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慶記得,之後修建城市軌道交通有一條標準線,要求GDP達到600億以上,人口150萬的城市。

後世的時候,基本上各大城市紛紛的上馬建設城市軌道交通。

至於說在此時,有地鐵的城市,也就只有京城和津口。

申城的地鐵1號線建設,在上個月的時候,才正式的批准動工進行建設。

至於說輕軌的話,國內倒是有不少城市有,比如說東北的城市裡面。

東北地區的城市在城市化水平上面很高,城市交通發展自然比較高。

渝州現在申請建輕軌的話,有著很大的機率透過的。

一個現在渝州的確有這個需求,另外還有一點,現在渝州的經濟。

渝州的經濟現在可相當的強勁。

特別在工業資料這塊,在整個國內,都一騎絕塵的意思。

以汽車、摩托車為主。摩托車產量佔據全國的摩托車產量百分之九十以上,以墨塔集團、嘉林集團、建設集團三家為首。

而在汽車這塊,渝州進行了資源上面的整合,形成了蜀川汽車、長安汽車和墨塔汽車三家為主。

蜀川汽車主要生產重卡,長安汽車生產小貨車和一定量轎車,而墨塔汽車涉及中卡、轎車、皮卡等多個汽車領域。

在渝州,形成了龐大的配套產業鏈企業。

此時在總體上面來講,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講,依舊屬於黃金時代。

渝州去年的GDP資料已經出來,渝州GDP達到了驚人的838.67億之高。

渝州GDP的經濟資料一出,簡直……

震動整個華國。

自建國以來,還是第一次的,有城市在經濟上面超過申城。

即使渝州只是稍稍的超越,可依舊的是超越啊!

渝州攜華國經濟第一城之威,去申請要建城市軌道交通,沒有人能夠拒絕這正當的要求。

人們迫切的希望知道,渝州到底如何能夠在經濟上面超越申城。

說實在的,陳懷慶自己也挺意外出現這麼一個結果。

過往的幾年時間,渝州經濟發展快速,但是人們實際上還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

怎麼說呢!

渝州的經濟一直都在全國前列的城市,第二或者第三,乃至第四,大家實際上並不關注。

不得第一,終是沒用。

在很多人的眼中,渝州的經濟咋突然一下子就第一了呢?

所以,人們就得要追根刨底。

渝州經濟當這個第一,到底靠的什麼?

墨塔集團出現在人們的眼中,整個渝州經濟,泰半都和墨塔集團有著關係。

墨塔集團在1989年產銷近700萬摩托車,19萬輛汽車,總產值接近600億。

一家企業的總產值到達了近600億之高,這無疑相當的嚇人。

最為重要的一點,墨塔集團是一家民營企業。

算是民營企業的吧!

因為墨塔集團的股份構成很有意思,渝州國資和蜀川國資都在墨塔集團裡面持有股份,而且都還在十大股東之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懷慶是第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居然是一家外資公司叫Meta投資。

一家報紙率先的刊登了一篇分析文章,在文章當中率先的提出了一個概念:龍頭企業!

渝州經濟能夠在最近幾年時間裡面得到快速的發展,和產業龍頭企業墨塔集團是分不開的。

另外在文章當中,還分析了霓虹的經濟發展,都是有著產業龍頭企業的存在。

霓虹可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戰後短短四十多年時間,發展到如此的程度,自然是華國認真研究學習的物件。

達者為師這點,華國一向做得很好。

看到別人的好,我就學習。

陳懷慶也看到這篇文章,產業龍頭企業的存在,對於一個行業來講,無比的重要。

霓虹的半導體行業在全球的落寞,和其消費電子產品龍頭企業尼索等的落寞有很大的關係。

王婉敲了敲大開的辦公室門,踩著高跟鞋走了進去,噠噠的聲音敲擊著地板。

陳懷慶根本就不用抬頭,聽聲就知道是誰。

“老闆,央視那邊希望對我們集團進行一個全方位的報道。”

王婉說著,將一封從央視發來的信函給陳懷慶。

這種事情,當然得要正式的發函才行。

陳懷慶瞟了眼信函之後就給放到了一邊去,合上筆冒,伸了個懶腰。

走到窗前去。

站在窗前,越過北濱路,就可以看到嘉陵江的江面。

和寬闊的長江比起來,嘉陵江的江面自然要窄上不少。

此時並未是雨季,所以江水看起來還不算太渾濁。

墨塔集團想要隱藏在水面上低調賺錢,現在看來不行了。

實力不允許啊!

說句實話,陳懷慶也沒有想到,渝州居然會超越申城成為第一。

從陳懷慶有記憶始,申城在經濟上面就第一,國內無任何城市能夠超越。

一在長江頭,一在長江尾,還真的是挺有意思。

長江對於渝州來講,重要性給拉滿。

渝州的出口商品,全部都是靠著長江來進行運輸的,長江上的船隊,很多都是在運輸往返於渝州和申城之間。

渝州的商品,大多都在申城港口轉上遠洋貨輪出口。

陳懷慶:“這個事情,讓楊玉鳳去配合,真實的展現我們的風采。”

國內市場在接下來,將會成為墨塔集團攻略的重點。

海外摩托車市場上面,很明顯的感覺到,想要再是繼續擴大,已經很難了。

王婉:“好的,我這就去跟楊主任說。”

陳懷慶目光微凝,在海外市場上面,墨塔集團必須得要保持住才行。

光是佔據摩托車的中低端市場還不夠,還得要往高階市場發展。

只不過高階市場還真的並不是那麼好突破的。

想要在高階摩托車市場上面打響名氣,那麼摩托車賽事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渠道。

作為代步工具,普通人肯定不會花上更多的錢去買昂貴的高階摩托車。

買高階摩托車玩的人,屬於一個比較獨特的圈子。

他們關注摩托車的點和普通人有著很大的不同。

一個品牌,連摩托車賽事都不去參加,怎麼來證明其技術能力?

而且,摩托車賽事也是各家摩托車廠商的競技場,完全的考驗廠商的技術能力。

陳懷慶倒是知道,全球最頂級的摩托車賽事是曼島TT,這項賽事從1907年開始舉辦,然後死在賽道上面的選手,可不少。

即使如此,依舊吸引著無數的車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