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年過的有滋有味, 但是過完年,那就忙碌起來了。

雖然這一次有部隊的採購部門同行,可是徐莎還是給江楓帶了不少錢, 她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買他們的, 咱們買咱們的, 總歸也能撿點漏。”

江楓點頭, 是這麼個道理。

不過因為部隊那邊也有人同行, 江楓這邊就領了三個人。

江楓也叮囑:“我不在, 你盡量少從江海市往外拿東西,自己一個人小心點。”

徐莎沒忍住笑出來,點頭道:“這個我當然知道的啊。”

他們兩個啊, 那是互相關心的, 你不放心我,我也不放心你。

江楓輕輕的摩挲徐莎的頭髮, 說:“你別不當一回事兒,咱們廠區人多, 人多眼雜。”

平日裡是他幫著遮掩, 現在徐莎可沒有旁人幫忙。

徐莎翹著嘴角, 說:“就你會說,我知道的啦!倒是你啊, 反正只要下雨你就會出現在江海市, 如果有什麼好東西, 可以在雨天倒騰進來。”

江楓點點她的鼻子,說:“你又糊塗了, 下雨我也不可能進來的, 他們都是當兵的, 警惕性和敏銳度都是有的, 我瘋了嗎?”

徐莎一愣,感慨:“你看我,做事情竟是不著調。”

江楓倒是搖頭,說:“沒什麼不著調的,誰不是慢慢成長。”

只要是人,哪兒有步步無遺漏沒岔子的啊。

徐莎撒嬌:“我就知道你最會安慰我。”

她纏著江楓黏糊糊的膩歪:“怎麼辦啊?你還沒走,我就開始想你了。”

江楓額頭抵著她,說:“我也想你啊。”

他說:“你在這邊可要好好的。”

“啪啪!”拍門聲響起,徐莎回頭,就聽到門口傳來木木的聲音,小家夥兒使勁兒拍門,叫:“爸爸媽媽,是大寶寶呀。”

小家夥兒自從上了幼兒園,聽到別的小朋友有時候會被叫“心肝寶”,就無師自通了這個稱呼,現在張口大寶寶,閉口小寶寶。

哦。小寶寶是指弟弟水水。

雖然大寶寶和小寶寶分別跟了父母的姓氏,但是因為是雙胞胎,一看就知道是兩兄弟。

木木:“爸爸!媽媽!”

徐莎轉身開門,居高臨下的看著小豆包,說:“你幹什麼?不是說爸爸媽媽在書房的時候不許敲門嗎?”

木木當然知道,小眼神兒飄呀飄,小小聲:“可是爸爸明天就走了。”

徐莎:“那你想跟爸爸一起呀?”

木木趕緊點頭,別看他們開始的時候有大概三四個月是分別在深圳和廣州兩座城市,但是徐莎他們夫妻隔一天就回家,所以孩子的感覺一點都不明顯。

而現在,江楓要離家一段時間,小家夥兒這不就很愁很愁了嗎?

江楓上前抱起兒子,說:“走,我們去找弟弟。”

水水躺在客廳的大沙發上,小腳丫一蹬一蹬,大概是因為哥哥比較活潑的關係,倒是襯托的小水水不是那麼活潑,懶洋洋的。

江楓將這一隻小豬也一起抱在懷裡,說:“等爸爸回來給你們帶禮物。”

兩個小家夥兒齊刷刷的挑眉,真是一對小兄弟呢。

江楓:“寶寶在家要好好照顧媽媽,曉得嗎?”

兩個小家夥兒又齊刷刷的點頭。

江楓笑著一人啵一下,說:“真是兩個小男子漢。”

小男子漢驕傲的揚起了雙下巴,江楓戳戳兒子的雙下巴,說:“都吃成胖子了啊。”

小木木撒嬌:“小胖孩兒,最可愛。”

水水補充:“可愛。”

一家人笑了起來。

眼看江楓都要出門了,徐山索性也說:“我們出來也快半個月了,這一次我們也打算往回走了。”

妞崽哎呀一聲,趴在了沙發上。

古大梅拍拍她,說:“你哎呀什麼,你不回去上學啦。”

妞崽:“還是要回去的。”

雖然在表姐家哪裡都好,吃得好住得好用得好玩得好,天氣更是好。

但是妞崽還是不想離開爸爸媽媽,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別人的家雖然好,但是總是別人的。

徐山:“咱們這次出來時間挺久的,大梅那邊請假也挺久的了,這樣總歸不行。我們佔著茅坑不拉屎,村裡人都要不高興的。”

他們的罐頭廠,現在是越來越難進,他們如果佔著位置還總是請假,怕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徐莎:“你們都知道的,黃妙嫦的兩個哥哥那一夥兒人,都在我這邊拿貨。你們考沒考慮自己幹?”

她微笑:“這麼多天,你們也想好了吧?”

徐山和古大梅對視一眼,點頭:“我們是想跟你商量一下的。”

兩個人都生出了不好意思,徐山認真說:“我們想拿一批貨回去試試看,不過,我們本錢不是很夠,所以我想問問能不能賒賬一點……”

說這個話,他是很不好意思的,但是人家拿貨上來就是幾千,他真的拿不出那麼多錢。

他們全家的存款,也不過就是幾百塊。

而且,回去了還要生活的,妞崽的學費都是要交的。

徐莎挑挑眉,說:“舅舅,舅媽,你們跟我來一趟書房。”

她把兩個人叫過去,關上了門,說:“這件事兒我跟江楓商量過了,第一批貨,我賒賬給你們。但是你們賣了,是要把本錢還給我的。如果不還,第二批就不能拿貨了。”

親兄弟還明算賬,徐莎這樣做已經很好了。

徐山趕緊點頭:“謝謝你。”

徐莎:“我叫你們過來,是想給你們看這個。”

她將放在角落裡的袋子開啟,這一開啟,徐山一個踉蹌,差點摔了:“臥槽!”

生平活了這麼些年,他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多手錶。

他結巴:“這這這……”

徐莎開門見山:“我的建議是,你們第一批賣手錶。這個本錢雖然比衣服貴一點,但是只要價格合適,走量也不會差的。”

她直白的說:“不是我不想讓你們拿衣服,你們想拿也是可以的,你們拿什麼對我都是一樣的。但是我還是比較傾向於第一批貨讓你們拿這個,因為這個體積小。我實話實說,現在往鵬城的火車上走,差不多一大半兒都是拿貨的,這火車也亂。你們一家三口帶著大包小卷的衣服,我不怎麼放心。但是手錶這種東西體積很小,你們其實是好拿的,只要你們自己表現的淡定,未必會引起人的注意。而且吧,如果以後你們還想來拿貨,我也不贊成一個人單打獨鬥,你們可以選擇跟老黃家兄弟一起走,或者,自己組織人。人多力量大,不然一個人拿貨多真的不太安全。倒不是說一定就有什麼事兒,但是咱們未雨綢繆。沒有必要賭安全啊,真的有事兒不就虧了?”

其實徐莎也沒想到八十年代這個時候火車上小偷這麼多,但是她這邊拿貨的人多,一來二去,知道的也比別人多。

總的來說,全國治安肯定是不差,還算是挺好的,就連鵬城本身也是不是那種差。

畢竟,大力扶持,總不會讓這裡亂糟糟。

但是正是因為鵬城的蓬勃發展,大家都來這邊拿貨,所以這火車站啊,火車上啊,小偷就多了。

這種情況,幾十年後都是有的,更不要說現在。

火車站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從來都是小偷聚集的高發地了。

徐莎:“你們琢磨一下。”

“聽你的!”徐山果斷:“我們沒有你見識多,既然你說了,那肯定就是對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徐莎:“那我們來談一下手錶。”

徐莎做事情,都是公私分明,她認真:“我這裡各種各樣都有,批發價三十,你們拿回去,賣六十一點問題也沒有的。當然,你們想賣的更高,也隨便你們,我都是無所謂的。這些天你們出去逛街,想必也看到別人怎麼賣東西了,不用我教你們吧?”

說到這裡,自己也笑了:“其實我也教不出什麼,我自己也沒有擺攤過,我都是走批發。”

提到批發,徐莎立刻說:“你們如果不想擺攤,也可以找人走批發,就是價格降低一點,自己少賺一點,不過走量啊!你們節省了時間,還可以再拿貨。”

徐山趕緊都記下來:“嗯嗯。”

古大梅:“那咱第一批拿多少合適?”

徐莎:“五百?”

古大梅一個屁股蹲兒,坐在了地上。

她扒拉手指頭,這別說用雞蛋換算了,就算是自己手腳都用上,也算不清楚要多少錢啊。

但是想一想,就覺得很可怕了。

徐莎:“三十塊錢一塊手錶,五百塊是一萬五。你們賣不完,給我拿回來。”

因為手錶不佔地方,不然徐莎也不會建議這麼多,其實五百塊對她來說,真的不多了。

古大梅:“……………………”

徐山心跳的都要飛出來了,不過想到這些天這邊的人山人海,咬牙:“成!”

徐莎看他們緊張這樣兒,笑著說:“你們真的不用這麼大壓力,賣不完就給我送回來唄?反正我這邊拿貨的人多。”

古大梅一想到這邊瘋搶一樣的拿貨,堅定點頭:“行!”

別人都能賣東西,他們咋不行?

供銷社的手錶沒有低於一百塊錢的,他們本錢才三十,怎麼就賣不出去?

可以!

過完年的日子是忙碌的,原本還熱鬧的一屋子人,瞬間也空了起來。

徐山古大梅一家離開了,徐鴻偉回部隊了,江楓也去了東北。

不過,要說空落落的,也只有那麼短暫的感覺,因為,徐莎也很忙,江楓不在,她自己要操心的就更多了。大大小小的事情,雖然各個部門都有人負責,但是一些總的問題都會彙總在徐莎這裡。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徐莎和江楓年前的時候都覺得現在這個經營模式有弊端不長久,但是短期近幾年可能也確實爆發的高峰,像是過完年,他們這邊的訂貨量變得更大了。

一般來說,五千人的大廠對國企來說都不算是小。

可是,他們五千人的大廠的出貨量,竟然還不夠拿貨,幾乎每天都會從全國各地湧過來上百人拿貨。廠子幾乎是加班加點,徐莎都覺得自己是周扒皮了。

但是出人意料,工廠的工友反而是都格外的高興。

這個時候大家都是窮怕了的,而加班意味著有錢,誰不願意呢。

徐莎理解大家的想法,所以也叮囑食堂那邊再增加一點營養,他們食堂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的,還沒聽說哪個私人企業的食堂免費吃,這是大家對水木格外有歸屬感的緣故。

現在在徐莎的要求下,這邊每天還有一個肉菜。

雖說那肯定不是隨便吃,但是至少保證每人打飯,菜裡都是有一片肉。

而且,油水兒大了,人也就豐腴起來。

雖然加班很累,但是好些個人不僅沒瘦,反而還胖了一點,這真是讓人怪不好意思的。

不過也因為徐莎這邊待遇好,他們服裝廠每次招聘,人都格外的多。這在哪兒幹活不是幹,那肯定是想去待遇好一點的地方。不過要說起來,徐莎這邊招人,也還真只有有收益肯吃苦的女同志容易進廠。

畢竟,這是服裝廠。

徐莎這邊的用人,幾乎是很明顯的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廠辦,廠辦包括辦公室、財務、設計、銷售幾個部門。

這邊差不多二十多個人,只有五個女同志,被稱為廠辦五朵金花。其中就包括徐莎的助理李瀾;還有辦公室主任陶玉,陶玉四十來歲,是徐莎學校老教授的大兒媳。

也是這位老教授開始在徐莎資金緊張的時候為徐莎他們單位作保,跟縫紉機廠和布料廠談分期。

徐莎來回幾次認識了他的大兒媳陶玉,一來二去覺得這人颯爽能幹,就請了她。

她坐鎮辦公室,是辦公室主任,同時兼任廠辦婦聯主任,徐莎其實原本想著單獨設立一個婦聯,畢竟他們廠子女同志太多了。涉及女同志的問題多。但是實際上又發現,其實沒有這個必要。

如果真的把婦聯單獨割裂開,恐怕工作還沒有現在好開展。

個中緣由不說也曉得,不管什麼時候,女人都比男人更難一些。

如果陶玉是辦公室主任,再兼任婦聯主任就不同了,辦公室這些小夥子,都算是陶玉的手下,讓他們幹點什麼完全沒問題。

除了李瀾和陶玉,再就是財務部的向晴和另外一個小媳婦兒,這兩個人都是負責財務。

廠辦的最後一個女同志是設計部的管芯,這也是當時年會的主持人。

他們廠辦,就這麼五個女同志,其他都是男同志。

不過這也分怎麼看,大家是叫五朵金花,但其實要是仔細根據部門來看,也不是五個人。像是整個倉庫賣場那邊都屬於銷售部,而那邊全是女同志,看起來是工人,但是人家都屬於銷售部啊!

那能說銷售部全是男的嗎?

肯定不是!

後勤看來都是男的,但是吧,食堂也屬於後勤,食堂也是女同志多。

只能說廠辦公室這邊女同志少,至於後勤保安女同志就更少了,哦不,是沒有。

這邊一百來個人,全是退伍軍人,徐莎算是所有私營企業裡,後勤保障用人最多的單位。不過效果也看得見,他們廠子事兒最少。而除了這兩個部門,剩下最大多數幾千人就是車間了,車間他們沒有用任何男同志,全是女同志,各個大小領導也都是女同志。

而基本上招聘也都是這部分人。

因為保安徐莎都會接受徐鴻偉那邊安置過來的人,而食堂基本用的都是他們的家屬,廠辦則是要考試,就算沒有學歷,也要有能力。所以真的招聘,只有車間需要人了。

像是最近,廠子明顯就不夠人用了。

每個月月初的例會,銷售科陳盛就直白:“徐總,最近拿貨量特別大,好幾次差點跟不上,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的。”

作為銷售部門,他雖然不用去外地跑銷售,但是倉庫賣場那邊都是他們銷售科的人。賣的怎麼樣,他心裡是有數兒的。

車間主任王大姐很直白:“徐總,咱們現在兩班倒,機器幾乎都是全天二十四小時開著的,幾乎沒有人不加班,你看咱們的產量已經很高了,現在再讓我們跟,我們也跟不上啊。”

她以前是在國有服裝廠上班,只是沒想到她丈夫死了之後婆家不做人,竟然非要逼她把工作讓出來,使了許多手段,甚至算計他女兒。

她為人剛強,但是不能不管兩個女兒。

她被逼的沒有辦法,丟了工作,孃家不幫襯,她帶著女兒離開家鄉,在這邊紮根,成為第一批進廠的老員工,因為技術紮實為人嚴謹,現在可是車間主任,手下幾千人呢。

短短一年,她是脫胎換骨最嚴重的。

不管是徐總還是陶主任都給她很大的影響,以至於她現在兇悍的很。

她說:“我這邊就算是榨出骨髓來,也跟不上了。而且咱們這個產量跟那些大廠比起來,都不知道高多少倍。”

陳盛也愁啊:“這眼看著有錢不賺,這不是要我的命嗎?”

徐莎點著筆尖聽他們的話,說:“那麼就招人。”

她說:“既然人手不夠,我們就招人。”

招人是對的,但是陶玉還是謹慎了一些:“咱們攤子鋪這麼大,沒問題嗎?”

雖然他們廠子現在紅火的沸騰,幾乎是處在風口,但是陶玉的本身的經歷和性格就是很謹慎小心,並沒有完全被這發展完全迷住了眼。

這也是徐莎把她安排在現在這個位置的緣由。

她穩得住。

而且,有時候適時地有人潑冷水,也利於他們頭腦發熱。

徐莎:“我想過了,一個廠子要有核心的競爭力,除了要有前瞻性也得有創造性。我們的設計一直都能保持前沿狀態,要別人來追趕,那麼即便是遍地開花,別的地方一樣有服裝廠,對我們的影響應該也沒有那麼大。”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

但是大家還是緊張。

徐莎笑著說:“這就要靠設計部門繼續努力了。”

“我們會的。”

徐莎又想了想,說:“陳盛,你們部門稍後做個短期的小培訓,讓拿貨的人知道,我們可以訂貨。”

“訂貨?”

徐莎點頭:“對,訂貨。”

這是她想到的法子之一。

“如果對哪個款式有興趣,交百分之二十的定金,貨出廠前補齊剩下的貨款,我們按照預定的順序發貨。”

陳盛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好。”

不過很快又說:“只是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適應……”

徐莎:“他們不適應就繼續按照現階段的方式拿貨,但是得讓他們知道,以後我們只會留三分之一出現貨。三分之二看預定,當然,雖然是預定,我們也不是無限期的拖延,可以給一個期限,例如半個月或者一個月。這個你們銷售部門稍微給政策完善一下,提交一個方案給我。”

她語重心長:“圓滿一點。”

陳盛陷入思考,不過還是認真:“好的。”

徐莎看向向晴:“財務部門你們做個預算,看一下車間增加一千人的費用。”

向晴:“好的。”

徐莎又交代陶玉:“你們去縫紉機廠談一下,另外安排招聘。”

陶玉:“沒問題,招聘一千人?”

徐莎:“暫時一千,老帶新。”

陶玉:“沒問題。”

徐莎看向後勤部門:“你們配合辦公室。”

後勤部長點頭:“好的。”

按理說,後勤部門隸屬於辦公室,但是辦公室這邊還兼顧了財務婦聯等等,根本忙不開,所以後勤部門獨立了出來。不過饒是如此,也時常協同工作。

徐莎看向車間主任:“增加一千人,車間放得開嗎?”

王大姐點頭:“可以的,我自己估摸了一下,最多可以加到兩千,再多地方就不夠用了。”

徐莎點頭:“行,我知道了。”

會議結束,大家魚貫而出,徐莎坐在辦公室裡沉思了一會兒,通知李瀾,說:“你跟陶主任說一下,給食堂增加二十個人,不對外招聘,直接聯絡後勤,找保安家屬。”

李瀾:“好的。”

徐莎一早上開會處理事情,做完了,也在思考自己還有沒有什麼遺漏的地方,徐莎是習慣用筆記本的,有個什麼都記在本子上,這樣倒是不至於忘記了。

她把今天的重點規整了一下,冷不丁想起一茬兒,突然間就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只是一拍完,疼的齜牙咧嘴。

不過徐莎倒是很快的叫:“李瀾,李瀾。”

李瀾:“徐總。”

徐莎興奮的很:“你去叫陳盛過來一下。”

陳盛這邊剛開完會,剛把工作佈置下去,又匆匆的開到徐莎的辦公室:“徐總。”

雖然徐莎年紀跟他差不多,又是一位女同志,但是陳盛對徐莎那是格外的客氣,很有分寸。

徐莎興致勃勃:“我有一個好的想法。”

她翹著嘴角,心情很好:“我們不是打算搞預定嗎?既然是預定,肯定很多人心裡拿不準的,那我們搞一個時裝發佈會。”

“時裝發佈會?”這個是陳盛不瞭解的。

徐莎簡單解釋了一下,陳盛這就明白了。

不過,他還真是沒聽過這種形式,也沒有見過這種形式,有些猶豫,問:“這樣行嗎?”

隨即立刻想到徐莎的性格,立刻說:“我回去寫計劃,把該考慮的都考慮進去。”

徐莎點頭:“儘快。”

陳盛點頭稱了好,趕緊回去忙碌。

所以說,什麼樣的領導就會帶出什麼樣的人,徐莎是一個乾脆利落的人,她從不喜歡聽別人負能量的抱怨和推脫。基本上有問題,都是直接拆開解決問題。

所以倒是也給手底下幾個人慢慢的磨成了這樣的性子。

做事情並不太過遲疑,一推三六五。

陳盛回去就忙碌起來,他手底下幾個小夥子也立刻動作起來,其中一個邊打哈切邊幹活兒,看著艱難極了。

陳盛出來兩次都看到他在打哈切,微微蹙眉,說:“你昨晚幹什麼了,今天困成這樣。”

小夥子苦笑:“我媽昨天看上海灘,我忍不住,也跟著看了……”

說起這個,旁邊那個說:“我媳婦兒也是,寧願今天難受,也一定要看完的。”

他感慨:“這不,她還說自己要自己織一條上海灘的白圍脖呢,這毛線都買不到,也不想想咱們鵬城哪裡用得上呦。”

幾個人都笑了,說起上海灘,誰不曉得哦。

他們這邊偶爾是能收到“港城”的電視臺的,這個片子是去年的,不過因為訊號關係,大家只能看個斷斷續續。但是今年就不同了,今年重播這個臺,他們收的效果好一點,雖然晚上十點才開始播,兩集加上廣告播完都要十二點了。

可是還是吸引了很多人半夜三更也要看個痛快。

“馮程程可真好看啊。”

“許文強也長得好啊,濃眉大眼的。”

陳盛看他們又跑題了,趕緊說:“好好工作哈,這些事兒休息的時候在嘮。”

大家趕緊低頭忙碌起來,這時,那個提到媳婦兒想織圍巾的小趙突然就說:“要是咱們廠子也有圍脖就好了,我媳婦兒就能直接買一條了。”

陳盛往辦公室走的腳步一頓,突然間就眼睛一亮。

“對啊!圍巾!”

他上前一步,重重的拍了小趙一把,“你小子說得對,咱們其實也可以推出這種同款啊!”

這一下子差點給小趙打蒙了,陳盛:“這個我跟徐總談!”

他飛快的進辦公室完善自己的想法,當然,不僅僅是關於上海灘,還有現在的熱播劇《大西洋底來的人》,這些年電視劇帶來的不僅僅是熱度,還有流行的風潮。

像是現在電視正在播的大西洋底來的人,那是全國都在播,有些拿貨的人還會問起,有沒有男主角的穿的那種褲子。如果他們跟得上潮流,那所帶來的熱度,不言而喻。

為了忙這個策劃,陳盛午飯都沒吃,辦公室裡的這幫小年輕默默感慨,怪不得人家能當領導呢。

他們是一頓不能少,人家當領導的,飯都不吃都要幹活兒。

所以人家能升職啊。

而徐莎收到這份策劃,也格外的驚喜,所以啊,江楓說的沒有錯。一個人再聰明,想的也是有限的,人多力量大,那是真的不假。可以說,陳盛這兩份計劃書做的都相當好了。

一份是關於發佈會,這是徐莎的意見,但是他卻儘量的把能考慮的都考慮進去了。

而另外一份就是電視劇所帶來的風潮與製作同款的可能性。

這個能賺錢,徐莎太肯定了。

就算是幾十年後,喜歡買明星同款也不是什麼少見的。更不要說這個時候了,這個時候,大家接受資訊的渠道就是這麼些,反倒是更加明顯了。

“我會儘快跟幾家廠子聯絡,看看有沒有牛仔料子。”

徐莎不缺定牛仔喇叭褲是不是從這裡流行起來的,但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這個確實是有流行的。

徐莎也激動起來:“行,你這個計劃做的很好,另外,發佈會這個也做的很好,你通知設計部,明天再開個會,我要確定一下款。”

“可以。”

徐莎很激動,也覺得確實可行,不過真的忙碌起來,卻發現不像是想的那麼簡單。

為什麼?

因為牛仔這種料子,他們沒有。

雖然他們這邊已經算是發展比較前沿的城市,但是徐莎聯絡了幾家廠子,大家都對這種料子一無所知。

哦,也不能算是一無所知。

家裡有電視的,那肯定是知道的,但是知道,他們廠子沒有啊。

徐莎接連聯絡了省內七八家廠子,都沒有找到這種料子。作為鵬城最大的服裝廠,徐莎他們的一舉一動,幾乎都被人關注著,不說旁的,就他們這個效益,就吸引了好幾家廠子在建了。

競爭,那是早晚的事情。

而這次徐莎大張旗鼓的找料子,也被很多人看在眼裡。

這世上什麼時候都不缺聰明人,立刻就有人聯想到了大西洋底來的人。這個電視劇,現在正是十分火爆的呢。一時間,感覺不是人都在為著這個料子奔波。

“徐總。”

陶玉主動來找徐莎,徐莎:“坐。”

她說:“我聽到訊息,也有別的服裝廠在找牛仔的料子。”

徐莎挑挑眉,沒什麼意外,他們能想到,別人也能想到。就算你想不到,只要盯著他們總是能發現端倪的。這種事兒是禁不住的。徐莎倒是淡定:“錢也不是我們就能賺完的。”

這話不假,但是就是讓人有些生氣。

她說:“把我們的發佈會捂死了。”

“那牛仔面料……”

徐莎:“繼續找。”

“還有,我們發佈會需要人手,我指模特。”

徐莎笑了:“咱們廠子什麼人最多?還不是女同志?對內招聘,走一次全場的發佈會獎金一百,你來面試。”頓了一下,說:“你讓管芯過來幫你。”

陶玉:“好的。”

在愛美這方面,陶玉覺得那誰也比不上管芯。

徐莎感慨:“你說我都要忙成狗了,也不知道江楓什麼時候能回來。”

陶玉笑:“江總肯定快了。”

徐莎:“希望吧。”

江楓回來,她也多個幫手啊。

而此時的江楓呢,他正在回來的火車上,這次雖然和部隊的人同行,但是他也不是全無收穫,他過來一趟,從開始就沒想著空手而歸的。

好在,這邊老鄉淳樸,而且,就如同他們之前想的那樣。

總是有人不願意加入這個企業,還是求安穩,就靠著這個,江楓也收了好幾根人參。

東北有三寶,人參鹿茸烏拉草。

這話一點也不假啊。

不過江楓坐在火車上看著窗外,也曉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東西會越來越少,他們這次能收穫頗豐,無非是佔了十幾年政策的變化,大家有好東西不敢拿出來。

這一次賣過了,以後什麼時候還能再有,就不好說了。

而且,這個肯定越來越稀少。

他時常泡在江海市的圖書館,對很多發展,那是分外的不解。可也正是因為知道的多,他才更加確定這個東西的寶貴。江楓靠在床鋪上走神。

他對面床的是這次部隊過來的,姓林。

兩個人還算是挺熟悉了,老林調侃:“怎麼的?想家了?”

江楓也沒反駁,笑著說:“可不是想家了,我這次出來這麼久,我媳婦兒肯定要埋怨我的。”

老林笑了起來,江楓的媳婦兒是徐師長的閨女,他自然不會說什麼了。

“這剛過完年,正是廠子忙的時候,估計她肯定忙的腳不著地。”

老林真心實意:“你們廠子辦的不錯。”

江楓:“就是賺個辛苦錢。”

“你小子,跟我還虛。”

江楓:“這倒是沒有,真的是個辛苦錢。大家都看到我們廠子出貨量大,人來人往,賺的應該多。但是我們對工人也好啊。我們每個月的開銷都要幾十萬的,你說我們賺錢,又能賺多少?而且這麼多人,管理的也不容易。這還不是辛苦錢?”

老林震驚了:“幾十萬???”

江楓點頭:“這都是明賬,簡單的很。我們基本工人都有五六十的工資,中層領導基本都快二百了,這人數在這兒,你自己算啊。我們還管兩頓飯呢。”

老林:“這真是不少。”

江楓:“所以啊,大家都看到我們水木賺錢,但是卻沒想,我們開支有多大,最後能剩下多少。淨利潤才是利潤,毛利潤可不是。”

老林點頭:“那你們也不容易。”

“所以我真不是誇張,我們真不容易。不過幹哪行都不容易。”

“這話倒是對。”

“不過你們這工資給的是真高啊。”老林家也有人在工廠上班,一個月三十出頭已經很不錯,沒想到他們竟然雙倍了。

江楓:“這不能這麼算的,集體的廠子,人家山下班時間都是固定的,也沒說多幹活兒的。自然工資可以低一點,但是我們不是啊,幹活兒多加班到十來點,怎麼可能不多給?我們是私人的廠子,不像是國企背後有依託,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可不是就得靠著低價多銷的策略了嗎?那我們肯定要走量,既然數量大了,人幹活兒就多了。幹那麼多活兒你還給人家三十,人家心裡能願意?到時候別的單位一挖,人不就走了?那關鍵時刻頂不上我們不是很麻煩?所以寧願自己少賺一點,也讓自己的企業良性快速的成長起來。”

老林還真是沒想過做生意這些事兒,他雖然是採購部門的,也算是很精明的一個人,但是關於企業那些道道兒還是不太瞭解的。聽江楓這麼一說,倒是覺得自己漲了點見識。

“我一直以為做生意很容易,沒想到還真不是。”

江楓:“沒什麼是簡單的,我跟我媳婦兒都是邊幹邊學。”

這話不假,老林一路上就看到江楓在看書,說真的,他瞄了一眼還真是不咋懂,什麼經濟什麼亂七八糟的。更可怕的是,江楓還搞個隨身聽一直再聽嘰裡呱啦的英文,聽得他們腦殼子疼。

“我一直沒問你,你學這個經濟我能理解,你咋還學英語?”

江楓微笑:“那也許跟歪果仁做生意呢,能賺他們的錢我還不賺?我總不能靠猜吧,不管幹啥,都得做到個知己知彼。我就算是僱一個翻譯。我也得自己會,做到心裡有數兒。”

老林:“……”

果然做生意的,人都心眼兒多。

不過……

“你這心可真夠大的,都想著跟歪果仁做生意了。”

江楓無辜臉:“我嫌棄人也不可能嫌棄錢啊。”

老林:“……”

倆人還真沒想到,他們很快就一語成讖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