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蘇懷臉色蒼白,搖搖晃晃,隨時就要摔倒一般,可唸完這首《登泰山臺歌》,整個人氣氛都為之一肅。

登天階上,蘇懷神采奕奕,光彩猶如朝日升霞,風采氣度,竟凌然壓過全場,現在的觀眾們無不震懾,心驚華夏竟然有如此人物……

正當女觀眾們為蘇懷痴痴愣愣時,突然就聽到了喇叭裡傳來主持人的聲音。

“大家可以看到,現在華夏代表攀登的登天階的兩側的石板上,刻有三副畫卷,分別是在泰山登頂過的詩人,曾經在泰山的事蹟,而這左邊整副壁畫,都是記錄的東山紀老師的事件。”

蘇懷念完詩,“登頂雙詩”是中的“攀階詩”早早揭開懸念,主持人也趕緊趁著這個空檔來介紹一下比賽背景。

更重要的,是這位來自漢城電視臺的主持人,希望能借由他的介紹打斷蘇懷剛才營造那種傲視群雄的氛圍。

並希望這樣能消弱蘇懷的氣勢,打亂他的情緒。

在朝鮮人心目中,東山紀可以贏,反正他一直在贏,朝鮮人們都已經習慣了,但是卻絕不讓蘇懷這個華夏人贏。

否則這世界詩壇的格局就要被徹底打破了,他們不能看到這名匍匐在地上虛弱巨人,突然有天爬起來……

蘇懷緩緩走著,就聽到主持人不斷用高亢的聲音報出對手的曾經名震天下的事蹟。

“新公元43年,東山紀老師十六歲,去京都和歌院學習,花了一年時間,把和歌大典《萬葉集》中2000首韻律各異的和歌,全部改寫為風雅絕倫的五言,七言絕句,震驚曰本和歌界,被譽為‘四島第一天才”……”

此時蘇懷旁邊的壁畫裡,正是東山紀在曰本和歌院的事蹟,東山紀少年畫像,丰神如玉,一身和服傲立風雅非凡,並不輸於現在的蘇懷多少。

而蘇懷,卻並沒有人們預料之內的停下來休息,而是繼續上前,走上另外一副長長的壁畫時,主持人的聲音再響起:

“新公元47年,東山紀老師20歲未滿,踏上留學之路,在波斯曲歌院,與31位波斯曲歌詩教授辯論,波斯曲歌與古詩文風類別優劣,以曲歌文體,寫下《大和十風》的曠古絕句,震驚31位波斯曲歌教授,令波斯曲歌院從此認可漢字古文詩為詩歌最高領域。”

畫面對準著蘇懷身邊壁畫,壁畫上三十一位波斯教授的表情,或是驚訝,或是絕望,或是懷疑,不同的反應,凸顯了當年技驚四座的東山紀造成的轟動。

這些事蹟,令曰本觀眾心中原本的憤怒,憂慮都漸漸消散了,彷彿回到了當年那個令人心馳飛揚的歲月,那是東山紀縱橫無敵,掃平八荒六合,讓漢字古詩正式成為詩歌最高頂峰的歲月。

蘇懷雖然厲害,但是他又怎麼能與他們心目中的天下無敵的東山紀老師相比。

可與這些人的反應不同,蘇懷好像是沒聽到一樣,繼向上攀登,眼睛還是沒是沒有停留一刻在旁邊的壁畫上,他的目光所望之處,只有那最高的頂峰。

女主持的聲音越來越高,東山紀曾經的光輝事蹟不斷的從人們回憶中激盪而出。

“新公元53年,26歲的東山紀老師,參加新歐洲吟遊詩院舉辦在密歇根湖詩會,一人以古詩拿下“湖景”“山景”“獵手情”“印第安往事”四項比賽冠軍,震驚新歐洲文壇,從此五,七言古詩風靡新歐洲,成為世界當之無愧的第一詩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新公園57年,東山紀老師30歲時號召日,朝,華,歐,馬,越,泰,波八國商業出資,在泰山修建炎黃二帝雕塑,舉辦史無前例的泰山詩會,留下金頂詩《巔之和風》被世界詩壇譽為千年都無法替代的曠古絕今之作……”

這一個個光輝的事蹟,都是曰本詩壇這麼多年來創造的輝煌與驕傲。

為什麼泰山詩會會成為世界最受到矚目的詩會,這都是因為東山紀這位曰本古詩天才的橫空出世,整合了世界四大詩院,才開創了這詩壇盛世年代。

在此之後曰本詩壇人才濟濟,三大詩聖,與61位甲級詩人湧現,可謂是天下無敵。

華夏的範勳,越南的韓元君,新歐洲的奧克蘭,雖然都名噪一時,但是都最終沒有威脅曰本詩壇的統治地位。

此刻全世界的關注這項比賽的觀眾,都看著在臺下的東山紀,回想著這位久違露面,卻被譽為天下第一的詩聖,帶給他們曾經的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比起蘇懷給他們帶來這幾天的驚豔來說,東山紀的雄厚身影在他們腦海中的地位,卻更加的不可撼動。

隨著主持人的聲音,無論是海哥顧讓,紀巧巧這些詩人,還是電視機前的華夏觀眾們,腦海裡都不由自主地想起東山紀給他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絕望。

蘇懷這幾天給他們帶來的驚喜,東山紀也做到過……而且不只一次。

他們也想起來了,五言,七言古詩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推崇,都是因為東山紀的曾經那些輝煌事蹟。

這個他們鄰居島國,擁有2千年的和歌歷史,悠久的傳統,就算經歷了大災難之後,還是能孕育出東山紀這樣創造一個文化時代的人物。

蘇懷很厲害,可他能與東山紀相比嗎?

何況他還才剛剛從昏迷中醒來,華夏隊那輸給接詩,他連創作的時間都不夠……所有一切的因素都不利於蘇懷,他怎麼去贏?

如果蘇懷贏不了,那首傲視天下的《登泰山詩》中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會不會變成一個笑話?

在場的華夏觀眾們,在這種氛圍下,不由自主的,生出“蘇懷不該來”的念頭,如果蘇懷今天不來,他還可以以病來推託。

靠著《興亡劍賦》與《將進酒》兩首定名詩,也與東山紀這樣的詩壇傳奇也算是不分勝負。

不管其他人怎麼想,起碼華夏觀眾還可以暢想蘇懷有可能已經超越了東山紀……

可現在,在這麼多殘酷而不利的條件下,蘇懷還是來了,他登上了金頂,卻孤身面對東山紀與曰本61位甲級詩才子,已經沒有退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