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信息戰能力決定部隊戰鬥力。這種能力的體現,首先是武器系統信息化水平與先進程度,武器系統先進,信息化程度高,在戰爭中可以形成裝備優勢,技術優勢;其次信息戰戰法的創新與多樣性及訓練作戰水平,可以在信息戰中形成戰法優勢;第三信息戰的最終較量體現在人與人的較量,先進的武器系統由人研發製造,武器由人操作,信息化武器裝備需要文化素質較高的戰士操作,更需要專業性人才使用專業手段進行作戰。我們在判斷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的同時,往往說這個國家武器系統先進,形成了技術代差,最終先進的武器裝備形成先進的信息戰能力,而武器系統的先進性,是由於信息化技術水平,決定武器系統的先進性和作戰能力的。由於武器系統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電磁、網路、電子、計算機、軟體等都能以資訊科技攻擊,促使信息化作為專業的戰爭手段,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法寶。

現代社會,對信息化的依賴性越來越高,資訊除了關係到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對人民日常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深入,面對廣泛的信息戰,所受影響是全面的,誰也無法獨善其身。這種影響的普遍性和方法的專業性,決定信息戰需要專業的高素質軍人以及國家相關領域的專家技術人才參與其中。如網絡戰,對網路以及電腦的攻擊,交通、運輸、銀行、醫院、通訊、電力等部門攻擊,其影響不僅僅是軍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影響。面對影響人民生活的信息戰,除了組成軍隊和國家相關部門機構進行反制外,更要依託各科技公司、相關院校集合全民力量應對,國家平時就要建立預案,組建國家隊,進行實戰化的演練。把國家先進的科技公司和相關領域人才編入信息戰國家隊中去,不斷提高國家資訊保安保障。

信息戰貫穿作戰始終,包含要素十分廣泛,指揮、通訊、控制、偵擦、導航、精確制導彈藥、戰機、軍艦、戰車、雷達、衛星、計算機、電子戰、電磁干擾、電腦病毒、網絡攻擊、無人機、智慧彈藥等。信息戰,可以指信息化的武器系統,信息化空間傳播方式,信息化武器裝備,從資訊的指令傳送---傳播---終端,偵察--干擾--摧毀,按指令進行攻擊作戰。具體來說,信息化作戰主要針對指揮控制系統、空間電磁網路、終端作戰平臺進行打擊。指揮控制系統和終端武器平臺可以進行電子、電磁、網路干擾作戰也可以用熱武器摧毀,而空間電磁網路更多體現在資訊入侵和電子戰上。在具體攻擊順序上,信息戰也可分為三個進攻階段進行,其每個階段都是緊密聯系的,是一個整體,方法上可以分開講,其實不分先後,從開始到整個戰爭結束都同時進行,對於陸地局部戰爭和強弱相差兩方的戰爭其戰爭具有相同性。第一打擊的目標是資訊獲取、資訊控制和信息處理系統及基礎設施。對網路、電腦進行攻擊,干擾電子電磁環境,利用精確彈藥打擊信息化指揮中心、預警系統、雷達站、通訊基地、導航裝置、對重點人物斬首,首先癱瘓其信息戰反擊能力;第二是利用信息化作戰系統持續監控整個戰場環境,進行電子電磁干擾,對預備的預警、雷達、指揮、通訊系統進行毀滅性攻擊,對防空、戰機、飛彈陣地作戰單位進行打擊,持續電子、電磁壓制,癱瘓指揮系統和遠端反擊武器系統;三是引導飛機、精確遠端彈藥對其信息戰作戰陣地人員有效殺傷,打擊機械化兵團和火炮陣地,對部分目標定點清除,為陸軍機械化兵團進攻提供安全保障。信息化戰爭在提高信息化進攻能力的同時,信息化防守能力也要不斷提高。網絡空間、電子、電磁、電腦、系統軟件,雖然都有加密建立安全中心,但其也是一個開放的虛擬空間,受攻擊門檻比較低,大家都可以相互攻擊,所以面對信息化社會,任何國家都要強化對資訊防守能力建設,畢竟網絡空間是不分軍用和民用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信息化促使戰爭向智能化精準化發展,裝備科技含量更高,進一步加大強弱國家軍事能力分化,強國以先進的科技水平建設部隊,作戰能力不斷提高,弱國受科技水平限制,軍力有限。目前,信息化變革是提高部隊軍事能力的唯一途徑,強國以先進科技和完善的軍事工業和資訊水平,提高信息化作戰水平;弱國,信息化作戰能力發展緩慢,其機械化兵團在強國信息化作戰群精準打擊下沒有生存能力,而原本並不先進的信息化水平,在更為先進的信息化軍事力量面前也不具備優勢,最終面對的將是失敗。

信息化戰爭,最大的弱點就是信息化本生。信息化科學技術,應用於武器裝備和戰爭中,提高了武器裝備效能及部隊戰鬥力;資訊科技作為科學技術,更加廣泛應用於我們生活之中,很多技術具有通用性,易遭受攻擊;資訊科技的發展並不平衡,強弱國之間代差明顯。作為新軍事變革的發展方向,信息化集科技、機械、資訊科技、高階人才於一體,在源頭上使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強國信息化能力和作戰水平更高;軍事變革不以信息化變革為基礎,弱國軍隊更加落後於時代,但是進行信息化變革其原本就落後於強國的信息化能力,使雙方軍隊在作戰中更加受制於信息化程度更高的軍隊,陷入信息化變革陷阱,資訊科技先進信息化變革程度高的國家,在信息戰中更具優勢。信息化某些領域作為開放的資訊科技,遭受戰爭攻擊的門檻不高,如駭客對網絡攻擊,有時在信息戰中,弱國可以透過信息化手段或信息化人才對強國的信息化網路短時性造成致命打擊。信息戰作為科技能力,在戰爭中任何一方都可以打擊對方,對任何一方都可能造成致命打擊,大家都可以利用信息化進行反擊。

5、反恐戰爭:

恐怖主義,對主流社會是負能量,是個體或不具備國家屬性的組織發動的暴力襲擊或恐怖威脅行為及違背正常社會秩序、經濟秩序,反社會、反國家、反人性的行為。如,本拉登策劃劫持飛機對美國世貿大廈雙子塔進行撞擊;日本,1995年月0日奧姆真理教對東京地鐵施放沙林毒氣;1998索羅斯等國際對沖基金巨頭趁火打劫,使金融危機加大。恐怖主義、恐怖組織、恐怖分子、反恐戰爭,概念不同又有相同之處。最大的特點是對人和社會的危害,任何個人無力對抗其行為。單純的恐怖事件,警察等維持社會治安的力量可以處理;具有組織的恐怖活動,國家要調配一切國家資源打擊,目前最為有效的方式是軍事應對;對恐怖主義,各國政府、國際社會要真誠無私合作,做到情報共享,共同面對。前面我們說過,判斷戰爭行為一個重要標準是國家行為的戰鬥。反恐戰爭,是主權國家以自身利益出發,以反恐為出發點,對恐怖組織或個人進行軍事打擊。恐怖主義、恐怖分子、恐怖組織對人類社會危害巨大,任何國家有權以暴力形式打擊消滅。但是在打擊恐怖分子、恐怖組織時只針對恐怖分子本身,不改變打擊物件,不隨意擴大打擊範圍,不能以打擊恐怖分子變成對別國的侵略。面對恐怖主義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國家力量進行強制性的應對,對暴力恐怖襲擊,最好的方法是國家以暴制暴,開動戰爭機器,限制其自由或消滅;對經濟恐怖主義,我們不能僅僅按經濟規律應對,國家有權以自己有利的方法強制應對,不因限定在制度的條條框框裡面,這樣才能取得對恐怖主義的勝利。

6、陸地作戰力量

軍兵種類非常多,如陸軍、海軍、空軍、火箭兵、電子戰部隊、海軍陸戰隊、坦克裝甲兵、空降兵、殲擊機部隊、無人機部隊。各國以軍事傳統和自身軍隊建設情況及作戰需要組成不同的軍事作戰機構部門,軍兵種建設越來越細化。主要大的兵種是以自然屬性陸地、海洋、空中為區分標準,形成陸軍、海軍、空軍三大兵種。三大兵種作戰力量組成、武器裝備、作戰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體現在防禦與進攻方式上。但是每個兵種之間又相互統一,相互交織。如陸軍中有陸航團,空軍有空降兵,海軍有海航部隊和海軍陸戰隊。現代戰爭早已超越了軍兵種的界限,力量配比組成靈活,各作戰力量緊密融合,多兵種聯合為一體,組成強大的作戰力量。如果以自然屬性和兵種進攻方式,我們可以把軍事力量劃分為陸地作戰力量、海洋作戰力量、空中作戰力量。

陸地作戰力量是所有地面作戰部隊的統稱,步兵、裝甲、火炮、火箭軍、雷達、防空部隊、陸軍野戰部隊等都是陸地作戰力量的組成部分。作為最古老的作戰力量,只有全面適應現代戰爭的作戰方式、戰法、節奏才能發揮出戰鬥力。不可否認,面對現代戰爭陸地作戰群其自身生存能力不斷弱化,在戰爭中將面對所有火力的攻擊,陸地、海洋、空中、網路電磁多方向全覆蓋打擊,特別是遠端精準武器和空中軍事力量的進攻,制約著陸地軍事力量的作戰能力和生存。在信息化戰爭中面對信息化能力具有代差優勢的對手,對於地面作戰力量,也許發現就意味著被摧毀或者即散失戰鬥力。超視距非接觸進攻和遠端打擊手段的強化,特別是面對空中作戰力量的打擊和大殺傷性武器,陸軍地位不斷弱化。現代,西方國家發動的幾場局部戰爭,間接證明陸軍的尷尬處境,理論上處於捱打位置,特別對於空中優勢明顯、遠端精準武器和信息化作戰,這種態勢更為明顯,傳統型陸軍生存能力不斷下降。

在戰爭中,國家綜合實力的大小決定軍事能力,核心科技能力、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對戰爭勝負結局影響巨大。特別的短時局部戰爭,瞬時軍事科技作戰能力尤為重要。任何以實力大小決定勝負的理論都不一定準確。理論是相對的,靜止條件下成立,而對於訊息萬變運動的戰場生態,其發展軌跡不可能按理論值發展,人的思想和行為無法規劃控制,否則歷史上就沒有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軍事事實了,特別在具體的戰鬥中,實力並不能決定戰鬥結果。面對不斷先進的的空戰力量和遠端精準武器與先進的偵察系統,陸軍預警、防空、遠端作戰能力、防護能力不斷加強,先進的電子雷達系統,全空間覆蓋的防空力量,快速機動能力,無不相應提高陸地作戰群戰場生存能力,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現代幾場局部戰爭,以陸地軍事力量為主的國家毫無反抗能力。而處於進攻優勢方的優勢陸地作群也沒有發揮應有的戰鬥力。看似坐實了陸地軍事力量無用或過時,形成這一錯覺,最主要原因是戰爭中兩個對立的集體實力的不對等性,軍事實力強大方以兵種優勢、軍隊科技優勢就使對手失去應有的戰鬥力。事實上,都以陸地軍事力量為主要建設方向的國家,其決戰還是以陸地作戰力量為主。強國相對的陸地軍事力量也更先進強大,他們以自己陸地作戰群與對方陸地作戰力量戰鬥一樣的可以贏得戰爭。戰爭是國家綜合國力的對決,沒有國家用單一兵種單一方式作戰,而且從作戰效果和打擊能力來說空中軍事力量更強,是未來戰爭的主要作戰力量。強國之間的戰爭,雙方都有強大的海空軍事力量,在戰爭中不可能等海空作戰力量決出勝負,陸地作戰力量再相互廝殺。戰場是統一的,戰爭從一開始就是所有兵種的戰鬥,陸地作戰力量隨時會在沒有海空優勢、支援的情況下作戰。一個國土面積遼闊的國家,其陸地作戰力量即便面對強大的空軍打擊,其國土縱深山地丘陵依然有較為充足的生存空間,陸地軍事力量不管怎麼發展變化,其短板都是對空中海上作戰群打擊能力偏弱,難以改變。空中作戰力量和遠端精準彈藥對陸地軍事力量形成巨大威脅,陸地精準飛彈也可以擊落戰機。強國之間的戰爭,很難形成絕對的優勢,雙方十八般武藝齊全,各不相讓,這種對決最容易使戰爭變成持久戰,使雙方都掉入戰爭陷阱中。

陸地作戰力量作為最古老兵種,其作戰方式和武器隨著時代和生產力進步不斷變化,陸地作戰力量過時論是一個偽命題,永遠沒有過時的兵種,只有過時的戰法和武器以及軍事科技,過時,只有在強弱對抗時才成立。在大國之間的戰爭中,憑海空軍的勝利不可能形成對一個政權的顛覆和對國民的征服,最終還是要依靠陸地作戰力量才有可能摧毀其抵抗力量,達到治的目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