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走了,又只剩下我和這棵寶樹,但我的心裡空落落的,因為,與我朝夕相處的寶樹不再屬於我了。

和尚的本事大得出奇,他留下的陣法只有我自己能平安出入,我雖心裡委屈,但先前那日日思危的念頭卻沒有了,在這觀內,我可以心無旁騖的修煉。

和尚留下的那些書,讓我如獲至寶。這些古藏典籍,似乎專為我量身定製,我像瘋了一樣投入到修煉當中,不為別的,只為有一天能打敗這和尚,奪回屬於我的東西,雖然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從這些書中,我得知這棵樹原來叫做人參果樹,乃是開天闢地時的一顆靈根,內蘊造化無窮。這靈根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又三千年才得成熟,其上之果,聞上一聞,便增三百六十歲,吃上一顆,能活四萬七千年。

四萬七千年,我的天,怪不得那和尚要這果子,只是,我終其一生守候這顆人參果樹,到頭來卻要將果子拱手獻與他人,我心如何能甘?

得知人參果的好處之後,我花了足足一千年,才將這股恨意壓了下去。我不能恨,恨會有礙我的道心,面對這一切,我選擇了遺忘。

果然,三千年時,人參果樹開花了。這花開只是一瞬,我漫步在樹下,見一場落英繽紛以悽美的姿態飄飄墜地,白色花瓣鋪在樹下,層層疊疊。我還沒來得及看見他的盛放,他們已經開始衰敗。不過這樣也好,在最短的時間內回歸自然,便是下一輪迴。

這花瓣落到泥裡土裡,這土地形質便發生了變化,原本鬆軟的地面堅硬如鐵,我從那書中得知,這是人參果樹“緣我而生,補我之根”的成長方式。從中,我悟出了抱元守一養氣存真的道理,我不知道自己的修行屬於那一種,但我覺得,自己現在真的像個道士了。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轉眼間花開葉落,春去秋來,萬壽山的色彩深深淺淺,淡濃相宜。那山間的輕瀑淺溪,在雲起處,在霧靄下潺潺流淌,流去了歲月,洗盡了鉛華,山高水長,一晃又是三千年歲月。

人參果樹結果了,看著那三十個宛若孩童的果子,我壓抑了五千年的恨又從心中升騰了起來,其實我再清楚不過,我想要遺忘的一切,其實只是自欺欺人。這三十個果子,便如同我的親生孩兒,我守候了足足六千年,為何他們不屬於我?

面對著這棵人參果樹,我甚至有一種想把他毀去的衝動。令我恐懼的是,我這念頭剛剛一生出來,那和尚又來了。

和尚依舊那副模樣,恬靜淡泊,淺笑靜謐,在我看來,這其實是將冷漠掩藏在內心深處的表現。

這次,和尚不是一個人,他帶來了一個道童,名叫阿難,和尚說見我一人在此寂寞,今後便教這道童來服侍我。

我冷笑不語,明明是監視,偏要安上個服侍的名堂,但我無話可說,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活得越久,我越不想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阿難在此住下,他一言不發,但我能看得出來,他的本事比我厲害得多。我倆個一個前院,一個後院,三千年無話。阿難雖是道士模樣,手中卻經常捻著一串佛珠,據我猜測,他也是個和尚,只不過為了避嫌,才做這樣打扮。

一邊修煉,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能活得這麼久?和尚沒有告訴過我,我猜測一定是這棵人參果樹的功勞。

人參果一年年長大,顏色亦從先前的青綠逐漸變成粉紅,眼望著逐漸成熟的人參果,我的心一天天受著煎熬,終有一日,這些宛若親生骨肉的寶貝就將隨人而去,入人之腹。

終於,三千年到了,我也修成了太乙散仙。從那書中得知,太乙散仙與太乙金仙之間,唯隔著一層天地感悟,這天地感悟,我又去哪裡尋呢?

這一日,人參果樹熠熠放光,寶光直衝上天,我知道,人參果成熟了。

果然,那和尚又來了,他與阿難二人攜金擊子,白玉盤,將三十顆果子收入囊中,然後才與我說:“你能看守這人參果樹,才是莫大造化,近了天地靈根,天地不滅,你便不死,還有何求?”

我頓時愕然,原來長生如此容易,只因了運氣得了一粒種子,便可得到無數修道求仙之人夢寐以求的結果了,只是,為何我絲毫不覺得快樂呢?

和尚又道:“這人參果,我只取這一次,只為驗證那混元道果。漫山陣法我與你留下,此陣威力無邊,你若不允,即便太乙金仙亦難入內。我取你人參果,還你個地仙之祖的威名,亦是緣分。”

果然,那和尚從此後再沒來過,而地仙之祖鎮元大仙的名號漸漸傳揚天下。

又過了九千年,我終於等到了自己的人參果,我迫不及待摘了一顆吃下,我明白了,這人參果中便有天地感悟,我花費了一萬八千年,終於成就太乙金仙之身,從此有資格闖蕩天下了。

原本認為,憑藉我太乙金仙的修為與地仙之祖的名號,天地之大,何處不可去得。但是,現實將我打擊得頭破血流,原來,這天地如此之大,勢力如此之多,其錯綜複雜令人望而生畏。

天上有天庭,西方有世界,地中有地府,神仙無數、佛祖無數、菩薩無數,他們見我彬彬有禮卻又敬而遠之,初時我不明原因,後來才漸漸明白,無論我是否修煉到了太乙金仙,我都和他們有著本質的不同,那就是——我只是一介散仙。

天下仙佛,強於我者委實不多,以我太乙金仙的身份,坐擁天地靈根的福分,玉帝自然降旨加封,然區區一個看門守殿的靈官,叫我如何降下身份?

可恨玉帝有眼無珠,身邊又有小人讒言,既如此,我便寧肯逍遙自在,也不做什麼勞什子仙官了。

無論天上地下,任你什麼仙丹妙藥,怎能勝過我的人參果?擁此寶樹,便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座寶庫,一顆果子能活四萬七千年,我此生與天地長存,不必為那三災擔憂,不必費心思求什麼仙丹,拜什麼蟠桃。

不過這幾年頗為不清淨,總有那雞鳴狗盜之徒來此騷擾。那只蠻牛端的身體強橫,我諸多法術竟然奈何不得他,還有那金翅大鵬,雙翅一展,快若雷電,袖裡乾坤竟也拿不住他。

這兩個賊人竟串通一氣,又多了一隻賊眼睛滴溜溜亂轉的猢猻,如今被我神通拿住,少不得懲戒一番。

悟空與牛魔王被籠在袍袖當中,一時無法脫身,悟空倒早知道這袍袖厲害,只優哉遊哉等候處置,那牛魔王卻不知道,那廂使起了三味真火,他卻不知這“袖裡乾坤”非是真用袍袖裝人,其實乃是一種類似於芥納須彌的神通。莫說用三味真火,便是將老君爐搬來也是無奈。

進了院中,鎮元子袍袖一抖,將悟空與牛魔王扔在地上,二人知道鎮元子捉他二人易如反掌。也不掙扎逃走。

鎮元子道:“爾等屢次三番擾我道觀,該當何罪?”

悟空冷笑道:“好個不講理的道人,我初次拜訪,料想此仙山中必有得道之士,想來論道一番,沒想到一言未發,便被你捉了,哪來屢次三番之說?”

鎮元子笑道:“你是初次,這蠻牛可不是初次了吧?”

牛魔王脖子一梗,道:“上次是要找你切磋,這次卻是受了別人攛掇,即被捉住,自然無話說,任憑處置。”

鎮元子道:“也算你敢作敢當,既如此,你且走吧,我再與這猴子算賬。”(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