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稅種中最為人所詬病的大概就是厘金了,同時這也是軍閥最重要的財源之一。

所謂厘金是一種以商品透過稅為主的商業稅,起源於最初,清政府為鎮壓太平天國籌措軍餉,在揚州仙女鎮設厘金所,對米市課以稅率為貨值1%的捐稅,成為厘金制度的濫觴。以後,各地紛紛效仿,設卡抽釐,不僅名目繁多,稅率也不再受1%之限。商人販運貨物,每經過一處關卡,就要繳納一次厘金,以致同一種貨物要繳納的透過稅竟達十幾次之多,稅率也由此增加到上,甚至達業成本大為提高。而同期進口商品除在入關時交納5%的關稅外,只需再交納子口稅便可通行全國,其稅率大大低於厘金。因此,在國貨與洋貨的競爭中,國貨流通受阻,洋貨大行其道,國貨愈處於不利的地位。至於那些附於厘金之上的苛捐雜稅更是多如牛毛,甚至農民走親戚帶上幾個雞蛋也要徵稅。這些稅收上來便歸了地方政府,也就是軍閥,並不上繳中央,或者只是象徵性的上繳一點兒,國家沒有收入卻苦了百姓,最後只是肥了軍閥而已。

再有就是復進口稅。清朝末年政府財政窘迫,開始對貨物徵收復進口稅,也就是貨物從一個通商口岸運到另一個通商口岸所要繳的稅,但是按照與列強的條約,洋貨在交過關稅和子口稅後也同樣不需要繳納復進口稅,也就是說繳稅的依然只有國貨而已。滿清政府每年因此不過是增加了二三百萬兩銀子的收入,相對於其他稅種收入並不豐厚,卻嚴重的打擊了本就脆弱的本國經濟,而事實上復進口稅自開徵以後能收上來的銀子便是逐年減少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徵收復進口稅的是通商口岸,這些地方都有漢軍駐紮,張文英直接下令取消了復進口稅,對此身為實業部長的張謇當然是舉雙手同意地,反對的是財政部長胡漢民。在他看來兩三百萬對於整個國家雖然並不算太多,但在現在財政緊張的時候裁撤復進口稅無異於雪上加霜,即便是為了保護國貨,向洋貨也同樣徵收復進口稅也就是了,當然。他的這個提議太過於想當然了,畢竟這個時候向洋貨加稅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有人都知道張文英接下來就要向厘金下手了,就連那些軍閥們也都做好了割肉地準備,但誰也沒想到他出手會這麼重。張文英下令於陽曆起將所有全國厘金、由釐金變名之各項稅以及收正雜各稅捐中之含有厘金性質者,一律廓清,通飭各省財政主管機關遵照執行,如有藉故拖延、巧立名目、陽奉陰違者,依法律嚴予制裁,同時效仿西方國家的成例。依照“一物一稅”的原則,對國內大宗工業制品開徵貨物統稅,課稅環節主要在生產過程,納稅後的貨物可通行全國。不再徵稅。

張文英這一舉措簡化了徵稅的步驟,加強了管理,既減輕了商人們的負擔。也增加了中央政府的收入。不過也等於是搶了軍閥的飯碗。實業部和財政部都為此喝彩,但也有不少人為他捏了把冷汗,不過與張文英事先估計的一樣,軍閥們對此當然是大為不滿,卻也並沒有什麼人直接跳出來明目張膽地對抗中央。大批的遊民失業者有了工作,不會再為了錢去給軍閥賣命,他們的兵源也就成了問題。看到有利可圖。工商業者也大都倒向了張文英一邊,趁著在全國各地興辦工程。漢軍加強了剿匪力度,那些曾經橫行一方的山賊土匪已不成氣候,漢軍也趁機擴大了地盤,對於軍閥控制區地滲透也從來就沒斷過,加上鹽梟也被解決掉了,軍閥們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而張文英對他們也沒有趕盡殺絕,還是留有很大餘地的,既然對抗沒有把握,又不想魚死網破,也就只有默默接受眼前地事實。

裁釐改統廢除了各種具有透過稅性質地捐稅,代之以單一的貨物稅,消除了關卡林立、重複課稅的弊端,有利於商品流通與國內貿易的展。實業部長張謇本身也同樣是一位實業家,對其中的好處自然看得分明,不過對於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他還是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同一型別地商品自然應該統一稅率,這樣才更加公平,同時也更方便管理。例如在同稅種就規定23支以下粗紗為日常消費品以上細紗則是奢侈品,雖然同樣是紡織品,稅率卻遠遠高於粗紗,張謇當然知道統稅還有市場調節地作用,這種固定的兩級從量稅使粗紗稅輕,細紗稅重,有利於粗紗廠商獲利,客觀上有鼓勵生產粗紗地導向。在張謇看來,統稅當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具體的稅率如何卻似乎是張文英自己拍腦袋憑空臆造出來的。

“原來你是這麼想的呀!”對於張謇的疑惑張文英感到相當的意外,笑著問了一句,“你自己也是開紗廠的,卻不知粗紗與細紗產量比例如何?”

“限於技術,自然是粗紗遠多於細紗,不過大總統也該知道,這細紗的利潤可是粗紗遠遠比不得的。”張謇不服氣道。

“若從利潤考量自然是如此,那你現在是實業部長,可不是一家企業的老闆,問題是不能這麼看的。你要知道,中國國內棉紗市場華商的主要競爭者就是那些洋商,特別是日本人的在華紗廠,洋商技術先進,主要生產細紗,而華商紗廠則主要生產粗紗,不管我們是否願意這些畢竟都是事實,從保護本國經濟來說,自然是要洋貨稅重,國貨稅輕,為此即便是承受一些損失也是必要的。”革與整頓,軍閥對經濟的影響力大大削弱,已經到了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經濟展的障礙也被一一掃除,雖然改革進行得並不十分徹底,卻也還算成功,到了這個時候,張文英的盟友也是時候登場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