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是指其義理和修行方法秘奧幽妙,並非有所秘密而不可說。《大日經》《金剛頂經》等所說金胎兩部之法門,陀羅尼、印契、唸誦、灌頂之儀軌,是密教,尊大日如來為其教主。

二者都是釋迦牟尼佛所雲,只是側重不同罷了。須菩提祖師竟在此推崇如來的道法,不知他與這如來有何干係?悟空將此節暗暗記下在心。

祖師繼續解說:“惜修性命無他說”,便是愛惜修持自己的性與命。知性,知命,了性,了命方為真聰明。

自古言性命即猶言人之生命。於修道而言,實則性命二字,當作分別觀。須知“天命之謂性。”人性稟賦於自然,若天所命。人之為生,貴能知性兼知命。這性,乃我等本性良能,是秉性、是真我,是道心,一旦定了方向,是再難更改的,否則修為大損,甚至危及性命……單單這“性命”二字,祖師整整講了兩個時辰。

悟空仔細聽道,心中暗暗歎服,這一篇口訣寥寥數字,其中真義奧妙,若是沒有祖師講解,自己實難堪破。

下面這幾句倒是易懂,便是教人時刻收斂精氣神,“經營養鄞鄂,凝神以成軀。”而“相盤結,性命堅”,指的便是結丹異象。悟空的結丹可不比尋常凡夫俗子築基引氣,鉛汞煉製,那樣的結丹無異於涸澤而漁,最是淺薄低下。

於此天地間修行,大道同源,求的都是一個造化。尋常造化均乃借外物得來,品質駁雜,悟空的造化乃是造化之源,最為純淨正統,又經老君九轉內還丹從裡到外洗練一番,不知多少萬年來汲取的天地靈氣盡被激醒,如此條件下結成的內丹,恐怕天上地下也尋不出第二個了。縱使須菩提祖師見識無限,也不由得暗暗咋舌。

下文中的“卻能火裡種金蓮”,火裡種金蓮就是內火養金丹,在火裡把外界汲取的雜質煉完,把種種陰氣煉完,方能於金丹中開朵花出來。

“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這兩句是此篇真妙訣的總綱,祖師卻只粗粗講了幾句,便教悟空退下,自己在那閉目養神起來。

悟空雖有疑問,卻見祖師已然入定,不敢再問,只得輕輕退下。他卻不知,祖師雖有通天徹地之能,此時也有些疲倦了。

出了門來,他還在琢磨最後這兩句,五行顛倒,那是什麼意思?功完隨作佛和仙,難道此神通練成,作佛也可,做仙也行?

走出大殿,悟空突然像被施了定身術一般呆若木雞,半響而後,他狂喜躍起,口中一陣亂叫,引得不少道童探頭出來觀瞧。心道:祖師最不喜吵鬧,看你能猖狂幾時?還有些道童心道:這猴子莫非得了癲症,還是躲遠些好。

唯有些道行高深的智字輩慧字輩師兄低首不語,眼中卻包含著又妒又忌的神色,他們中或多或少知道,這猴子恐怕得了一場大造化,而自己卻永遠沒有這樣的機會。

是的,悟空得了一場造化,一場有生以來最大的造化。不管這場造化是福是禍,至少現在,他能感覺到自己在這天地中,再不是那只弱小的猴子。

方才那內殿中,不知有什麼禁制,竟將自己的道行全都壓制住,此時出得殿來,竟覺神清氣爽,內氣充盈,直欲乘風歸去般的舒爽。耳中聽得是十里外的鳥鳴,口中呼的是九天外的仙氣,眼中看的是萬重山的美景……悟空不由得讚歎道:“果然神仙氣象,不比尋常。若為此等長生之道,縱冒戳骨揚灰之險,也值當了。”他自一隻普通猴子得了太乙金仙的身軀,其實也不過數年而已,若被其他仙人知道,不知要生生羨煞多少人。

悟空雖然築了仙基,成了神體,通了法性,知了根源,卻無絲毫法術在身。換句話說,便是個空有一身造化道行,卻無修為神通的仙人。

悟空回到自己房中,端坐內視,只見五臟六腑如懸磬,五色分明,其質卻再不是血肉之軀,似金似玉,籠罩著一層乳白色的光澤。

而自己渾身的表皮筋肉,緊密異常,竟似是鐵鑄的一般,悟空還以為這一切都是須菩提祖師之功,卻不知這裡還有老君一粒金丹的效用。

他將自己裡外上下細細檢視一遍,心中歡喜,實在難以言表。

在這小室中,悟空度過了最為興奮的一夜,直到天明時分,方才冷靜下來。此時他體質已然超凡脫俗,是以絲毫不覺疲倦。

過了辰時,悟空仍在屋中盤膝打坐,按照祖師傳他那五心朝天的手段,一絲真氣在體內不知走了多少個循環往復,只覺渾身舒泰,養氣功夫已漸入佳境。又行了幾個周天,聽到道童們在院子中早誦的聲音,悟空方才收功。

剛從榻上下來,便有道童進屋,道是祖師傳喚悟空,悟空心裡盤算,似乎又有造化來了。

果然,祖師喚過悟空,張口便是一番“三災論”的腔調,悟空聽得暗暗發笑。

悟空笑的是:這須菩提祖師十有八九知道他是天生神猿,這三災於他自然無礙,所謂“三災論”其實只是一個由頭,便要傳他七十二變罷了。

而須菩提祖師卻不知,悟空早遇見無支祁,一切因果根源自那時便已知曉。

祖師道:“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只是防備著‘三災利害’。”

悟空故作大驚失色道:“師父,既然已注神體,為何又有三災,難不成這老天定要害人不成?即便成了仙仍不放過?”

祖師呵呵笑道:“長生之道哪有如此容易,豈不聞一旦丹成,鬼神難容。”

悟空納頭拜倒:“還求師父救我!”

祖師教悟空起來,緩緩道:“這雷火風三災,害的是那尋常人仙地鬼,豈能妨礙我……門中人。我傳你個法,管教你避過三災,從此大道不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悟空驚道:“竟有這般妙法,還請師父教我。”

“也罷,有一種天罡之數,合該三十六般變化,另有一般地煞之數,合該七十二般變化。你要學哪個。”祖師話已至此,不知為何臉上竟露出少許笑意。

悟空想也不想:“弟子要學那天罡之數就好。”

祖師微一皺眉,詫異道:“為何不學那多的?”

悟空道:“弟子想,那天總要比地厲害些,故選了這個。”

祖師呵呵笑道:“選哪個都是你的造化,只是這天罡之數難些,你可要用心才是。”

悟空道:“越難學的一定越厲害,師父放心,我定會用心體會。”

這個選擇並非悟空一時衝動好奇,而是經過一整夜的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西遊中提到會這七十二般變化的人只有一個,那便是自己。而會三十六般變化的人也有一個,便是那耳大腸肥的豬悟能。

豬悟能的三十六般變化委實讓人難以恭維,只會變些粗夯之物,且時辰也有限,實在不適用。雖然豬悟能的三十六般變化也是天罡之數,但悟空敢斷言,這個變化和須菩提祖師所說的絕非一種。

料想須菩提祖師何等人物,豈會傳出這等上不得檯面的神通,且天勝地,這是自古傳下來的道理,七十二變雖然在西遊中也算厲害的本事,但這七十二變乃是虛指,並非說這神通只能變化七十二中模樣,同理,天罡三十六般變化亦是如此。既然這樣,為何不選個厲害的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