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這樣能夠讓國家多麼強盛吧,參見清朝,雖然皇權大大加強,可是國家的治理和外交等等卻搞得一塌糊塗,但起碼能讓文官們沒有能力和皇帝對著幹,從而讓他們徹底閉嘴。

而站在一旁的劉寶,聽到朱慈烺竟然這麼信任他,不僅讓他做司禮監秉筆太監這一太監中最高的官職,還讓他做掌管內務府的總管太監,這樣的恩寵恐怕歷史上也只有高力士能夠享受到了吧。

很快地,之前太子府的內務處就被改造成為內務府了,而且原來明宮中的內府十庫也被併入其中,之前朱慈烺抄家得到的一切東西自然也運進了內務府的府庫之中。

現在內務府,也就是朱慈烺的小金庫,所擁有的全部財產都在朱慈烺面前的清單上,朱慈烺拿起了那張清單,只見上面密密麻麻,仔細地寫了很多的物品。

光是銀子這一項,就有碎銀子,一兩、五兩的小銀錁子,比較大的五十兩的銀元寶,還有整塊整塊的庫平銀,西洋銀幣,大戶人家專門熔鑄好,放在地下藏起來的銀餅。

當然這些細節的東西朱慈烺是不會太過關心的,畢竟誰有那個功夫一點一點看啊,他又不是個會計,他是皇帝,他只要大致看看就足夠了。

金,總共兩萬五千餘兩。

銀,一共八十十四萬餘兩。

絲綢布帛,一共一萬五千千匹。

田產,一共五萬畝,其中多是江南、淮南等地的田產。

大小宅院,共一百餘處,這些宅院主要是金陵城內抄家得來的,大戶人家一般宅院都不止一處。

這其中大頭是從福王他們的手上抄家得來的,一小部分是原來金陵皇宮十庫裡面儲存的,還有一部分是朱慈烺當初太子府內務處的財產。

看著如此之多的財產,朱慈烺心中出現了一個宏大的目標,那就是重建旗手衛的錦衣衛。

明代皇帝的親軍是上直衛親軍,也稱作侍衛上直軍,上直衛不是一個衛,而是總共十二個衛組成的龐大軍隊。

按照明代的制度,一個衛有五千六百人,上直衛的總兵力就是六萬七千二百人,當然這是紙面上的,實際情況肯定會有所出入。

而旗手衛和錦衣衛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衛,其中旗手衛負責皇帝的出行,比如鑾駕,隨侍左右,宿衛這些工作。

而錦衣衛的活就比較雜了,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其實不只有穿著飛魚服,挎著繡春刀,到處抓人,爬在大臣家房頂上偷窺他們秘密的校尉和力士。

還有大漢將軍這種負責護衛、宿衛皇帝左右,和旗手衛性質有些接近的部門。

自從京師被李闖攻破,崇禎吊死在煤山上,自然護衛大明天子二百餘年的上直衛親軍也隨之覆滅了。

可現在朱慈烺做了皇帝,身邊不能沒有人,手上更不能沒有兵力,否則那些文官們都看不起你,整天在都城裡聒噪不休。

而重建這兩個衛,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錢,人力方面倒是不愁,金陵城人口一百餘萬,南直隸更是人口稠密,經濟繁榮的地區,想要募兵再容易不過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算地方上的良民不來當兵,朱慈烺還可以從各地衛所裡抽調軍戶,讓他們過來當兵,反正設立軍戶這個反人類的東西一開始的目的就是這個。

朱元璋想著將軍戶和民戶分開,以後軍隊的兵員就可以專門從軍戶裡面抽調,一點都不影響民戶們的生活、和生產,堪稱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可惜他想不到王朝末年的時候,這些軍戶反而會成為大明的掘墓人,因為生活日益困苦,再加上文官不當人,降賊還能做個人,安心聽老爺們的話,連皮都得給你剝了。

於是金陵城的城門口,大街小巷,各種衙門的門口前就出現了這麼一幕。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天子重建親軍,招募良民壯丁為兵,月餉銀一兩銀子,每年冬夏各做一身常服。”

招兵站的工作人員對著過往的行人不停地吆喝著,可是吆喝了半天,卻只見圍觀的群眾增多,而見不到過來報名的壯丁。

就連兩個讀書人過來湊熱鬧,圍著看了起來。

“唉,王兄,你看那招兵站上寫的什麼,竟然還招讀書人當兵,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鬼點子,簡直是異想天開,我輩讀書人就是餓死也不會去做賊配軍,你說是吧。”

楊浦是南下金陵躲避中原戰禍的舉人,因為路上不太平,所以邀請了臨近州縣的舉人王若原一道,一路上兩人也好做個伴,出了事互相也好有個照應。

“我看這倒不是異想天開,你看那紙上寫的,童生入行伍,授職小旗,秀才入行伍授總旗,舉人入行伍授百戶,貢士入行伍可直接賜同進士出身,授千戶。”

“而且你看,那上面的可是天子親軍,旗手衛和錦衣衛,與一般的軍兵不同。”

王若原對於當兵倒是沒有那麼大的牴觸,更何況有功名的人進去不是當兵,而是做軍官,若是貢士、進士去的話,直接就給個千戶,讓你帶千把人,這幾乎就是直接讓你做將軍了。

他想,如果讀書仕途上不行的話,真的去做個將軍倒也沒有什麼不好,左右是為了搏個前途。

況且,古人中投筆從戎者不知道有多少,如那班超,還有祖狄,就算是我朝中領兵作戰的文官也不少呢,近一點的如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遠一點的就是袁崇煥、于謙,王若原心想。

楊浦對於王若原的說法嗤之以鼻,不屑地說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是那軍功掙地比天還大,又有什麼用呢?”

“況且如今新帝登基,聖天子再朝,一定會開恩科取士,廣納賢才,興復大明,還於舊都。”

楊浦心想,只要皇帝開了恩科,即便不開恩科,也快該舉行會試了,到時候只要隨便考中一個,都比坐什麼千戶強得多,傻子才去當兵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