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第二天盧大還就給了她一個驚喜。

"東家,這個是不是你說的?"盧大憨聲憨氣地指著一個看起來精巧的傢伙。

"這是你們昨天搗鼓出來的?"蘇青青驚喜地看著半人高的工具。她不得不驚歎於盧大頭腦的靈活,手藝的精湛。整臺機子並沒有她所擔心的問題,皮帶被能活動的木杆所代替了,而裡面的齒全部用大大的鐵釘和木齒所代替,難能可貴的是,即使杆子有所損傷,也能即使找別的相同的杆子代替。

"嗯,盧大爺昨晚一宿沒睡了。"蘇中仁感慨。

"盧爺爺,你立了大功勞。"蘇青青心花怒放,"趕緊送到場上試試。"

"我們搬過去。"蘇青山和蘇青澗早就等不及了。

大家一起動手,將機器抬到了馬車上,幾個人又跟著馬車來到了打穀場。

"你們用穀子試一試,不用貪多,一人抓一把。"蘇青青指揮。

一臺機子能供三個人同時使用,要是有人踩累了,同伴就可以直接替換。

下人們都感到新奇過來搶著用。

"小姐,這個東西真好,好使。"丁一過來喜滋滋地稟報。

"先用著,盧爺爺,勞煩你們再到廠子裡趕出幾臺來。"蘇青青笑著對盧大說。

"嗯。"盧大答應一聲背著手走了。

"我們也跟著去。"蘇中義和秦鋤頭見了更是激動萬分,這東西這麼好,要是趕在這農忙多造出一些,那還不賣翻了。

"又是新的東西。"李元楚站到蘇青青身邊說,"給我的莊子作出十臺。"

"王爺也看到了,這些都是新事物。"生意上門,蘇青青沒有推卻的道理。

"一臺五十兩銀子。"沒等她繼續說下去,李元楚已經給出了價格。

"成交。"蘇青青微笑著回答。

"這麼好的東西,本世子也要,十臺。"後出來的紀莫言發現自己又落後,心裡不禁一陣惱火。他挑釁地瞪了李元楚一眼。

李元楚如面癱一樣都不愛搭理他。

被無視了,紀莫言心裡那個氣喲,可是都沒處發。

木工廠的速度很快,晚上加班是有錢賺的。工人願意辛苦一點兒,多賺一些銀子,所以,吃完飯以後,廠子裡燈火一片通明。

這樣加班加點出來,廠子裡就出來不少的工具,除去自己家裡用了十臺,連李元楚和紀莫言要的貨單也完成了。

柳煜、範府也有自己的莊子,既然留在這邊,這麼好的東西當然不願意錯過了。所以,他們也毫不猶豫在蘇家木工廠定了十臺。

村子裡人眼紅,可是卻沒有銀子買,有心想過來借幾天使用一下,卻又抹不開面子,再說蘇青青那個性,也未必給他們面子。

"裡正,你得說說蘇家。都是一個村的,做事情不能太絕了。"幾個好事者跑到了裡正家裡告狀。他們都知道村長的心偏向蘇家,對村長告狀根本沒用,說不準還會受到一頓挖苦和教訓。

但是裡正就不一樣了,蘇家在村子裡的風頭已經壓過了裡正,他巴不得蘇家出了什麼事情。

"蘇家怎麼呢?人家是靠自己能力才發家致富的,有本事你們做出來看看。"裡正不像他們說得那樣傻,村民拿他當槍使,那也得看他答應不答應。

"可是,都是一個村的。天氣也不知道會不會變,你過去說說情,借給我們使用幾天總可以吧?"一個村民央求,"都是一個村子的人。"

"就是,他們站的還是清溪村的地盤了。"有一個村民附和著。

"他們蘇家再大,也大不過裡正你吧。"有村民嚷嚷。

"爺爺,我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他們蘇家也就是走了狗屎運發達了一些,但是也不能不將爺爺你放在眼中,更不能看不起大夥。"裡正的大孫子不滿地對裡正建議。"爺爺是應該給一些教訓給她。"

朱藝衝是個童生,明天春天正準備參加秀才的選舉,他在青州城裡上學堂,平時很少回來。因為是讀書人,在鄉下他自視清高,村裡人對他也多有敬佩。可是此次回來,耳朵裡聽到的卻大多是對蘇青青這個丫頭的讚美聲音,於是他心裡就不平衡了。

"你懂什麼?到屋子裡去。"裡正瞪了孫子一眼,這孩子怎麼也跟著不明事理的村民胡鬧。他還準備透過蘇家巴結巴結霖王或者是世子爺了。

只要得了那幾個貴公子的眼緣,還怕自己兒孫沒有出息嗎,這孩子偏偏還不懂事。

"爹,事情可以分為兩方面看,要是蘇家是明事理的,你倒是可以說說看,但要是他們就是不顧大夥的情面,就是你老過去那也無濟於事不是?"裡正的二兒子比他的侄子只大了幾歲,也在城裡讀書。他很喜歡在人多的地方賣弄自己的才華,這一次村民過來套主意,他就急忙顯擺起自己的學問起來。

他的話得到有些村民的同意,但也有幾個不死心地纏著裡正。

"有在這兒磨蹭,還不如到地裡多幹一些活了。"裡正大聲呵斥。

村民見到他生氣了,也不敢在這兒繼續鬧下去,一個個耷拉著腦袋出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照我說,蘇家的確不地道,好東西只顧著自己。老頭子,我說咱們家裡田裡還有一大片的稻穀了,你就應該過去將工具和牛借來使使。"韋氏不滿地嘀咕。

"婦人之見,你知道什麼?"裡正的嗓門抬起來,"你們得好好和蘇家打好關係,王爺和世子、駙馬爺都住在她們家裡了。"

"王爺?世子?"朱藝衝嚇了一跳,這個沒聽人提起過呀。

"要不怎麼說你們還太嫩了。"裡正洋洋自得,"好好學著點兒。"

這樣一說,韋氏他們也不再說什麼了。

蘇青青不是不地道,她深知在一個村子裡大家都是低頭不見抬頭見,有些事情還真的要照顧到鄉下鄰里之間的關係。

但是她也不是沒有選擇的去幫助,這不,等自己家裡的稻子全都打下來以後,又幫著盧大和趙大生一家將稻穀收上來,然後她就讓在廠子裡幹活的村民家無代價使用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