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完蟎洲以及規劃好遼東以及更北方地區未來的發展,又和朝鮮簽訂了一張不平等條約,大大加強了大明對這個藩屬國的控制後,朱慈烺便班師回朝了。

他出兵時幾乎將京畿所有的力量都抽調乾淨了,如果誰這個時候來京師地區擄掠,那京師百萬軍民就只能幹瞪著眼任人宰割了。

而且朱慈烺覺得自己是時候把重心往內陸,往南方移動一下了。

現在的明軍雖然質量依舊一般,不過得益於裝備、補給體系的日漸完善,已經有一種王朝開國初年那種精兵強將的樣子了。

再加上現在大部分明軍都打過仗,見過血,算得上是一隻敢戰之師,朱慈烺覺得自己有必要將其他地方的問題解決。

不僅僅是為了大明的未來考慮,也是為後世中華子孫考慮。

否則等到這些久經沙場的官兵老去,明軍的戰力又回回到原樣,到那時,再想解決大明後周邊一些地區的問題,就難如登天了。

例如交趾、蒙古、西藏、西域,沒有一隻能征善戰的軍隊,大明想要將自己的影響力和統治投射過去,簡直比登天還要困難。

如果現在不把這些地區的問題解決了,朱慈烺覺得等過幾十年,甚至一個甲子的時間後,大明能對這些地方保持羈縻統治就不錯了。

於是一回到京師,朱慈烺就命張勇部出兵西北,往西域的方向打去,一路上凡有不服從大明統治的,無論男女老少,皇親國戚,一律格殺勿論。

不過張勇手下只有幾萬明軍,還有近萬闖軍的降兵,想要攻略面積達到上百萬平方千米,內地幾個省份那麼大的西域,還是太吃力了。

於是朱慈烺又用內地、遼東的田莊作為禮物,誘惑衛拉特、察哈爾、準噶爾、喀爾喀等蒙古大部落出兵協助。

見到朱慈烺竟然肯用田地作為禮物,這些蒙古王爺們當然樂得出兵攘助大明。

因為草原上的生態承載力非常差,而且最多只能種出來畜生才吃的青稞,可草原上又吃不起肉,光吃奶製品難以生存,必須和中原交換茶葉、糧食,才能艱難的生活下去,渡過草原上一場又一場的災難。

不要以為放牧的就能隨便吃肉了,中原種地的農夫不也經常吃不起白麵嗎?哪怕他們田地裡種的全是小麥,一年收成能有幾千斤。

那些蒙古王爺們以前之所以一次次南下中原劫掠,很多時候其實都是為了茶葉、糧食、鐵器這種草原上無法產出的東西,而不是為了能看不能吃的金銀珠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得到中原、遼東的田莊後,就意味著這些蒙古王爺們有了自己生產糧食的能力,而不需要在邊關市場中處處受制於中原朝廷和中原商人。

所以這些王爺在見到朱慈烺的地契,得到內地、遼東的田莊後,非常高興,立馬就派了大量的奴隸和牧民到田莊裡,為自己耕種自己想要的作物。

除此之外,他們又派遣了總共三四萬草原騎兵幫助張勇進軍西域,聽候張勇的差遣。

當然,他們不僅僅是看在朱慈烺送他們田莊、土地的份上才出兵,更是盯上了西域的財富,幾百年前成吉思汗來到中亞,打敗中亞大國花剌子模,搶了個盆滿缽滿。

他們這些蒙古王爺,不說想恢復祖先的榮光,也想趁機發一筆財啊。

明蒙軍加在一起將近有十萬人之多,一路勢如破竹,所到之處,軍民人等莫不稽首歸降大明,阻礙張勇行軍的反倒是西北廣闊的地域,還有糟糕的補給條件。

因為十七世紀的西域早就沒有一兩千年唐漢時那樣繁華了,自然氣候的變遷把這裡變成了沙漠和戈壁,數百萬人只能生活在少數河流的沿岸和綠洲裡。

而廣闊的沙漠、戈壁,則成為了無人區,如果不是沒有商隊、軍隊可以同行,當地百姓根本不敢穿越。

不過饒是如此,張勇也就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將西域全境收復,不僅僅是因為明軍的火力強大,更是因為西域現在沒有什麼強大的國家和勢力。

西域的問題結束了,朱慈烺就該處理蒙古人了。

之前他贈送田莊、農田,其實不僅僅有讓蒙古人幫助自己出兵的打算,更有利用經濟手段將蒙古納入大明統治下的想法。

蒙古雖然距離大明近在咫尺,察哈爾蒙古距離京師更是只有一日的行程。

不過因為蒙古人驍勇善戰,明軍不善於在這樣廣闊的地形作戰,即便大多數戰鬥可以依靠火器取勝,也無法長久的在這裡停留。

所以一直以來,蒙古都遊離於朝廷的統治,至多大明和蒙古關係緩和時,大明可以委派蒙古一些部落頭人做某衛的指揮使,或是讓他們進京朝貢,做生意。

可一旦關系緊張起來,雙方立刻就想起自己同對方是幾百年的世仇。

這一點,蒙古比朝鮮差遠了,如果不將蒙古人的問題解決了,朱慈烺覺得這顆定時炸彈遲早要爆炸。

說不定等過上個百十年,俄羅斯人擴張到這裡,蒙古人還會在俄羅斯人的誘惑下同大明死戰呢。

不過蒙古人不是軟柿子,雖然他們的戰鬥力遠不如明軍,就算千萬騎衝來,明軍萬炮齊發,一眨眼的功夫就把蒙古人全打成篩子了。

但只用武力,大明在這裡的統治註定不會長久。

在這一點上,朱慈烺覺得自己可以學習後世蟎清的做法,雖然蟎清耽誤了中國幾百年,不過有一說一,他們統治各民族還算有點辦法。

那就是用政治、經濟、宗教的手段加強對蒙古的控制,朱慈烺覺得自己可以學習這一點。

反正西藏那些番僧都是慫包,只要大明天兵打上去,他們就連一個屁都不敢放,讓他們做大明統治草原的工具,可以說是再好不過了。

於是在高傑、劉良佐部攻入四川,將張獻忠以及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人絞殺後,朱慈烺便命高傑遣一偏軍五千人,攜帶精良武器到高原上,並且一路上還要帶著幾十個大明官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