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悟空既有這個緣分,須菩提祖師心無旁騖,開始悉心傳授悟空這天罡變化之數。

“天罡三十六變,乃我道門之無上神通,任憑你元神出竅,騰雲駕霧,飛天遁地,羽化登仙,有了天罡之變數為基,都要勝過他人許多。”

“天罡三十六變共分六大類,每類六種,第一類,乃是天類。這一類,六種仙術,皆有撼動宇宙之能,悟空切記,即便你有這造化學會,也要慎用之。”

悟空聽這一類神通竟有如此威能,心中如百爪撓心,恨不能馬上學會,當下連連點頭稱是。

接著祖師開始詳解,這六種仙術分別是:斡旋造化、顛倒陰陽、移星換斗、迴天返日、喚雨呼風、補天浴日。祖師將這仙術的口訣傳給悟空,笑道:“且看迴天返日。”說完祖師低聲唸咒,只見東方一輪紅日,本已噴薄而出,正是冉冉上升的勢頭,祖師拂塵一揮,這紅日竟如夕陽般墮了回去,天空立時重回天亮前那灰濛濛的景象。悟空這一驚非同小可,這回天返日竟有如此威力,這豈不是教日夜顛倒、陰陽交替了嗎?

祖師道:“這天類的六種仙術,你現下還難以應用,待你造化夠了,便知他的威力。”悟空立時便明白,這仙術威力太大,自己自然沒有祖師這樣的道行,施展不了也是常情。

“這第二類,稱之為如意術,一旦福至心靈,管教心想事成。內中六門仙術分別是大小如意、花開頃刻、胎化易形、指石成金、逆知未來、起死回生。這些倒是不難,你可依次試試。”祖師照樣將咒語傳給悟空,悟空默唸咒語,心意已移到了窗外的一朵花苞上,果然,隨著法術施展,這花苞顫巍巍地綻開。悟空來到這世上,終於第一次施放了自己的仙術,這種喜悅心情是難以言表的。只是,施展法術那一刻,能清晰的感覺到有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自身體中流逝了出去,難道這便是施展仙術的代價嗎?這是不是……造化?

祖師教悟空將這如意術中的六種演練得如臂使指,便繼續道:“第三類,遁術。分別為遊神御氣、縱地金光、五行大遁、飛身託跡、駕霧騰雲、潛淵縮地,且將口訣傳你,過後尋個寬敞地界操練。”

“第四類,大挪移術,六種神通,威力非凡。翻江攪海、挾山超海、推山填海、鞭山移石、振山撼地、劃江成陸。這法術動靜太大,明日尋個山頭,為師一一演給你看。”

“第五類,奇術,分別是六甲奇門、降龍伏虎、迴風返火、掌握五雷、撒豆成兵、釘頭七箭。這其中法術陰損至極,或可引來眾怒,為師教你防著別人就好,不到萬不得已不得擅用,否則我不饒你。”悟空連連稱諾。

“第六類,雜術,分別是飛砂走石、隔垣洞見、指地成鋼、匯出元神、正立無影、九息服氣。莫看他雜,卻最好用。”祖師將這些仙術口訣盡數傳給悟空,又單將雜術中的“匯出元神”詳解了許久。

“於我等而言,元神乃性命之根本,須知‘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這匯出元神一門神通,用處極多,你當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方可知其妙用。”

悟空暗暗記在心中,對這門神通也多了幾分在意。

這一日傳功完畢,悟空當夜仍是未睡,三十六種神通,他細細算來,自己已能施展小半,雖然應用起來還頗有些手生,但這已無妨,時日一久,必然融會貫通,信手拈來。

悟空清清楚楚記得,《西遊記》中,悟空學習七十二變時,只“當時習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化,都學成了。”自己雖是穿越而來,但身體稟賦都與那悟空一般無二,這是無支祁給出的結論,應該做不得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十六種神通,自己雖然都會了口訣,卻僅能施展十幾種,這豈不是從另一角度說明,天罡之數的變化要強於地煞?看來自己這個選擇無誤,若有機會,還要問問祖師那地煞之術變化才好。

第二日,祖師果然帶悟空出了洞府,他伸手一招,一朵祥雲自空中瞬息飄來,祖師帶著悟空輕飄飄飛上,悟空站在雲端,只見腳下這朵祥雲,竟如龜背形狀,前有頭,後有尾。怪不得仙人常道“按落雲頭”,原來這雲真的有頭。

祖師見悟空疑惑,為他解答道:“‘駕霧騰雲’不難,凡是天地所生的雲霧,皆可為我等驅使,自然可變換模樣,皆由你心而定。”悟空不懂騰雲之術,心中癢癢的緊。祖師見悟空心急,微笑道:“此種騰雲,皆是些小伎倆,你又何必著急?”

片刻工夫,雲頭微頷,落在一片險峰之上,好一座山峰,只見“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悟空自來到西遊世界,見過山水勝境無數,皆沒有眼前這片景色更奇更怪。

這片險崖之上,各類怪石嶙峋,似鷹嘴、似虎頭、似駝峰,參差不齊峰頭無數,一眼竟望不到邊。

祖師道:“便是這裡了。”

悟空於是按著祖師教誨,將那移山推土、飛沙走石之類的法術應用熟練,只覺威力無邊,當真是道家好神通。

祖師見悟空聰穎,又引他飛過峰頭,過了一處險崖,竟是一片汪洋大海。悟空又將翻江倒海、推山填海類的法術演練一遍,熟記在心。這類法術頗為消耗法力,悟空只覺體內那玄妙的東西似是有了虧空,頗不舒服。

祖師道:“這神通雖好,也要高深法力匹配,你體內造化不淺,只是手法生疏,浪費了不少法力,以後勤加練習,當可彌補此節。”

祖師此言不虛,尋常道家神仙,每每打坐千年苦熬煉氣,反而成就平平,仙道一門最講機緣,悟空生為神猿,又不知在那九竅八孔的仙石中吸取了多少天地靈氣,再經老君一顆九轉內還丹輔佐,將體內造化盡皆激發出來,化為道行法力,此時悟空的造化,早已堪比太乙金仙,怎會弱於他人。

悟空聽了祖師真言,心中落了底,縱觀西遊全文,悟空戰鬥時從未有失了法力之說,料想自己也不會差。

見悟空將天罡三十六變應用熟練,祖師正色道:“悟空,我觀你秉性自然,正義純良,見不得作偽作惡,若要成就功德,位列仙班,以後唯恐與人爭執打鬥,到時你當如何是好?”

悟空思忖一會,道:“正如師父所言,便與人打鬥,亦不能遇事退縮、苟且偷生。”

祖師微笑頷首,道:“若打不過呢,又當如何?”

悟空道:“打不過便逃,日後算賬,怎樣?”

祖師哈哈大笑:“你倒如何逃呢?”

悟空遙指天邊一朵浮雲,揮手招來,道:“自然是駕霧騰雲了。”

祖師伸手揮散滿天雲彩,再問道:“若無雲彩,怎樣?”

悟空道:“仍有五行大遁,縱地金光,潛淵縮地——”

“打住!”祖師喝道,“這幾門法術,趕路遊玩可以,想你那對手若能逼得你逃跑,本領必定高出你許多,恐怕這樣是逃不了的。”

悟空故作驚慌失措狀:“難不成還要匯出元神不成?”

“荒唐!元神一出,如同將自己置於死地,即便逃得性命,但肉身被毀,也損了多年道行。”

悟空知道祖師考他,只佯作抓耳撓腮,急不可耐之狀,道:“那要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祖師道:“我觀你施展遁術神通時,總該翻個跟頭,便傳你一個筋斗雲法吧。”

悟空強按捺住心中歡喜,問道:“不知這筋斗雲與那騰雲之術有何分別?”(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