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同志說得不錯,以前如何,我們管不著。但是我們投資是為了獲得回報,沒有回報的投資,還投資什麼?這錢不如留在銀行收利息。”嶽林也出言表態,支援謝凱的說法。

基地管理委員會都覺得謝凱說的一點沒錯。

以前這些企業確實是為國家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所有人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可現在退休人員的工資直接轉嫁到投資的單位身上,並不合適。

只要接手了,不管效益如何,首先就得每年支付數百萬的職工退休金。

對於基地的人來說,這成本該由國家或地方政府負擔,而不是由接手的企業承擔。

算上這些成本,整個企業未來發展的資金都會出現巨大問題,成本無形中就增加了很大一部分。

現在職工退休工資隨著物價的上漲不斷增加,越往後,退休人員也將會越來越多……

“如果你們不願意承擔以前的債務,那沒得談了。”陳風拒絕了謝凱的要求。

接手的公司,必須承擔這些成本跟債務。

“你們的要求太過無理,任何企業都應該承擔離退休幹部職工的養老,這是企業的職責。”張健也是同樣的態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既然這樣,就不需要討論了。就這樣吧……”

謝凱也懶得跟他們廢話。

他也不想在這上面說太多。

這些廠境況本來就不容樂觀,不是他們要求的這幾百萬經費就能解決眼前困境的。

在技術方面,這些國營企業確實沒問題,在國內有著很大競爭力。

可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的思維,以及企業產品在市場中的定位,都是有著不小問題的。

就像現在,要求他們承擔以前的債務跟以前退休幹部職工的養老,這成本每年不多,可長期積累下來,就不是什麼小數目。

“鄭叔,你不用這樣看著我,是他們不同意。”

國資管理局的人離開後,謝凱看臉色難看的鄭宇成,無奈地聳了聳肩。

管理委員會不同意他們的要求,加上想到當年樂視因為盲目擴張而把良好的發展勢頭生生地扼殺,一家可能成為世界級的企業,就這樣煙消雲散,謝凱更是警惕。

他不願意這樣的情況出現。

更不想成為整個404破產的罪人。

“或許我應該考慮去學企業管理或者經濟學……”謝凱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欠缺的一些東西,心中冒出這樣的想法。

如果之前就考慮了這些問題,他不會同意鄭宇成提出接手1家瀕臨破產的國企的。

“難道真準備接手這些企業?”謝建國再次試探謝凱。

他不知道謝凱的真實想法。

原來鄭宇成說謝凱要接收這些企業,謝凱的解釋是利用這些企業跟紅旗機械集團下屬子公司進行拆分、兼併、重組,實行股份制,推動股份制改革,最後推向市場在全國範圍內籌集發展資金。

這樣的提議確實很具有操作性。

可這批企業數量太多,涉及的問題也太多,不僅基地管理人員不夠,連成本,基地也都難以支撐。

1家企業,退休幹部職工,至少十萬人起步。

以目前各單位退休職工退休金算,每人每年至少得上千。

這就是上億了……

“如果他們同意這些條件,可以把1家企業全部接手。當然,不能按照原來想的那樣一次全部接手,分批接手。最多一次十來家,分幾批完成。前期投資部分,在前期投資的企業發展良好的情況下,再接手第二批企業……利用前期投資獲得的利潤來投資其他單位,而不是一直用基地的資金來輸血,否則,基地會被這些企業拖死!”

謝凱認真考慮了這些問題後,也就有了方案。

他以前不是高層管理,只是基層技術人員,可也資訊爆炸的網絡時代,網上看過無數案例。

加上這些年對基地發展都有謝凱的插手,謝凱自然瞭解一個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並在解決生存問題得到發展。

整個基地管理層在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跟獨到的見解。

無論是謝建國還是孫玉成,都瞭解他們如何才能更好發展下去。

404現在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跟挑戰,稍有不適,就會煙消雲散。

何況,程睿在基地的權利也越來越大。

按照謝凱跟鄭宇成等人的意思,程睿將會成為基地新一屆管理委員會的第四位負責人。

目前程睿資歷太淺,加上又是從上面空降下來,短期內把他扶上去並不合適。

一家企業要發展,有著明確的定位,很重要。

“他們不會同意這些要求的,很多廠這幾年都靠著銀行貸款發工資。現在遇到這樣的窘境,是很多年累積所造成的,僅僅是工資,不可能讓這些廠欠這麼多債務……”嶽林提醒謝凱。

在這上面,他不好多說。

連謝建國也不好說太多。

大家都是清楚這情況。

“投資瀕臨破產的國營企業?謝凱,你犯什麼糊塗?真的要搞,自己投資重新建廠都比這個靠譜!”

老方對謝凱再次找到自己,原本還非常開心,以為又是一個巨大的發財機會。

可聽完謝凱說了情況,直搖頭。

連楊桃都是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著謝凱。

“我說親家公,你怎麼年齡越大越糊塗?這些國營企業咱們能接手嗎?管理問題一大堆,很多企業並不是我們接手就能解決,涉及很多問題……根本就不容易解決……”

楊桃說話,一點都不客氣。

之前跟著謝凱賺了不少錢,可他們卻不願意因為謝凱一著錯棋而損失慘重。

“一共1家,分成數批進行,前期可能也就十來家。狀況好的咱才先接手……至於你們擔心的問題,先由國資管理局解決……離退休人員的退休工資等,不管是他們發放還是地方財政負擔,都跟我們沒關係……要不然就不接手。”謝凱知道他們擔心的什麼。

奈何,不管他怎麼說,老方跟楊桃夫妻倆都不同意。

誰都不是傻子。

對國營企業,夫妻兩比謝凱瞭解得更清楚。

如果謝凱要投資新工廠,他們絕對是二話不說,甚至巴不得投入更多資金佔據更多股份。

從最開始的凱盛遊戲機廠,到現在的資源投資公司浩華國際,這些企業每年都帶來豐厚的利潤。

可要投資國營企業,尤其是瀕臨破產的國營企業,夫妻兩打死都不會同意的。

“謝凱,我覺得這事情你還是多掂量一下。很多國營企業狀況都是極其不好,並不是一點資金就能拯救。管理方面的問題根本沒法解決,很多單位,各級領導在廠裡工作很多年,那話語權不是這樣容易被剝奪的。一家單位,內部就是一個小社會,關係錯綜複雜。你提出把即將退休的人員全部踢出去,提前退休,更會引起矛盾……”

謝凱對方強說的並不是沒想過。

他認為,一家企業有著基礎,比完全重建好很多。

建設的這幾年,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能讓單位有產出。

“或許咱們可以這樣幹,等他們破產後,再去接收這些企業,隨後所有幹部職工通過考核才能上崗……學習外資進入國內的操作模式……”

楊桃見謝凱堅決要搞這事兒,為了避免尷尬,表達他們的支援,提出了新的方案。

“對呀,用這樣的方式還比較靠譜。乾脆用國外的離岸公司來進行投資,跟那些單位合資……”老方聽了楊桃的話,眼神都亮了。

謝凱一愣,之前沒想過這樣幹。

雖然不地道,但是對於合作的雙方都是好事。

這方案確實比較靠譜,能規避很多問題。

幾人一番討論後,就拿出了一個大體方案。

老方兩口子手上離岸公司不少,更別說謝凱手中的。

中外合資公司在政策上也有很多優惠,甚至可以把海外的資金安全地投入到國內市場。

幾人討論合作方案細節時,國資管理局的張建跟陳鋒兩人則是愁眉不展。

尤其是看著前面江北紡織廠的一眾管理人員滿臉的期待,更是憂愁。

他們不知道如何告訴這些滿臉希冀的人,跟紅旗集團的談判黃了。

“領導,談得怎麼樣了?我們什麼時候能拿到資金?”廠長江同見兩位領導不說話,急切地問到。

他已經幾天沒洗澡,頭髮油膩膩的,身上散發著酸臭味道。

可為了拿到裝置採購款,讓上級主管領導批准進口設備,也顧不得個人形象。

廠書記李志同樣一臉期待:“領導,如果沒法儘快解決廠裡技術升級問題,整個廠實在活不下去了……廠裡已經有有8個月沒發工資了……”

“跟他們沒談攏。”雖然不忍心,張健還是說了實話。

國資管理局拿不出錢,更不要說外匯。

紅旗集團的條件,太苛刻了。

“怎麼可能?鄭主任不是保證過會接收所有單位?”江同不相信地看著領導,“領導,只要生產技術得到改善,產品質量有保證,哪怕是依託紅旗集團下屬的紅杉服裝廠,也可以生存下去……僅僅是給他們提供原材料,就夠我們產能擴大好幾倍……”

“他們提出以前債務不承擔,離退休幹部職工退休金不負責,包括醫療費用報銷等……”張健嘆了口氣。

“這怎麼可能?”李志憤怒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