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方樵把自己的話想差了,張忙解釋道:“方老急,莫要急嘛,你先聽我把話說完。醉露書院講句老實話,之前我對那洋商的確是懷著一分敬畏之情,不過話說回來,那時候咱們也不過剛開始與洋人打交道,只看到他們表面風光,內裡的事情去知之甚少,狀元公可一直是在海外與洋人打交道,這內情自然比你我瞭解。”

提到張文英,方樵的氣也不由洩了些,不管怎麼講,人家要是不瞭解洋人,怎麼會在洋人的地界上賺下那麼大的家業。

“洋人中的確有些人的財富之巨是我們無法想象的,不過那終究只是極少數,大部分遠沒有那麼厲害。事實上,那些大財團,並不都是有一兩家合股而成的,洋人既然可以。我們怎麼就不行呢?”

孫中山這時候也看出來了,張這次來找他,定是張文英出了不錯的主意,他也看得出,三個大商家能夠一起前來,主要也是看在這其中有張文英的參與,比起信譽掃地的臨時政府,他們顯然更願意相信財雄勢大的張文英。

“張總長,你還是不要再賣關子了,載之同志到底有什麼好主意?”

“依著狀元公的看法,中國要辦重工業,有三大難題需要解決,一是資金不足,二是缺乏人才,三是其他行業的準備不足。醉露書院”

“這第二條可算是說到正理上了,但第一條恕在下不敢芶同,至於這第三條嘛,兄弟見識淺薄,還望張總長給解釋解釋。”說話的又是那個方樵,其實不只他。其他人也都不明白這第三條是什麼意思。

聽了這話,張心中暗贊張文英看得遠,這才剛一提出,果然有人對第一條表示不滿。

“我們不妨來看看前清到如今的那些民辦企業,多者不過五六萬資本,少者一兩萬也大有人在,甚至數千資本也是有的,咱們中國人有了錢似乎更願意回鄉下買房置地,我就見過不少,甲午年那會兒還有三五萬本金。幹到如今反倒是越來越少了,當然,本金十數萬,幾十萬。甚至過百萬的也是有的,鳳毛麟角罷了。老實講,我們這些人總是看到這些便沾沾自喜,自以為成就了得,可在洋人眼裡卻是不值一提,如今洋人剛剛在各口岸站穩腳跟,進入內地展地還少,市場也願還沒有飽和,我們也還有生存的空間。醉露書院生意也還不算難做,等到他們在內地也站穩了腳跟就給回過頭收拾我們了,我這可不是危言聳聽,遠的就不說了,胡雪巖的下場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

胡雪巖的教訓對於中國的商人可說是極其慘重的,任誰都不會忘懷。方樵固然不服氣。卻也說不出什麼,但若是認為這樣便能說服他就把事情看得太輕易了,當然他也隱隱感到張對事情的瞭解只怕比起自己也多不到哪去,張文英現在還在海外,有什麼問題等他回來再商量也不遲。誰料張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他立刻改變了主意。

“歐洲地局勢看來是越來越緊張了。也許會有什麼事便在這幾年內生,列強至少暫時是沒有什麼精力處理遠東的事務。這正可說是天賜良機,我們正應該趁此時抓緊建設,否則後悔晚矣。狀元公這次去海外,便是要去與列強達成共識,為我們的展創造更好機遇,在日本的時候狀元公便說了,當他回來時便是該出手地時候了。”

“這麼說來載之同志早已有了全盤的計劃。”孫中山關切的問道。

張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孫中山的一顆心這才放下,可同樣的話聽在另外三個人耳朵裡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之前張靜江曾向這些江浙商人的頭面人物透漏過,張文英有計劃在資金和技術方面支援國內的商家,不過還沒有最後確定物件,現在聽到他回國後便立刻準備動手,顯然已是有了主意,他本人的雄厚資本就不提了,當初地金山銀山大家都是見過的,何況他背後還有德皇威廉二世,誰看了不眼紅。

“我們現在總不能什麼也不做吧。”

“事情還是有很多要做的,不過事情總還是要一件一件慢慢來的,畢竟一口也吃不成個胖子,其實很多事情部裡已經正在做了,籌建大型絲廠便是前中之一,之後還有面粉廠,棉麻紡織廠等等要做的。”

“張總長,你說的這些好像都是輕工業地廠子吧,我們現在談地可是重工業。”一直沒開口的張石銘這時開口了,這些企業他都是熟門熟路,加上張靜江的關係,他都是有參股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沒人才,沒技術,重工業不是說建就能建地,說起來我們現在還差一個人。”

人異口同聲道。

“盛宣懷。”張慢條斯理地說出一個人名。滿清政府雖然垮了,不過從前那些官辦的重工業廠子還掌握在盛宣懷手中,革命開始到現在他一直在天津坐鎮,既沒有去北京向清廷表示效忠,更沒有追隨清廷退出關外,但他同時也沒有到上海找張文英攀關係,更沒有理會南京地臨時政府,誰也說不清他到底想怎麼樣,大家都清楚,在中國他還真的是個了不起的重要人物,離開他重工業的建設只怕要向後退上好幾年,畢竟中國僅有的一點兒重工業底子都在他手中。說道這裡,孫中山似乎明白張文英所說的康采恩是幹什麼的了,說白了便是成立一家或多家資本雄厚的公司,將前清辦的那些重工業企業從現在的所有人那裡收購過來,透過技術升級和改造,然後一直為基礎建設其他工廠,新成立的公司可以什麼都不幹,只要能牢牢控制住工廠的股權就可以了,辦法自然是好的,只是不知道有沒有把握說服這些商家參與,亦或是張文英認為自己的實力便已經足夠了。

送走了張等人,孫中山接見了黃浦軍校一期的優秀學員,果然各個精幹,聽陳其美講,這些人將去美國與張文英會合,接著便會去德國留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