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鴻瀚到汴京來了,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張文英這麼快就要見他。

同其他晉商票號的掌櫃們一樣,毛鴻瀚這段日子過得也同樣是度日如年。剛一回到山西他便與各家的掌櫃財東開會計議,張文英提出的條件不錯,動心的人不在少數,但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擔心,誰都知道張家財雄勢大,會不會趁機把他們一口吃掉,就是張家完全不打他們的主意,那些小票號的財東們也擔心經營一輩子的基業被旁的人吞下。商量了許久,也沒有達成一致,時間可是耽誤過去了,雖然這段日子沒有新的票號破產,但也始終不見起色,而那個傳說中的巨無霸龍銀行已經正是在中國掛牌註冊了,也難怪掌櫃們個個心急如焚。

“情況怎麼樣了?”張文英問得相當開門見山。

毛鴻瀚感到有些為難,不過他也知道這個時侯要是有所隱瞞張文英很有可能根本不會幫他們渡過難關。想通了這層關節,他也就把情況一五一十的交代了出來,雖然顧慮重重,不過大部分晉商還是表示願意加入張文英的計劃裡,目前已經湊齊了將近三百萬兩的資本金,不過由於晉商損失慘重,心中又有顧慮,再要追加資本金就難了,即便是如此,在這將近三百萬裡竟有過負債。

情況並不樂觀,但也比自己先前預計的要好得多,張文英也還算滿意。

“龍銀行的事情你應該聽說過一些吧?”張文英似是無意的問了一句。

毛鴻瀚還是覺得底氣不足,但這個時候不能露怯,硬著頭皮說了一句:“洋人這是想把我們趕盡殺絕!哼哼,我偏不信那麼輕易便能讓他們得手,有大總統支援,我毛鴻瀚不才,也要和他們鬥上一斗!”

毛鴻瀚的話倒是讓張文英一愣,這才記起自己或是旁的人從來沒有把話說透:“鬥什麼鬥?哪裡有什麼好鬥的,那龍銀行財雄勢大。真的讓你鬥卻未必鬥得過,好在的是根本不需要你去鬥,那龍銀行,這是我開的。對你們地資金支援,正在這裡。”

毛鴻瀚知道張家豪富。聽了這話還是不由吃了一驚,畢竟這已經出了他所能想象的範圍,不過細想想張文英號稱全球富,至少不會遜於洋人也在情理之中,不過這樣也好,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了這個靠山,自然沒什麼好擔心的,放手一搏就是了。

“新銀行必須抓緊籌建。越快越好,至於那些還猶豫不決的就不要理會他們了,我沒那麼多時間陪他們玩,跟不上步伐的隨他們好了。對了。這家新銀行你們準備叫什麼名字?”說著,張文英遞過去一張紙。“山西同業銀行。”毛鴻瀚答道,只見那張紙上列舉了不少工廠。“大總統。這是什麼意思?”

“你不妨看看,這些工廠有什麼共同點?”

“似乎……似乎這些廠子地產品都不怎麼賺錢嘛。”毛鴻瀚有些疑惑的答道。毛鴻瀚說得不錯,這都是些極普通的手工工廠,主要是木工紡織食品加工等行業,而且產品不過是些衣帽鞋襪或是些簡單的日常工具,再不然就是一些普通食品,清一色的廉價貨。看不出有什麼賺頭。

“還有嗎?”

這下毛鴻瀚就答不上了。

“不要總想著自己賺錢。自己賺錢時,也要給別人一條活路。這些廠子的確並不怎麼賺錢。但也不是沒有賺頭,只要經營得法,再有一定的規模,收入也頗可觀。更重要的是這些廠子投資不大,技術要求不高,也沒什麼重體力活,隨便找些工人,甚至是老人女人就可以投產。現在破產農民這麼多,你們也不用擔心找不到人手,那些無業遊民少一個政府便少一分負擔,國家的富強也多一份保障,你們自己賺錢地同時也能替國家分憂。工廠選址時要注意因地制宜,這樣一來原料便能有充足的保證,也可以就近消化當地的農產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就是張文英的平民工廠計劃,是為了救濟失業,安排充斥於社會地失業者而開設的一種福利工廠,中國的農民很少有受過教育地,更不要說受過職業教育地,一旦失去土地便失去了一切生活來源,那些年輕力壯的或許還可以去賣苦力,剩下的老弱病殘幾乎只有等死的份了,平民工廠對於技術要求低,也不大要求體力,任何人都可以來工作,此外平民工廠還想有三年內減免稅費的優惠政策,加之可以遍布全國,使貧苦無依的失業民眾得以生存,部分地補救經濟恐慌所造成的損失。而平民工廠地原料主要是農產品,而且按照要求將全部在本地採購,而不使用進口原料,保障了本地農民地利益。其社會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它可以使失業群眾獲得工作,至少暫時不必再為生計愁,避免生大規模地社會騷亂;另一方面,在政府優惠政策扶植下,工廠的產品基本上可以暢銷無阻,增強了其與外貨相抗衡的實力,促進國內實業的達,也鍛鍊了本民族企業家,當然,也為山西同業銀行找到了一條不錯的放款渠道。

毛鴻瀚聽了連連點頭,他也認為這是個一舉多得的好主意,不過仍不免擔心,他是幹票號的,經營企業是外行,身邊也沒什麼這樣的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工廠的產品總是要賣出去才算,他也似乎找不到銷售的渠道。

毛鴻瀚的擔心張文英自然知道,他也當然不會看著不管:“工廠將來會怎麼樣還要靠你們自己的經營,誰也替代不了你們自己,畢竟經營的不好最後吃虧的也只有你們自己而已,不過你也用不找那麼擔心,只要能夠保質保量,至少初期的銷路是不成問題的。”

張文英說得自信滿滿,當然是早有準備,其實不只是毛鴻瀚和他代表的晉商,全國參加平民工廠計劃的商人還有不少,至於銷路,依靠的則是一個更加龐大的計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