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在新軍事變革中,軍隊建設取得初步成績,國家實力增強,中國強勢崛起。中國的崛起,使世界力量對比發生較大變化,中國成為多級世界中重要一級,特別對於周邊國家,國家力量平衡打破,實力傾向中國。霸權主義是不允許其他國家比自己強大,哪怕在區域中領先也會招來霸權的威怒。面對一個實力強勁的對手,在維持霸權時,又不能直接對抗攤牌,以免削弱自身實力。利用國家間矛盾、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擾亂,制約其進步,從而達到繼續領先目的,成為最安全最能達到目的的手段。國家在追求利益時,大國把小國當成爭霸的工具,犧牲小國利益實現戰略目的,小國在大國霸權爭奪中左右逢源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實現國家穩定繁榮。所以中國自身內政與周邊各國的歷史問題、矛盾等,成為制約中國發展的工具,不斷被放大、炒熱,成為國際熱點。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與韓國的海洋問題,與日本釣魚島及海洋問題,南海地區中國島嶼被侵佔與菲律賓、越南領土之爭,與印度的邊界領土問題,朝鮮核危機,國內有**、藏獨、臺獨問題等。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有大國的身影,有些是大國一手製造,如釣魚島問題是美日背信歷史,私自改變雅爾塔協定,成為中日領土爭端,英國私自劃定的麥克馬洪線成為中印領土爭端;有些是經濟利益驅使,如南海發現大量石油資源,南海各國開始肆無忌憚的強佔島嶼。矛盾爭端很多,而中國周邊目前最熱最危急的問題是朝鮮半島核危機。朝鮮戰爭,雙方簽訂停戰協議,原則上並沒有終止戰爭;受意識形態,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以及冷戰影響,朝韓還處於對立狀態,朝鮮半島成為大國間意識形態,大國爭霸的角鬥場;朝鮮進行核試驗和飛彈測試,美韓透過軍演遏制朝鮮,國家尊嚴驅使雙方都不妥協;朝鮮半島周邊中美俄日大國林立,韓國成為美國遏制中俄的橋頭堡,由於歷史原因使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中俄在朝鮮半島的角力還在繼續;朝鮮半島局勢不斷升級,成為火藥桶,大有星星之火就能燒遍世界之勢;然而不管雙方怎麼鬧騰,其實局勢是可控的。由於歷史原因朝韓國家命運,緊密與朝鮮戰爭相關主要大國相連,目前韓國還沒有軍事自主權,韓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遠大於朝鮮,和平更利於韓國的發展和將來統一;朝鮮在軍事上處於守勢,戰爭爆發將危及其政權,朝鮮在刀刃中游走,更多的在維護其政權的穩定,朝鮮在發展核武,增強自保能力的同時,也不敢主動挑起戰爭;美韓籤有安保條約,美國對韓國進行安全保護,現階段美國也不願意對朝動武,進行沒有絕對勝率、沒有戰略意義的戰爭,使自己陷入與中俄直接對抗的險境之中,美國和韓國採取和平圍困,以使朝鮮國內出現轉機;如果再一次爆發朝鮮半島戰爭,俄羅斯在地緣政治下,即便不直接參戰,也會不惜一切的援助朝鮮,使美韓損失擴大;中國真正意義上成為大國,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迫使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簽訂停戰協定,如果再一次爆發朝鮮戰爭,中國是最沒有選擇的國家,如果中國不參戰,中國以前建立的國際威望將在戰爭中流失,中國成為強國的“勢”頭將散失,對於中國的參戰只是時間、方式和規模問題。朝鮮半島如果再次發生戰爭,一樣成為大國角鬥場,將成為以中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戰爭,這種結果,無論最後誰勝利,對於任何一方以及全世界將是災難,這種災難的嚴重性以及美國和中國的底線,對於美國和中國雙方都要清醒的認識到:任何一方都不要高估自己,任何一方都不要低估對方,如果爆發戰爭,對於中美遲早都會捲入戰爭,參戰雙方都沒有任何回旋餘地。所以在國際局勢沒有大的變化下,任何一方都不會主動挑起戰爭,局勢將鬥而不破。4月8日,朝韓兩個民族之間,迎來歷史性首腦會晤,朝鮮承諾半島完全無核化,這一承諾緩和半島局勢,為美朝雙方領導人直接對話打下基礎,朝韓關係邁出實質性一步,取得各利益相關國期待的結果。對於朝鮮半島局勢,六方會談,朝韓民族間對話,還是朝鮮與美國直接會談,不管採取那種方式推進和平程序,只要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政治體制存在,只要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意識形態鬥爭存在,只要朝鮮不進行政治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民主改革,半島以朝鮮和韓國依託的對抗就存在。即便短時間內有所緩解,其始終都將成為大國爭霸和意識形態、政治的犧牲品。在朝鮮局勢對抗中,任何一方都沒有實現自身利益與期望,沒有贏家,強大如美國,在面對朝鮮問題時也沒有更多的方法手段可用。在國際事務中,小國不配合,大國也難以達到目的,問題的解決最終在於國與國家之間的和解以及民族間的和平統一,以大國為靠山解決不了問題,大國干涉也解決不了問題。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任何時候,付出再大的代價都不允許從中國分裂出去。臺灣問題的形成是近代史上人類意識形態鬥爭,社會進步,思想理論指導社會變革的結果。在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歷史特殊時期,代表社會進步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思想實踐在世界各地興起建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到了亡國滅種的危險時刻,這時代表當時人類社會最先進的思想意識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各自政黨以及軍隊在中國大地挺身而起,承擔了反抗侵略解救民族危機的重任。抗日戰爭勝利後,對中國的領導治理,成為代表資本主義的國民黨與代表社會主義的共產黨兩黨之間的主要矛盾,國共兩黨內戰,國民黨敗退臺灣,最終臺灣問題形成。臺灣問題雖然是二戰後兩種思想意識鬥爭的遺留問題,但是臺灣問題不是歷史問題。臺灣問題形成於特定的國際環境中,包括現在中國中央政府都沒有對臺灣進行有效管轄,但是中國統治階級從未承認臺灣獨立,臺灣島內統治政黨未宣佈獨立,島內有識之士也反對獨立,國際社會世界各國都認同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法理上臺灣的定位一直沒變,從國共內戰到現在,臺灣和中國大陸都是一個整體,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統一的。

***成為臺灣地區領導開始,到陳水扁、蔡英文主政,“一中一臺”,“一邊一國”,“兩國論”,“制憲公投”,不同時期,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政黨實行分裂、獨立政策,把和平、統一之船反覆帶離軌道,特別是實行“去中國化”政策,文化臺獨,教育臺獨,嚴重扭曲了年輕一代的思想,增加不少支援“獨立”新勢力。看似“臺獨”勢力不斷強大,獨立思想根深蒂固,實則在國際大環境中以及中國的崛起,臺獨“市場”散失,註定沒有下場,沒有根基,沒有結果,臺灣不可能從中國分裂出去,統一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國家綜合國力全面提升。經濟發展快速,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軍事現代化發展成果明顯,經濟、軍事、綜合實力,早已向大陸一邊傾斜,中國已經有能力憑藉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統一,在強大的實力保證下,即便美日也不會直接參戰為臺灣獨立“保駕護航”。臺獨事關中國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尊嚴,如果臺灣獨立實現,國家憲法、主權、尊嚴將遭到嚴重踐踏,中國國際地位聲望將下降,一旦臺灣獨立,藏獨、**將爭相效仿,中國會四分五裂,災難性的後果,更加堅定中華民族反對臺灣獨立決心。中國,作為**執政國家,如果臺灣實現獨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將面臨嚴重考驗,勢必不能繼續領導國家,執政地位將難以為繼。臺灣分裂,外部勢力趁勢加大對中國圍堵、肢解、掠奪,中國經濟發展和民族復興崛起再一次被外部勢力打斷。所以擺在中華民族面前只有一條路,就是統一!任何形式的獨立分裂都不會有出路,必將導致戰爭。任何外部勢力的參與阻止也不會動搖統一的決心,即便戰火最終燒到國內,中國也別無選擇。面對獨立分裂,只有不惜一切代價實現統一,才會讓臺獨分子害怕。臺獨勢力應該丟掉幻想,不管是那種形式的分裂,碰觸到大陸底線,只會讓兩岸早日實現統一。中國人民不會屈服外部勢力的干涉,也不會為了發展犧牲國家主權利益,外部勢力的干預只有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以戰爭的方式實現,而跟今天中國作戰,任何外部國家都會付出慘痛代價。在建國初期,朝鮮戰爭,中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反覆較量,把中國打進了大國行列。以今天中國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在中國周邊與中國作戰,任何國家都沒有必勝的信心。更何況,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實力,此消彼長,大陸實力早已反超臺灣很多,大陸軍事實力對臺已形成碾壓之勢,形勢利於大陸。分裂自會加速統一,斷送談判籌碼和對於臺灣地區政黨的各種有利政策。“勢”已形成,“勢”在大陸,不在臺灣,這種“勢”就是歷史潮流,逆潮流而動,註定失敗。

中國大陸有能力實現“武統”,為什麼又不以戰爭方式實現統一呢?臺灣問題,始終是國內問題,內戰只會消耗國力,讓臺灣和大陸沿海城市的繁榮毀於戰火;戰爭造成大陸和臺灣兄弟隔閡,中華民族感情割裂,與其“武統”後再用幾十年的時間來恢復戰後經濟,修復兩岸感情,還不如等待和平統一;特別外部勢力即便不武裝介入,也會對經濟進行圍困制裁,將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巨大影響;目前,中國對熱點問題的關注重心主要放在臺灣問題上,中國政府更關注於兩岸統一,而臺灣問題是內政問題,一旦中國完成統一,關注點將是國際事物,中國將參與主持國際事物,所以維持兩岸現狀對西方國家是有利,西方強國也反過來制約臺灣政黨決策;事實上外部勢力在目前世界局勢下,會制約臺灣地區領導人行為,禁止真正分裂,臺灣愛好和平的人民也不支援分裂,只要臺灣地區政黨,不碰觸大陸底線,大陸也不會主動武統,實現臺灣統一,目前最好的方式依然是和平統一。

***、陳水扁、蔡英文,歷屆分裂分子,採取措施,逐漸進行“分裂”活動,臺灣地區與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不斷降低,在不進行“武統”,只怕臺灣就會做實獨立了。但是,陳水扁的下場,已經證明,分裂分子不會有好下場的,島內民眾開始覺醒,和平統一依然是最正確的選擇,特別是在目前和平統一的基礎已經初步形成的情況下,我們堅持和平統一更不能急躁。中國大陸在經濟發展、軍事能力、政治影響力、綜合實力等方面早已把臺灣甩到身後,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兩岸實力不同,註定大陸主導臺灣統一;國際上世界各國早已認同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有些國家口是心非,搞平衡、制衡、干擾、的小動作,卻早已勢微。這些國家為獲取自身利益,在“打臺灣牌”的同時,又牢牢把握尺度,並不願意看到臺灣偏離“軌道”,一旦過了線,兩岸統一了,就失去了制衡中國的最大“熱點”;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臺灣經濟增長緩慢,島內人民對中華民族和大陸認同感不斷提高,分裂分子氣焰全面打壓,只能打擦邊球,在小範圍鬧騰,博取島內同情;大陸軍事能力和政治影響力不斷增強,“武統”威懾了分裂分子;從各方面情況看,臺獨分裂分子再三鬧騰,卻不會讓大陸坐實“武統”口實,除非大陸主動武力統一,否則臺灣問題的解決,最終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

堅持和平統一是不是主動權就在臺灣手裡,兩岸目前的現狀是不是就會一直維持下去,大陸就不能主動作為,只能被動的等待機會?國共兩黨內戰,國民黨敗退臺灣島後,國民黨和共產黨這兩個統治政黨,在兩岸關係中,最大的願景和所做的工作,是在軍事上“戰勝統治對方”,一方統一另一方,分開而不分裂,實現國家統一,認同為一個國家。期間有臺灣地區黨派和分裂分子丟擲“兩國論”“一邊一國”“一中一臺”,但是在法理上以及兩岸統治階級都沒有宣佈、承認獨立。事實上在分裂分子鬧騰嚴重時,海峽兩岸戰雲密佈,爆發幾次潛在的戰爭危機,大陸敢於以戰止戰的決心給分裂分子敲響警鍾,劃出紅線。在未來面對臺獨分子和政黨,也要毫不畏懼的打壓、圍困收縮其經濟和政治環境,在武統準備上不能有一點鬆懈,做好武統準備,強勢制裁臺獨分子。跟臺獨分子要展開反覆較量,敢於在臺獨分子脖子上套絞繩,收緊繩索,大陸要在各方面開始經營落實和平統一。經過反覆較量,臺灣各方才會認識到:統一才有生存空間,獨立沒有出路,最終才能回到統一的軌道上來。(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