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這麼做並不是想同西藏那些番僧們開戰,就憑高原貴族、番僧們手上連乞丐一樣的衛所軍都不如的農奴兵。

說句不客氣的話,朱慈烺覺得自己和他們開戰都是侮辱了自己。

他之所以派兵五千,是想要在高原貴族、番僧們的面前展示一下朝廷的武力,這樣接下來和他們談事情就會方便很多。

而大軍帶去的幾十個官吏,則是朱慈烺派去,代表大明朝廷統治高原的代表。

高原上地廣人稀,氣候又十分惡劣,想要設官統治此地簡直異想天開,前世身為一個文科生的朱慈烺自然清楚。

所以他打算震懾一下那些高原上的貴族、番僧,用幾十個明廷官吏來管理、統治他們,這就足夠了。

高原上的百姓、農奴都十分虔誠地信仰藏傳佛教,蒙古也是如此,所以只要控制了番僧們,大明就能從精神上控制西藏高原和蒙古高原。

而控制了西藏貴族的話,大明就能在政治、肉體上控制西藏高原,確保這裡以後不會因為西方殖民列強的挑撥而脫離中原朝廷。

此行五千官兵的主將是高傑賬下一位大將,名叫張功,一開始跟隨高傑參加農民起義,後來又追隨高傑投降官軍,這些年來大小戰鬥不知道打了幾百場,可以稱得上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

而幾十名官吏中領頭的則是朱慈烺從京師千里迢迢派過去的蔡若瀾,他本是天啟年間的進士,在京城裡面做著一個不痛不癢的小官。

偶爾一次機會,朱慈烺在六部衙門裡遇見他了,覺得他還有點才幹,於是便將他派到川蜀,想讓他做一任川陝巡撫,代表自己撫慰川陝軍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後來想到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上的問題更緊迫而且更重要,於是朱慈烺便將他臨時改派為駐藏大臣,管理活佛轉世事宜,每次挑選轉世活佛,金瓶掣籤,都必須紀經由他手,而且一應流程,都必須當著他的面進行。

而此行幾十名官吏,大多都是他從京城帶走的小吏,或者是川蜀當地的降官,被朱慈烺特地恩准可以在青藏高原上戴罪立功。

沒錯,這次朱慈烺又是抄了後世清朝的政策,穿越者就是這點好,可以直接抄後世成熟的政策,不用走那麼多彎路。

從川蜀到西藏,雖然地圖上只有兩根指頭的距離,可實際上卻要翻山越嶺,走過上千千米的路程。

而且進入高原,他們會經歷高原反應,雖然對於這些能在亂世中活過去的人來說不算什麼,可也夠他們手忙腳亂一陣子的了。

於是張功、蔡若瀾一行人從川蜀成都府出發,一連行軍一個月,這才來到青藏高原的中心,拉薩。

未到拉薩城中,就早有西藏番僧、貴族率領軍民百姓數千人在城外等候。

這些番僧、貴族只想著自己的榮華富貴,錦衣玉食的生活,所以很不希望和大明爆發衝突,所以張功等人一路上行軍,他們沒有做任何的阻礙。

只想著早點伺候好這些人,早點把他們送走。

不過很快他們就傻眼了,因為蔡若瀾這些人來到這裡,最少也要駐紮於此地三年,除非他們和大明爆發一場大戰,否則駐藏大臣以及衙門是不可能從拉薩消失了。

“我是格魯派活佛,薩卜丹吉,請問那位是天朝上臣。”在明軍停下腳步後,歡迎人群中走出來一位喇嘛,雙手合十詢問面前這只隊伍誰說了算。

格魯派也就是俗稱的黃教,在蒙古人中比較流行。

“我是天使,駐藏大臣、青藏巡撫,蔡若瀾。”蔡若瀾穿著一身整潔的官服,從人群中站出來對薩卜丹吉說。

在張勇剿滅流竄到西北的闖軍後,甘肅、青海兩地也順便被他收復了,於是朱慈烺便在這兩地設立官府,順便把西藏也算上,搞了個青藏巡撫。

其實只不過名義上有地位和權力而已,青藏那麼大的地方,還都是高原,就算上面生活的全都是順民,蔡若瀾也不管不過來。

“哦,不知天使原道而來,有何貴幹。”薩卜丹吉微微欠身說。

面對中原來的人,他還是比較尊敬的,畢竟若不是有地理環境阻擋,以西雪區區幾十萬人口,川陝、雲貴等地隨便派點人就能把他滅了。

“陛下內平流寇,外滅蟎洲,想必你們也知道了吧。”蔡若瀾沒有回答薩卜丹吉的問題,反而問起了他。

“自然知道。”薩卜丹吉點頭說。

雖然青藏高原距離中原很遙遠,距離東北更是有上萬里的距離,但薩卜丹吉這種番僧、貴族,對東亞發生了什麼事情還是有一定瞭解的,只不過具體情況不知道就是了,頂多知道誰勝誰負。

“很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以往大明對爾雪區多有容忍,卻不想近些年來與蒙古、蟎洲裡通外和,背叛大明。”

蔡若瀾一上來就興師問罪,嚇得薩卜丹吉這位‘活佛’戰戰兢兢地。

不僅僅是因為大明的國力,還因為薩卜丹吉這些西藏活佛真的與蒙古、蟎洲有來往。

“好在聖天子臨朝,知爾番僧不過為傳教,所以赦免了你們死罪,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饒,故天子遣我及一干官吏來此管理西藏地方。”

“日後我便管理西藏、青海等地軍民政務,爾寺廟活佛轉世也必須經我之手,否則就是你們的寺廟有邪寵作祟,必須把人和寺廟全燒乾淨。”

蔡若瀾的語氣十分霸道,完全不給薩卜丹吉一點迴旋的餘地。

當然,按照大明和西藏地區實力的比較,薩卜丹吉也不該有什麼資格和蔡若瀾討價還價。

“那我們還能傳教嗎?”薩卜丹吉弱弱地問道。

“當然可以,不過僅限於蒙古。”蔡若瀾的語氣不容置疑。

這其實不是他的想法,而是朱慈烺的想法,宗教用來統治人民是個好東西,不過他也會讓人變得愚鈍,容易被煽動,所以朱慈烺不敢讓藏傳佛教到內地和遼東以及其他地方傳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