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關東軍司令部。作戰室裡的參謀們一個個都板著一張臭臉,正忙得四腳朝天。綏遠的戰局始終沒有形成突破,甚至他們根本找不到中**隊的主力,而且中國人顯然並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看上去一連奪下幾處要地,但就是傻子都清楚真是的情況遠沒有地圖上顯示的那麼樂觀,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軍已經沒有多少物資了團還是那麼的不爭氣,朝陽城裡的中**隊並不算多,他們是長途奔襲過來的,自然也不會有多少重裝備,讓人汗顏的是戰鬥已經進行許久了,至今還是沒有形成有效突破。而此時,熱河其他地區的的戰鬥卻對於日軍來時變得越來越不利了,失去了赤峰,本就不足的補給線又少了一條,開魯城裡物資堆積如山,但誰都知道只有把這些物資運到綏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剛剛得來的訊息繼續向北進攻,已經奪去了西林,雖然立刻就阻止了反擊,但讓人洩氣的是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對了,還有察哈爾,那裡的兵力有限,但是中國人反擊的力量也很有限,前線大體還是撐得住的,真正可略的卻在後方,這些關東軍的參謀們可不是只會在戰場上衝殺的莽夫,他們已經收到訊息,曾經的代理人烏泰現在正內外交困,雖然面子上還在撐著,態度卻相當消沉,他可與馮玉祥不一樣,他大不了還可以回東蒙,就是逃到了奉天,以他的地位也能養尊處優的過下半輩子,最重要的是他不像馮玉祥那樣被國民政府定義為必殺之的漢奸,如果真的有必要,他也可以選擇投降,天津那邊留下的滿清王公可也不少,他們都受到了優待,烏泰要是降了,待遇該不會比他們更差才對。====雖然這訊息還只是捕風捉影。但烏泰心裡到底怎麼想的又有誰知道呢?

與大多數人不同,有些人的態度卻與開戰之初沒什麼兩樣,甚至還要更加興奮,關東軍司令大島義昌就是其中之一。

“除非支那人已經完全不考略徹底失去綏遠所帶來的後果,否則決戰之期也就在這幾天之內了。他們那個大總統地確是有些本事的,但一兩個能人是救不了支那的。只要在綏遠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支那軍隊好不容易積攢的士氣就會迅衰竭,他們國內的政治勢力也會立刻要求停戰,帝國的這場戰爭也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來。支那人就會把他們的怒火完全的洩在政府身上,如果可能的話,支那人甚至會推翻現在地政府,整個國家重新陷入四分五裂。雖然這次戰爭帝國所得非常有限,但只要有耐心,我們很快就可以收穫最豐碩的成果。”面對不下的疑慮,大島義昌信心滿滿的說了這番話。

熱河的戰局已經變得非常的危險了。北清的辮子兵已經完全喪失了繼續作戰地意志,日軍也損失慘重。雖然官兵們的士氣仍然高漲,但這遠不足以彌補兵力上地不足,整條戰線大有全面崩潰之勢。現在能做的要嘛是把第五師團調上去,要嘛是把綏遠的部隊抽一部分回來。大島義昌比別人更清楚,本土已經不可能在繼續增兵,就目前來說,第五師團是他唯一的預備隊。是要留著應付突事件的,雖然前線的情況不是很樂觀,包括師團長大谷喜久在內第五師團上下無不求戰心切,但現在還不能讓他們上前線去,多年的指揮經驗告訴他,最糟糕地情況往往是生在沒有預備隊的情況下,大島義昌是絕不允許這種事情在自己身上生。至於要調綏遠的部隊,但就是要拱手將戰場的主動權交給對方,解了熱河之危又如何,到最後不免卻要輸掉整個戰爭。

大島義昌的堅持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連續的攻勢作戰,熱河的漢軍主力也有些疲憊了,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物資還遠遠地落在了後方,不管他們是否願意,這些一路猛打猛衝的士兵不得不暫時停下進攻的步伐了。而對於綏遠的日軍主力來說,經過熱河的補給線基本算是被切斷了,但他們還遠沒到彈盡糧絕的地步,察哈爾方面也囤積了大批物資。必要時也可以接濟他們一些。連日的作戰。雖然沒能消滅中**隊的主力,但日軍地攻擊勢頭並沒有受挫。士氣還很高漲,現在已經攻入河套,並切斷了陰山南北中**隊地聯絡,至少在大島義昌看來,只要再加把勁就不怕中**隊不出來決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勝利往往是屬於那些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們!”大島義昌頗有些自得地說道。

受了他的影響,作戰失利的參謀們也很快恢復了往日目空一切的表情。沒有錯,支那軍隊而已嘛,自己可是堂堂大把了歐洲列強之一沙俄的大日本帝國的軍官,怎麼能被支那軍隊所嚇倒?

就像是為了證明大島義昌的判斷一樣,接連三天,熱河的漢軍主力都沒有再動攻勢作戰,進攻察哈爾的漢軍也沒去的什麼像樣的進展,他們好像已經真的打不動了,而與此同時綏遠的日軍卻奪去了五原,那裡似乎是中**隊的一個重要補給基地,在撤退之前銷燬了無法運走的大批物資,但他們太倉促了,並沒有來得及把破壞工作完成,一批數量並不多的物資成了日本人的戰利品,雖然這對於緩解日軍的物資短缺並沒有任何幫助,但看在指揮官們眼裡就大不相同了——中國人已經退無可退,這裡已經是他們心目中的後方了,要嘛是全面撤出綏遠,要嘛就地進行決戰。

大島義昌得意,他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得意,參謀軍官們看他的眼神充滿了崇敬之情,在他們看來,一場新的勝利已經唾手可得了。

大島義昌得意,張文英更得意,與大島義昌相比,他的理由更加充分,他只是刨了個坑,是大島義昌自己跳了進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