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難行,水路也並不輕鬆。

許多原本是陸地的地方已經變成汪洋一片,原來的河道根本就不見蹤影。碩帶著部下乘船一直向西,常常就走錯了路將船劃入死衚衕裡。

於是,經過整整一日的探索,在歸附山民的引導下,他們總算在日落前找到了早已面目全非的羆山。

羆山也就是旗山,位於後世閩江南岸的fj省fz市mh縣,又名翠旗山,脈延福州mh縣的南嶼、上街兩鄉鎮。山勢逶迤似翠旗招展,故名之。山勢延綿數里,飛瀑眾多,是風景絕佳之地。

負責引路的山民手搭涼棚遠遠地張望了許久,終於在夕陽的餘韻下看到了一條天梯般的瀑布飛流直下。在碩即將爆發的時候,他肯定地點了點頭:“沒錯,就是這裡!”

碩立刻向前一揮手,軍卒使出全力划船,小舟瞬間劈開了水波,如同離弦的羽箭射了出去。

一炷香之後,船已經到了目的地。

在羆山山腳下的一個“碼頭”附近,新軍停了下來,慢慢靠向岸邊。

碩遠遠望向羆山深處,就看到在山頂隱約有一些旗幟在隨風擺動,其他的根本無從探查,都被密林遮掩住了。

據說羆山上的寨子只是閩中君長眾多“行宮”當中的一個,專門用來避暑和躲避水災。而且閩君本人的行蹤飄忽不定,很難確定他到底在哪個寨子中,只不過是新軍中心向秦人一邊的山民軍卒稟報,說自己族中有人在羆山“行宮”見到了閩君的儀仗

“碼頭”上戒備很嚴。其實說是碼頭,比張鵬領導部下用草袋子壘起來的臨時碼頭還多有不如。這裡只是用木樁子在水淺的地方打下去,然後系上繩索,鋪就木板,一直深入到水中及腰深的地方。

碩所率領的船隊都在船頭上插著鐮刀寶劍旗,玄底白色的篆體“秦”字也十分的扎眼。還沒等他們靠近,碼頭守衛的部落兵就已經看到這些不速之客了。

“咻!咻!咻!”連著三支特製的響箭劃過天空,這是山越人發出了警告。

碩抬起手,船隊停止前進,在距離碼頭還有兩三丈遠的距離上停了下來。就見一個山越兵極力揮動著一杆旗子,然後就有山坡上的人向上飛奔報信。觀其動作敏捷,在嶙峋的山石和小路間來回騰挪,如履平地一般。

“來者何人?”

十幾個山越兵嚴陣以待,張弓搭箭瞄準了來船,站在岸邊扯著嗓子吼道:“速速報上名來,否則就不客氣啦!”

引導這時候又充當起了翻譯,將對面的問話說給了碩。

本來山越人與中國人多年雜處,其實很多越人是會說中國話的,不過此時怎麼著也算是外交場合了,代表“閩國”的山越兵自然不會用中國話來問,而是操著一口地地道道的蠻語

碩見山越兵有模有樣地應對,還頗有章法,便學著大兄囑咐的說辭,站到船首上拱了拱手,高聲喊道:“吾奉大秦屠國尉睢麾下守五百主、少府太官令鵬之命,請見閩君!”

他的聲音渾厚有力、中氣十足,傳出去很遠。

岸邊,問話的山越兵被一系列官銜和人名搞得雲山霧繞,根本就沒明白到底是誰要來見自家大王。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繼續問話,甭管是誰,先得說清楚見大王是要幹嘛。於是此人接著問道:“求見吾家大王,有何事?”

“求見?”引導翻譯了一遍,碩皺起眉頭,他對這兩個字很是費解。

這個匠籍出身的小子,早就不是當初跟在大兄屁股後面說慫就慫的憨貨了。對於山野之娃來說,慫是一種應變、處事的本能,面對強者時認輸並不丟人。

可經過和大兄鵬一路走來的種種經歷,碩的眼界和膽量早就有了質的提高。如今他麾下有一百眾,根本沒將蠻夷放在眼裡。求什麼求,老子帶著人來的,客氣一點才說“請見”而已。你們哪來的自信讓俺堂堂一個大秦百將求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考慮到大兄在臨行前的叮囑,碩還是放下不滿,說道:“閩中大水,黔首可食之糧十不存一。今天災已過,黔首歸鄉裡而無立足之地。吾奉上吏所命請見閩君,發糧賑災。”

碩本就是個大嗓門,喊這話的時候又特意用足了底氣,聲音又亮又遠。不僅僅對面碼頭上的人聽得清清楚楚,連岸上遠處正在勞作的普通山民也都聽得清楚。

這也是張鵬特意交代過的,必須把話說得一字不差,而且還要讓所有人都聽見。

碩背了一路,總算圓滿完成任務,心中石頭落地一半。

對峙的山越兵聽完這話都是一愣,接著一陣哄笑聲立刻響了起來,其間夾雜著各種聽不懂的蠻語。

“放糧?救災?哈哈!”

“賤民便如這山野之間的韭菜,割完一茬,還會再長一茬,救之何用!”

“嘿嘿,怕是真如大王所言,秦人糧食多得吃不完?”

這些嘲笑聲都是山越之兵發出的,想來這些人在這次天災當中並沒有捱餓,對未來的糧食緊缺也並不擔心。

但是另一邊,那些低頭幹活、面帶菜色的山越人卻沒有笑。碩的話無疑引起了他們的擔憂,一想到即將到來的青黃不接,那可真的是要死上很多人。

況且大水不但毀掉了莊稼,還將大批的野獸也吞沒、驅趕了。就算想靠打獵熬一年,怕是也不現實。

不過,碩的話雖讓人絕望,但也不是沒有帶來希望,如果大王真的放糧想到這裡,山民們搖了搖頭,這怎麼可能呢,秦人怕是瘋了吧?

山越兵的反應早就在張鵬的預料之中,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並不讓碩意外。相反,他倒是更加佩服大兄了。

碩乾脆不再搭理他們,而是要完成大兄交代的另一個任務--就見他對著碼頭上幹活的山民喊道:“二三子!且聽俺一言!吾等秦人來此,不是要侵佔爾等的家財糧食,而是要救爾等熬過災年!如今人人皆家無餘糧,又有什麼可佔?”

聽了這番話,山民們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贊同的神色。之前沒有水災,要說秦人是來掠奪他們的,還有人信;可現在大家根本就一無所有,秦人有什麼可搶的?

接著,碩又喊道:“唯有閩君放糧,再加上吾秦軍相助,當可共度難關!”

說完之後,碩扭頭打了一個手勢,船上的軍卒們同時喊了一聲號子,划起船槳,船隻向著來路行去,卻是連閩君都不見了。

碼頭上不知所措的山越兵感覺這些人根本就不是來見自家大王,而是專門來喊話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