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範圍內,對於模鍛壓機的研發,早已經是陷入到了一個停滯當中。

並不是說沒有能力研發更大的模鍛壓機,而是沒有必要。

這裡的沒有必要,是因為現在的模鍛壓機已經足夠用了。

更大的模鍛壓機研發出來,不知道用來做什麼。

如此情況下,自然就不會有人進行研發了。

華國這次研發6萬噸模鍛壓機,也是因為陳懷慶給墨塔飛機做配套。

飛機的起落架,必須得要用模鍛壓機進行鍛造才行,不然的話根本就扛不住降落的時候強大衝擊力。

在降落的時候起落架被折斷,那絕對就是一場大事故了。

對於陳懷慶投資研發6萬噸模鍛壓機,國家自然是支援的。

反正國家用錢的地方很多,挪不出來錢來搞。

既然有冤大頭出這個錢,那麼自然是好事情。

研發人員上面,那自然不用擔心,直接調過來。

既然都看到飛機了,那麼自然不能夠就在地面上看看就完事。

陳懷慶一行人上到MT130飛機裡面,因為是定位貨運飛機,所以在貨倉設計得還是挺大,方便裝貨。

在飛機尾部,有專門的裝貨門,可以直接開車進去那種。

裝下坦克以及裝甲車什麼的,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另外就是駕駛艙了。

駕駛艙還是科技感比較足的,配置了液晶顯示屏,直接能夠在螢幕上面顯示很多的飛機資料。

當然了,駕駛艙裡面,還有著相當多按鍵。

最為重要的一點,駕駛艙裡面的按鍵文字,全部都用的中文。

顯示屏上面顯示的文字,也是中文。

飛機的控制系統,是由墨塔飛機自己研發的。

為了研發這飛機控制系統,可是花費了不少的心思。

飛機控制系統就是飛機的靈魂啊!

平時的時候,大家就主要關注機身、發動機這類外在的東西。

基本上不去關注內在的靈魂。

事實上,飛機控制系統的重要性,那無論提到什麼程度,那一點都不過分。

MT130在設計,並不是說就僅僅止步於貨機。

無論是軍用運輸機和貨運飛機,在技術要求上面,都沒有民航客機的要求來得那麼的苛刻。

所以,陳懷慶定下,大飛機先搞貨機,等到技術積累足夠之後,再是用貨機來改成民航客機。

MT130在之後,就會推出民航客機版本。

當然,現在倒是不慌,慢慢的來。

在看過MT130之後,陳懷慶又是看了墨塔飛機的其他研發專案,比如說MT160飛機的研發。

140和150直接被砍掉了,直接上載重達到60噸的飛機研發。

MT160的起飛重量將會超過200噸,這無疑來講,將會是一個跨越式的進步。

那麼,對於現在的墨塔飛機來講,研發MT160飛機,到底合適嗎?

或者說,墨塔飛機有這個技術能力和技術儲備嗎?

這一點,倒是完全的不用擔心。

之前的時候都已經說過了,在獲得了大量前聯盟航空技術專家和工程師之後,墨塔飛機的技術能力是得到了一個飛速提升,上了一個大檔次。

除了貨運飛機之外,墨塔飛機還有一款載客150人的中短程客機研發專案Mot150。

Mot150的研發,意味著墨塔飛機開始向著幹線客機進行衝擊了。

在民航客機這塊,墨塔飛機還是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Mot60和Mot90就是前置經驗包。

用來鍛鍊隊伍的。

實力肯定是一天又比一天強。

那麼自然就得要去挑戰更有難度的專案,只有不斷上難度,才是能夠一直不斷的進步下去。

不然的話,就只剩下原地踏步,止步不前。

Mot150屬於雙發飛機,飛機發動機計劃採用渦扇8-D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在動力上面足夠,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有著Mot90的研發經驗,再加上有了前聯盟航空專家和工程師的加入,Mot150在整個研製上面,速度還挺是快的。

從立項到首架原型機下線,只用了四年時間。

當然,能夠只花費這麼短的時間,計算機輔助設計也是起到了一個相當高的作用。

墨塔飛機使用的飛機設計軟體是天元軟體旗下的一家公司出的一款軟體,名叫ADS(Aircraft design software)。

ADS軟體有著強大的資料庫,並且在對使用者反饋上面,相當的重視,軟體迭代的速度相當快。

總部在美洲,招了不少華人作為公司員工。

只要有華人員工的企業,就不用擔心沒有能肝的人。

每一個專案,完成速度上面,相當快速。

論競爭,華人可是從小就在競爭的環境當中長大的。

實際上,歐美的人,當年也是很拼的,只不過好日子過久了之後,讓大家再是拼,也拼不動了。

或者說,沒有那個動力。

為什麼要拼?

我不拼,生活得也不錯。

拼了,生活能夠比現在更好多少?

貧窮的人才是更加愛拼,因為要改變貧窮的狀態。當有錢之後,就開始享受生活了。

ADS軟體自然也是在華國建立了分公司的,大量的招了不少軟體開發人員。

工資上面,自然是給得不錯。

反正大學裡面計算機系畢業的,不少人都是進入到天元軟體公司。

Mot150的原型機製造出來之後,接下來自然就是試飛了。

從試飛到徹底的定型生產,時間上面可不會短,反正幾年時間又是過去了。

陳懷慶對此,倒是很有等待的耐心。

既然到了西都,陳懷慶自然也是得要和西都以及秦川的領導聊上一下。

還得要去煤礦那邊看上一下。

四方能源成立於1991年,可是從一成立,四方能源就表現出來了作為一個“煤老板”的豪橫。

不差錢!

開採煤炭、修建煤炭專用鐵路運輸線,以及建起坑口火電站,然後架起了長長的高壓輸電線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無不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事情,可四方能源就是有錢,全部都一起幹了。

四方能源有錢,是因為四方能源的背後,是米拓投資和養老基金公司。

當然了,秦川和上郡在四方能源也是有著股份的。

“所以,在上郡,並不適合建過多的火電站?”

“是的!火電站除了消耗煤炭之外,還需要大量的水,而上郡是相當缺水的一個地區。如果建上過多的火電站,那麼人畜的用水都不敢保證了。”

整個華國的北方地區,都屬於一個比較缺水的狀態。

所以節約用水的話,在北方地區一定是正確的。

陳懷慶:“我記得,有一種循環水利用,直接不把水汽給排出去,而是進入到凝氣器和冷卻裝置裡面,水的損失在2%。”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