的情況都比較好,只要有部分資金,很快就能扭虧為盈……”

“扭虧為盈?兩位,既然這樣,很多都只是需要幾百萬資金的,為什麼你們不撥款?”程睿的話讓國資管理局的兩位負責人無法反駁。

場面極度尷尬。

404的幾位負責人在這事情上,一點都不動搖。

謝凱也不吭聲。

鄭宇成之前就被管理委員會否決了,這時候一點面子都沒有,老臉掛不住。

“要不,你們接手一批狀況比較好的企業?確實有一些企業狀況很差……”見事情反轉厲害,原本的美好願望落空,張健退了一步。

能讓紅旗集團幫著解決一部分,他們的麻煩就會少很多。

“諸位,目前是國營企業最困難的時候,銀行也拒絕貸款,有些單位,只差最後一步就能解決問題。比如江北紡織廠,74人的大廠,訂單不缺,就因為裝置老化嚴重,產品質量不過關……只要更換裝置,很快就能扭虧為盈,我們要不到外匯……”陳風直接舉例子。

江北紡織廠的情況,是很多廠的面臨的。

在以前計劃經濟的時代,還沒有問題。

從改革開放後,一些企業失去了國家計劃,思維轉變不過來,沒有在第一時間升級裝置,產品質量跟不上,最終被別的發展起來並且快速擴張的企業給搶走了業務,最終只能越來越差。

要升級產能跟技術能力,就得上級撥款。

可國內這種單位太多。

“接收這些企業,也不是不可能……”謝凱開口了。

他還沒說完,就被謝建國打斷了,“謝凱,你要接手,就自己接手,紅旗集團不會出錢!”

謝建國火很大。

謝凱個人身價有多大,他知道,但是也清楚,謝凱那點錢,根本堵不住這1家企業的窟窿。

“對啊,謝凱,你個人出錢唄……”

鄭宇成著實想要實現他當初說的那種控股股市一半上市公司的願望。

謝凱控股,跟基地沒有關係。

張健跟陳風兩人愣愣地看著謝凱,這個年輕人有錢?

這不是幾百塊錢!

紅旗集團的這些人,應付也不能這樣啊。

“我個人出一部分,基地出一部分,另外再找老方他們出一部分,直接成立一個股份制的投資公司……”謝凱有自己的想法,“不過,我有條件。”

有條件這話,是對著國資管理局的人說的。

張健疑惑地看著謝凱,“什麼條件?”

“這些企業,我們接手可以,之前的債務,我們不負擔;管理層,必須根據我們的要求作出調整……”謝凱提出了要求。

他不是搞慈善的。

這些企業,確實有潛力。

只要國資管理局同意他的條件,就沒有任何問題。

“這不可能!”陳風直接拒絕了謝凱。

開玩笑,如果把債務丟給他們,本來就沒錢的國資管理局,將會更窮。

“這樣確實不行,那些企業的固定資產,也不是少數……”張健也覺得謝凱的提議有些過分了。

“不僅是債務等,包括離退休職工的養老,我們都不負責!”謝凱沒有理會他們,繼續提條件。

離退休職工的養老等問題,將會是很多企業沉重的負擔。

謝凱肯定不會願意去接受這樣的成本。

九十年代,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企業,第一批大規模的幹部職工開始大規模退休了。

在社保跟企業年金沒有合併的時候,企業離退休幹部職工的養老,基本上都是由企業負擔,企業破產的,才會由地方財政負擔。

一個兩千多人的企業,到後來,退休的幹部職工,可能上萬人都不止。

謝凱可不願意去負擔這些成本。

“另外,離退休不滿五年的職工,都不要!”

“你這麼年輕,怎麼一副資本家的嘴臉?那些人都是為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陳風再也忍不住了。

謝凱這些,完全是跟那些外國資本家一樣的嘴臉。

不負擔企業之前職工的養老,不負擔之前的債務,甚至很多人員都必須通過考核才能上崗……

“我們是企業,需要利潤,不是慈善機構!”謝凱一點都不在意,“投資,就是為了獲得回報!他們確實為國家建設作出過很大的貢獻,這是無法否認的。但是他們卻沒有對我們企業作出任何貢獻,只是企業的負擔!一個企業,這樣的負擔太重,還有多少資金投入到發展中?”

不是謝凱心狠。

而是未來社保沒有改革,職工養老不是由國家社保承擔,這確實會拖累企業發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