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瘋了!”

謝凱只有這樣一句話送給鄭宇成。

老家夥居然打自己手裡資金的主意。

“沒瘋。咱們基地當年那情況,比他們更嚴重!而且這些單位,要的資金也不過幾百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的債務呢?很多單位,管理混亂,靠著貸款發工資,吃喝嚴重,早就資不抵債了……”謝凱沒好氣地打斷了鄭宇成的話。

鄭宇成的想法,他是知道的。

可對鄭宇成的幹法,他一點都不支援的。

隨著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國營企業因為適應不了市場競爭,逐漸被淘汰。

很多企業,並不是因為無法適應市場,而是因為內部管理問題而造成。

到九十年代末期,將會有更多國營企業因為資不抵債,紛紛破產,形成了規模最大的下崗潮。

作為過來人,謝凱自然知道,下崗並不是到了98年才開始,而是從90年代初期就已經開始了。當然,這年頭還不叫下崗,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叫法。

停薪留職、廠內待業、放長假、兩不找等等,都是說下崗。

不是謝凱心狠,而是他知道,有太多的國營企業跟不上發展,會被市場淘汰。

要是鄭宇成開了先河,他們接收了這些企業,以後其他的企業都會找上門來,到時候404都會被拖死。

可鄭宇成就這麼一天的時間,就接手這麼多包袱!

“我們基地為了解決目前的問題,都已經開始收縮,很多產業都準備丟出去,你倒好,居然接手這麼大一個燙手山芋……”謝凱從來沒有這麼氣憤過。

尤其是對鄭宇成。

“之前瞎給基地拉專案,我們能應對,沒有誰說什麼。世界經濟形勢都開始不好,國際上我們的裝備出口業務也會隨著戰爭減少而降低,這麼多快破產的或已經破產的企業,誰有能力來解決?國家都沒辦法!”

謝凱也不管鄭宇成的神態,一點都不客氣。

鄭宇成也沒有反駁,只是等著謝凱**。

一直到謝凱累了,不吭聲,鄭宇成才開口,“你說的這些,我都考慮過。甚至,你沒說的,我也考慮過……”

鄭宇成看著謝凱難看的臉色,不得不做出解釋。

謝凱卻並不願意聽,“你以為,5億就夠了?這只是開始!這些企業,任何一家,都不是他們提出的資金能解決問題的!國資管理局那邊,並不是不清楚這塊,要不然,也不會有的單位可以拿到專案,拿到經費……”

對於鄭宇成,謝凱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他覺得404基地早晚要被這退休卻又不願意放下權利的老家夥給搞垮。

任何一家企業,無論發展勢頭多猛烈,遇到了這樣的領導者,都得涼了。

“我知道這不夠。也知道,這些企業,不是錢的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目前這些無法適應市場競爭的國營企業,並不是因為技術水平太差,也不是缺乏市場前景,而是管理者的問題,只要解決了管理者的思想問題,一切都容易了……”鄭宇成認真地說道。

謝凱愣了。

鄭宇成能說出這樣一番話,著實有些顛覆他對鄭宇成的認知。

“你不用這樣看著我。從改革開放後,就開始有很多企業因為國家計劃調整,而變得無法適應起來,有些企業,尋找到了合適的市場機會,發展起來了;有些企業,因為管理者眼光侷限問題,最終破產了……”鄭宇成繼續解釋著。

謝凱越聽,越覺得詫異。

從別人口裡聽出這番話,謝凱不會詫異。

可現在說出這番話的,是鄭宇成。

整個基地很多人都認為鄭宇成這老家夥的管理水平差,都是靠著強權來管理。

“我需要你的支援,這些企業,我琢磨了一番,可以組建至少十多家集團公司,分別涉及機械制造、紡織、化工、鋼鐵冶煉、醫藥、煤炭……這些產業,都能跟我們現有的產業互補,只要解決管理問題,其他的都容易。同時,還能成為我們技術出售的物件……賣技術給別人,永遠不如賣給我們自己的下屬企業……”

鄭宇成說這話,很認真。

他確實需要謝凱的支援。

沒有謝凱的支援,雖然基地管理委員會依然尊重他,但是絕對不會批准他這樣隨意折騰出來的專案。

為了後續發展,整個基地無論是軍品還是民品領域,都在不斷地收縮投資領域,避免過度擴張。

現在倒好,鄭宇成到國資管理局一趟,又給基地弄1家下屬企業。

“國資管理局對這事情如何看?”謝凱琢磨了一番,才問鄭建國這問題,“他們這麼容易就把這些企業丟給咱們了?”

“合作,也不是丟給咱們,他們管理這些企業,我們出資,建立股份制企業,重新調整領導班子,我們成立新的投資公司,跟紅旗集團分開……”

“獨立核算?這些企業同意嗎?財務這塊,他們會容忍我們的財務管理團隊插手?鄭主任,您可是知道的,目前財務這塊……”楊倩的聲音陡然大了起來。

謝建國等人沉默,不吭聲,只是看著謝凱。

謝凱知道要說服他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哪怕5億對基地來說,只是一筆小錢。

“謝凱,你出的主意,你給他們解釋吧。”鄭宇成見謝凱不吭聲,直接把鍋甩給了謝凱。

“謝凱,你整天閒得無聊是吧?盡瞎折騰!收縮業務領域,是你提出來的,拆分紅旗集團下屬公司,也是你提出來的,這麼多事情,都沒解決,又搞這麼一處,上百家企業,整合起來,多難!”聽到說又是謝凱整的事情,謝建國坐不住了。

別人不好吭聲,他不能不站出來。

謝建國現在手頭一堆事都沒有解決呢。

拆分紅旗集團下屬子公司的事情,千頭萬緒,每個單位都得考慮如何拆分重組才不會影響到這些企業的發展。

哪怕有著企劃團隊出方案,最終還是需要這些高層管理者去落實。

各個單位的管理人選,都必須透過管理委員會的全票透過才行。

現在好了,上百家已經發不出工資的國企,又被他們接收。

這樣還如何收縮企業的發展?

“謝凱,我們基地都在不斷地收縮,避免過度擴張造成管理的困難,影響到整個基地未來的發展……”嶽林臉上也滿是嚴肅。

“一旦這些企業管理不善,最終只會成為整個基地的累贅。你可不要忘記,你自己提出來的,民品單位是向基地輸送資金的,不是基地向民品領域輸送資金……長虹一家,已經投入超過0億的資金,尚未收回投資!其他三家家用電器公司,累計投資也超過10億……”孫玉成直接給謝凱拿資料說事兒。

當初也是謝凱的主意,基地入股長虹、美的、小天鵝、海爾四家家用電器公司,前後累計投資超過0億。

大筆的資金花出去,現在都還沒有見到進賬。

幾家公司的業績很好,賺的錢全部投入到研發跟擴大產能上了。

一百多家,這不讓整個基地資金鏈斷裂才是怪事。

“諸位,我理解大家的擔憂。”謝凱見鄭宇成正在一邊風輕雲淡,事不關己,氣就不打一處來。

這老家夥,坑了自己。

明明是他瞎搞,最後自己來背鍋不說,還得善後。

“這1家企業,我們單獨成立投資公司管理,這家公司來控股,再把這些企業跟我們下屬業務相關的企業整合,交叉控股,那樣一來,就跟紅旗集團沒關係了……當然,投資公司,則是由紅旗集團暗中控制……”謝凱把跟鄭宇成商量的方案給拿了出來。

之前就提過,股份制改革,子公司兼併重組,交叉控股,隱藏屬於紅旗集團下屬公司的身份。

這是為了隱藏這些單位的軍方背景。

國內有軍方背景的公司,在國際擴張上,很容易遭到**。

人家藉口只有一個——涉及國家安全!

“可這麼多企業,我們哪裡來的那麼多管理人才?交由原來的廠領導負責?”謝建國是不相信那些企業的領導的。

一個領導,可以把狀況良好的公司給搞得瀕臨破產,那能力,可想而知。

“相關企業管理人員,堪用的,交叉調動,財務由公司成立專業的財務管理公司專門負責審計……另外,由基地調撥一批監督人員,輪流對這些單位進行監督……”鄭宇成現在在這方面精明得不得了。

跟紅旗集團有合作的企業,基地一直都有跑出監察團隊,財務也會對那些公司資金使用進行審計。

現在只不過把這業務也獨立出來而已。

“你早就預謀著這個吧?”謝建國問謝凱。

基地從跟外界單位合作搞研發開始,就專門調集人員進行這方面的培養。

原來那時候謝凱就在謀劃這個。

謝凱現在是黃泥巴滾進褲襠裡,根本沒法辯解。

他之前真心沒有想過這事兒,難怪鄭宇成這老家夥要讓自己出面呢。

“我們要打造全世界最大的科研基地,技術要輸出,輸出給我們自己的企業,才是最靠譜的。這1家國營企業,作為我們第一批孵化的上市公司吧,爭取在十年內,全部上市……我們只要保持暗中的控股就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