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們,認識這個嗎?”

臺下的五百多人面面相覷。

武亮一揚手,對著場邊的靶紙連開五槍。

“看清了嗎?這是新式的手槍!跟你們現在使用的步槍不一樣!這種大肚盒子炮,打完一槍能夠自動裝彈!立刻就能開第二槍!”武亮關掉保險,大聲說道。

臺下眾將士嘖嘖稱奇,單發的步槍已經是超越時代的大殺器了,現在又整出來一個自動裝彈的手槍,眾人無不興奮,摩拳擦掌。

“這槍每次能裝20發子彈!所以叫做大肚盒子炮!這麼好的槍,目前只配給騎兵連,騎兵,人手兩把!組成我們最強的戰鬥部隊!你們想入選嗎?”

“想!想!想!”

所謂好馬配好鞍,寶刀贈英雄。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

臺下那些血性男兒,直勾勾地盯著武亮手裡的好槍,現場氣氛高漲到頂點。

武亮擺擺手,將選拔事宜交給林沖和張清主持。

自己則是坐到一邊,親自觀看整場選拔。

選拔專案分為馬術、槍法、格鬥和體能四大類。

武亮觀看得很認真,但他的心裡其實在琢磨別的事情。

目前自己的兵員一共只有五百多人,騎兵選出二百人,等於說接近一半。

有人說,這有什麼好選的?又不是十個挑一個!

誒,不對!

所謂戰鬥部隊,一定要保持強烈的好勝心!

武亮完全可以透過領導幹部打分,挑出尖子,直接組成騎兵連。

但一來,防止裙帶關係,分配不均這種事情,就是玻璃上的一道裂縫,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炸!所以,公開選拔,公平公正!

這樣入選的人,高興!驕傲!士氣高昂!

沒入選的人呢,那是技不如人,好好再練!

二來,有規模有組織的競賽比武類活動,可以保持、激發隊伍的好勝心、集體榮譽感!

在無仗可打的情況下,將士們的精力往哪裡發洩呢?

你不進行引導管控,就容易出事!

多搞點活動,讓他們累得半死,那就沒有精力四處惹禍了!

而一旦戰鬥打響,這些將士因為經受過高強度的訓練,打仗就是降維打擊!

最後一個原因,選拔活動,可以讓這支武裝力量感受到,領袖武亮就在他們身邊,關注著他們!

這是一種,類似信仰的連結,非常重要!

一天下來,喧鬧的選拔井然有序,各單位的思想委員展現出下沉工作的成果。

每一位士兵都是被熟悉的,都是被約束的,這讓武亮心中安定。

手上有了這麼強的武器,如果這支部隊發生譁變,那麼造成的危害可就太大了!

現在看來,思想教育和思委制度,確實能夠有效管控!

經過一天的選拔,結果和預想中的情況差不多。

虎賁營的尖子都脫穎而出。林沖勸降的那三十個騎兵,有十幾個入選,十幾個因為對槍械還不熟悉,分數較低。

武亮找來思想委員,提出將入選的騎兵打散分配,儘量不要讓相同來源的騎兵分配在一個班。

部隊是個大熔爐,不允許拉山頭,搞小團體!

喧鬧的選拔過後,各部隊帶回。

武亮與林沖、張清等人簡單地聊了聊騎兵的訓練。

這次高求損失了兩百匹戰馬,勢必不會甘休,朝廷的反撲,隨時可能到來!

我們要搶在朝廷動手之前,出兵佔地盤!

所以,留給騎兵連訓練的時間,只有半個月。

半個月之後,騎兵連要像一把出鞘的利劍,指哪打哪!

林沖、張清肅然領命。

武亮這邊厲兵秣馬,朝廷那邊也不太平。

首先是楊簡病死!

武亮的虎骨酒,到底只能溫補,不能救命。

楊簡死後,蔡京、高求聯合童貫,想要瓜分楊簡的政治遺產,把核心職位換成自己的心腹。

然而楊簡的弟子李彥卻聯合另一個新晉的紅人太監梁師成,組成了太監聯盟,要對抗蔡京、高求,同時勸童貫加入聯盟。

他們這個聯盟,不信別的,只信身殘志堅!

這樣一來,遠在邊關的童貫就很尷尬了。

一邊是跟自己同病相憐的太監互助會,一邊是結黨多年的兩隻老狐狸。

選哪邊都怕得罪另一邊,因為最終的裁判是皇帝宋徽宗,他童貫遠在邊關,如何知道皇上喜歡哪邊?

乾脆,童貫保持中立,兩邊都不得罪。

於是高求蔡京就忙著跟李彥幹仗了,高太尉自己都不記得,那二百騎兵的事情了。

等到一個月後,武亮釋放的那些俘虜陸續回到東京汴梁,高太尉這才知道,反了反了!

這個武亮居然敢明目張膽地,誅殺朝廷軍侯!

這不是謀反是什麼?

高求大驚失色,但又覺得機會來了!

現如今不正是跟李彥鬥爭的關鍵時刻嗎?

如果我平定叛亂有功,皇上必然會偏向我呀!

而且外有叛匪,我便能想皇上申請更多軍權,到時候擁兵自重,拿捏李彥不是輕而易舉?

高求這麼一想,竟撫摸著鬍鬚,暗道:武亮啊武亮,你倒是給我幫了個忙!

高求立刻進宮面聖,稟告武亮謀反一事。

皇上聽了這話,頗感奇怪,“這武亮不是才進宮獻酒的嗎?怎麼忽然就謀反了?對了,他這個陽穀縣令還是楊簡做的保呢!”

這話一說出來,高求心裡樂開了花。

站在一旁的李彥心頭一緊,這事要是追究到楊簡頭上,自己作為楊簡的徒弟,那也脫不了干係!

況且還是謀反的大罪!

可他到底是在宮裡行走的人物,大場面見得多,當下朝著皇帝行禮道:“吾皇聖明!此事恐怕內有隱情!”

“嗯?”宋徽宗一聽這話,來了興致。

“皇上,”那李彥俯身在宋徽宗的耳邊輕聲說道,“禁軍騎兵駐守汴梁,怎麼會忽然跑去陽穀縣?這禁軍的調動,是誰說了算呀?”

嗬,真是殺人誅心!

古往今來的皇帝,最怕的無非兩件事,第一滅國,第二,奪權!

而軍權更是重中之重!

宋徽宗雖然吃喝玩樂,但他不傻,他到底是個皇帝。

他讓高求當太尉,掌管兵馬,不是因為高求有多大本事。

高求能有什麼本事?

他一個市井無賴出身,文韜武略要啥沒啥。

那他憑什麼當太尉?

憑他忠心。

宋徽宗認為高求是他的自己人,把軍權放在高求手裡,等於攥在自己手裡,放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現在,李彥這幾句話,卻是把高求的立身之本,撬動了。

是啊,二百騎兵怎麼會去陽穀縣呢?沒有人稟報此事啊!難道你高求,敢背著我調動軍隊?!

宋徽宗心中大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