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狀元,也做了官,張文英卻現自己整天無所事事。

七月底,有訊息傳來,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率部在豐島海面遭日軍偷襲,方伯謙沉著指揮,終將日艦吉野號擊沉,滿朝文武無不歡欣鼓舞。不過張文英知道,那不過是方伯謙虛報戰功罷了。

也許是受了方伯謙擊沉吉野的鼓舞,朝廷馬上對日本宣戰了,不過從那時起,就在也沒有好消息傳來了。到了年底,也許是害怕日本人攻打京城,更是在天津成立了定武軍。元宵節剛過,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提督丁汝昌也自殺了,朝廷不得不派李鴻章去日本議和。

大約從開戰以後,彈劾李鴻章的奏摺就像雪片般飛到光緒的御案,朝野對李鴻章喊殺聲一片,這種情況到李鴻章去日本議和時,達到了**。有趣的是,身為榜眼的張謇做了彈劾李鴻章的急先鋒,而新科狀元張文英卻幾乎是躲了起來,從不表任何意見。已經有人私下在議論了——這新科狀元到底還只是個毛孩子,沒什麼主張的。

其實這位小張狀元自有他的苦惱。

華盛紡織廠正是投產後經歷了短暫的風光,旗下也在上海附近買了不少地種植棉花,甚至還吸納了不少新股,總資本一度達到兩百萬兩銀子,不過這風光太短暫了。從外國購買優質棉種的事終究沒有談成,而華盛買的地很多其實原本就是棉田,而華盛又沒人會經營,棉花產量反不如從前,從上一年開始,原料已經有些緊張了。去華盛的那五十個女孩子終究還是沒有擺脫給官員們做小妾的命運,隨著他們一個個的嫁人,華盛的技術變得不得不越來越依賴洋人了,內部的管理也一天天混亂了。如果這些一時還能過容忍,那麼無休止的盤剝,報效就成了華盛的致命傷。華盛投產第一年,資本六十五萬,獲純利四十萬兩白銀,每個股東都能賺得盆滿缽盈,上一年,資本已累計到白銀二百萬兩了,居然淨賠十五萬,據說盛宣懷急得差點兒吐了血。

比起華盛,湖北官佈局的情況更加糟糕。三十個女孩子進廠第一年就被各級官員按姿色瓜分完畢,連渣都沒給剩下,技術改良的事剛起了個頭,就不得不停下了。湖北官佈局的資本才不過四十萬兩,去年居然虧了五萬之巨,大約是虧損得太嚴重,大批商人集體退股,張之洞不得不把湖北官佈局由官督商辦徹底改成了官辦。

漢陽鐵廠去年終於練出了第一爐鐵水,萬幸的是沒有買錯爐子,鋼鐵的質量還算不錯,由於一開始就在控制成本上下了功夫,總算是沒有賠錢,當然,也沒賺到什麼,不過全亞洲最大的鋼鐵廠總算是建成了,這已經足夠張之洞炫耀的了——儘管漢陽鐵廠在全世界依然是不入流,儘管漢陽鐵廠之所以亞洲最大,是因為亞洲再也沒有近代化的鐵廠了。漢陽鐵廠練煉出第一爐鐵水,張之洞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的把廠裡那七十個女孩子嫁了人。張之洞自稱絕不會逼她們給人作妾,結果七十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全部嫁給了張之洞從山裡僱來給鐵廠抬煤的糙漢子。

還記得還是光緒十五年那個多風的冬季,張文英帶著五百個女孩子南下,這五百個女孩子就是他當時的全部希望所在。如今,有二十一個跟著孟夫子去了南洋,剩下四百七十一個,這幾年早已被各省瓜分,如果她們真的能夠充分揮各自所學,於中國的自強之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現在結局又如何呢?其中一個在天主教堂做了修女,兩個做了尼姑,還有七個或懸樑,或投河,徹底為自己短暫的一生畫上了悽慘的句號,剩下的四百六十人不得不嫁了人。

就在幾天前,最後一個女孩子來找過他。

那一晚的月亮暗淡的幾乎看不見,沒有風,卻還乾冷乾冷的。那女孩穿了件大紅袍子,畫了個很怪又很猙獰的妝。

“先生當初買我們回來是為了什麼?難道只是為了讓我們去給那些大人們做小老婆嗎?”張文英親自教過她們許多東西,中西女塾的女孩子們都喜歡叫他先生。

張文英不知該說些什麼,好半天才擠出一句:“自然不是。”張文英還想再說些什麼,卻又不知說什麼才好。

那女孩突然從懷裡取出一把剪子,朝自己脖子猛扎過去,還好張文英夠機靈,一把奪過來扔在遞上。在大清朝生活了好幾年了,他早就不是個害怕鬧出人命的人了,不過這些女孩子便是他的希望,少一個人,希望便渺茫一分。

張文英輕輕抱著那個痛哭的女孩,嘆了口氣說:“你們有了委屈還可以怪先生,先生有了委屈又可以怪誰呢?”突然,張文英覺得自己也好想痛痛快快哭一場。

“你叫什麼名字?”張文英輕輕拍著她。

“桃紅,怎麼,先生不記得了嗎?”桃紅揚起臉,從前她是要低著頭的,這幾年張文英長高了不少。

“先生還有許多事要忙,先生也不是神仙呀。”張文英暗想自己買的女孩的名字怎麼不是花就是鳥,要麼就是染料。

“去洗洗吧都哭花了,”張文英頓了一下接著說:“先生再不會讓你受委屈了。”說到這,張文英又是覺得鼻子一酸。

儘管過得不如意,日子還是一天天過去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終究還是簽了,公車上書也如期生了,不過過程可不像張文英在教科書上看到的那樣,至少康有為看上去沒有那麼了不起。強學會辦起來了,不過張文英沒有參加。在南邊,張之洞在兩江操辦自強軍,天津的定武軍則交給了一個不出名的道臺,張文英倒是對他很熟悉,大名鼎鼎的袁世凱張文英怎麼會沒聽說過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年底了,光緒二十一年眼看就過去了。

這一天,張文英接到了一封信,是回家給父親守孝的張謇寫來的。

看完信,張文英終於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

機會,又回來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