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民航運輸機數量只有140架,多數飛機載客只有20到40人,載客量100人以上的大飛機只有17架,全國機場數量只有79座。

到了1990年,民航運輸機數量達到了204架!

陳懷慶可是記得,華國的民航運輸機可是達到4000架以上的,也就是說,在接下來些年時間裡面,華國民航運輸機需求量將會無比的龐大。

墨塔飛機的前景,自然是無比廣闊的。

墨塔飛機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發展華國的航空工業,現在看起來,做得還算不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墨塔飛機的發展階段,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92年之前和92年之後。

92年之前,墨塔飛機的研發人員主要是國內的,墨塔飛機接手了不少國內的研發專案和研發人員。

當時國家不沒錢嘛,一些非急迫的研發專案,全部都暫停或者直接砍掉。

這個時候墨塔飛機站了出來,首先就是接手了運10的專案,將整個運10研發團隊和配套研發專案都打包了過來。

之後,又是陸陸續續的接手了不少專案。

像是西都飛機製造廠,直接將飛機研發部門都直接併入到了墨塔飛機,自身只是保留飛機制造。

在從92年開始,墨塔飛機就開始有大量前聯盟的航空專家加入。

這些航空專家,都是相當牛的存在。

他們的加入,可以說讓墨塔飛機的技術能力,得到了一個飛躍式的提升。

“老闆,這就是我們初步定型的MT130飛機。”

MT130貨運飛機是在運10的基礎上面進行改的,現在看來,這哪裡是小改,簡直進行了一番魔改才對。

整個飛機,已經沒有了運10的影子了。

這點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運10畢竟是70年代進行研發的,技術相當於國際上60年代中期的水平。

現在都已經九十年代了,這麼多年時間過去了。

當然,MT130能夠這麼快時間裡面進行定型,和大量前聯盟航空專家以及工程師的加入有著相當大的關係。

除了人員的加入之外,墨塔飛機還獲得了大量前聯盟的運輸機技術資料。

這些資料,在正常情況下,那全部都是國之機密文件。

可在前聯盟崩潰的那一瞬間,整個都一片的混亂,這些東西處於沒有人管的狀態。

只需要買通資料室的管理員,那麼一切都變得輕鬆了起來。

一百萬美元,不行,那就五百萬美元。

面對金錢的誘惑,再加上前聯盟不復存在,那些曾經忠誠於前聯盟的人,自然也得要為自己考慮上一番才成。

反正,透過各種的手段,這些技術資料順利的回到了國內。

手段上面,有的時候,也並不是那麼的正當。

可也已經管不上那麼多。

陳懷慶看著眼前的飛機,算得上是龐然大物了。

高度的話!

十四五六的樣子。

至於說長度,應該有小五十米的吧!

一棟樓,差不多也就如此了。

“說下資料的吧。”

“MT130最大起飛重量186噸,載重39噸。採用的四臺渦扇8-D發動機。”

陳懷慶很詫異的道:“渦扇8-D發動機已經能夠上機使用了?”

渦扇8-D發動機屬於渦扇8發動機的發展性。

陳懷慶要求飛機發動機得要進行系列的發展,形成一個核心機,然後根據需求,在核心機的基礎上面進行發展。

這樣子,研發速度上面要快速很多。

“老闆,自從有了前聯盟的航空專家加入之後,我們的航空技術水平進步得特別快速。渦扇8-D很多的技術難題,都是被前聯盟的航空動力專家們解決。”

陳懷慶倒是想起來了,的確有這麼一回事給報到了他這裡來。

很多技術難題,對於華國的研發人員來講是難題。

可是對於這些前聯盟的專家來講,卻並不是難題啊!

人家屬於先發者,現在華國研發人員在研製過程遇到的難題,他們早先也遇到過,然後已經是解決了。

所以,人家直接就給出了解決方案來。

可這種解決技術難題,應該如何進行獎勵呢?

按照國內研發人員的那樣子進行獎勵,好像有著些不公平的樣子。

但是,陳懷慶還是要求,按照規定來進行獎勵。

既然人家加入到了墨塔大家庭,那麼就是墨塔體系中的一員,就應該享受到體系當中的一切。

區別對待,反而是會出現問題。

不如依舊的堅持以技術說話。

對於前聯盟的人來講,在墨塔飛機和墨塔動力,只要能夠解決技術問題,就是能夠獲得獎金,那真的太好了。

因為很多的技術問題,在他們看來,根本就算不得什麼問題。

這錢賺得,實在太輕鬆了。

陳懷慶錢也給得樂意,相比起給的獎勵,省下的研發經費,可是就太多了。

給十億,能夠省下一百億,這買賣做不?

那肯定做啊!

實際上,這不僅僅只是省下一百億,一千億乃至萬億,那都是可能。

整個前聯盟最為重要的資產,不是那些工廠,而是前聯盟幾十年時間裡面不斷積累下來的工業技術。

這些前聯盟的航空專家,將大量的前聯盟的航空技術復制到墨塔飛機以及西都飛機製造廠和墨塔動力,會不會有專利問題之類的?

這點倒是一點不用擔心。

像是飛機這種東西,基本上沒有什麼專利保護之類的說法。

屬於能夠造,就是能夠造。

不能夠造,那純粹的就是不夠格。

這東西根本就不靠專利來保障利益,而是靠的技術門檻。

全世界大多數國家,根本就達不到這技術門口。

霓虹的工業技術實力強大吧?

在二戰時期,零式戰鬥機一度戰績相當不錯,在空中是壓著打。

可想要研發民航客機,卻只能夠以失敗告終。

“即使解決了很多技術難題,發動機的可靠性,如何?”

“可靠性相當。發動機曾經創下連續試車3000小時的記錄。”

發動機的可靠性試驗那屬於必不可少的。

但是,連續試車3000小時,這樣子搞下來,這發動機也基本報廢了。

“並且,渦扇8-D發動機在空中測試也相當好,使用1000小時才是需要進行一次大修。蓉城航空發動機廠那邊,正在想辦法對發動機的可靠性進行提升,大幅度的延長大修時間。”

前聯盟的飛機發動機,一般幾百個小時就需要進行一次大修了。

歐美的航空發動機大修時間能夠延長到數千小時,使用壽命達到達到萬小時以上。

一般飛機發動機,執行上一段時間之後,就是得要進行一次專檢,檢查易損件和承力件以及油濾,油泵的效能。

時間一般在五十、一百小時。

一千小時進行一次大修,更換易損承力部件。

易損承力部件又是關乎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材料問題。

前聯盟在金屬材料上面,的確有著挺多積累,可是吧,依舊的比不上歐美。

陳懷慶:“也就是說,現在整個飛機,都是國產的?”

“算是如此。只不過,一些零部件還是得要從國外進口,比如說飛機起落架。我們現在還製造不了,我們沒有相應的模鍛壓機。”

陳懷慶:“模鍛壓機的事情不用擔心,已經在抓緊進行研製了。進展得挺是順利的。”

華國現在就只有1臺3萬噸模鍛壓機,這只要是不能夠滿足需求的。

飛機上面的很多零部件製造,都是得要用到模鍛壓機。

有需要,那麼就得要滿足。

新一代的模鍛壓機研發已經進行了好些年時間,也並沒有說要搞多大,就先給弄到6萬噸。

8萬噸乃至10萬噸,這以後再是慢慢的來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