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毛在觀察著這周圍的環境,他不清楚這裡是什麼地方,只能從地理環境上大致的進行一個劃分,不遠處的一個牌子上用中蒙兩種語言寫著“歸綏兵站”的字樣,心裡不由的倒吸一口涼氣,“他媽的!怎麼給整到這個地方來了?”

正在這時,一隊車隊隆隆駛來。只見官兵們都排成佇列站好,那些看管這些囚犯的士兵端著槍嚷嚷道:“都站起來,站起來!”

車隊嘎吱停下,在一群軍官的簇擁下,一個穿著卡其布軍裝男子走了過來。這男子個頭不高、身材敦實,皮膚黝黑鼻樑微塌,腆著的肚子上系著一條尺寬的牛皮武裝帶,和其他的將領不同,他的武裝帶上沒有挎槍,而是挎著一柄細長的騎兵刀。

看眾人簇擁他的樣子,估摸著他應該就是這裡的頭了。

混江龍湊過來低聲問了句:“阿毛,那個是不是這裡的頭?”

阿毛跟在孔家多年認得軍銜,他點點頭道:“估摸著應該是了,他是一個上將。”

“上將是多大?”混江龍對這個真沒有什麼概念。

阿毛用一種鄙夷的語氣道:“上將就是最大的軍銜。咱們武漢警備司令部的司令才是個少將,比他還小三級吶。”

“乖乖!”混江龍倒吸一口涼氣,“這槍斃咱們也不要這麼大的官來吧?!”

“不要講話!”執勤的哨兵一聲呵斥,混江龍和阿毛趕緊閉上嘴巴。這一路上端著槍的兵可是他們最怕的,脾氣衝、手段多,動不動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那走來的上將正是當年在蒙古地區叱吒風雲的巴圖將軍。這一次他臨危受命,重整舊部遠赴蒙古,開始了一次遠征。

巴圖挪著有力的步子向前走著,他身材肥胖,腳上的皮靴踩在鬆軟的草地上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皮靴上的馬刺也跟著晃動。

“部隊什麼時候能到齊?”巴圖停下了腳步,對身邊的參謀問道。

一個上校攤開手裡的本子道:“還欠缺國防軍東北軍的兩個步兵師,還有原工程兵的三個團,其餘的都已經到達指定區域集結待命了。”

“未集結的部隊都是什麼情況?”巴圖又問。

“東北的那兩個步兵師還在熱河一帶修整,咱們的老底子,工程兵部隊的那三個團現在尚在路上,估摸著過幾天就能抵達。”上校參謀道。

巴圖冷哼一聲,“讓那兩個在熱河的步兵師三天之內趕到歸綏。告訴他們,要是三天之內趕不到的話軍法從事!工程兵部隊那是老子的老部隊,原先是要開赴康巴的,老子硬是扣下來的,晚一點就晚一點吧。”

上校參謀和其他的軍官們對視一笑,他們都是巴圖的老部下,瞭解巴圖的脾氣,原來的東北軍那是後孃養的,自己的工程兵部隊才是親兒子。

不過這個兵團的總參謀長杜聿明聽到這話卻面露不悅,遠征軍第2軍主要的構成部門就是原先張學良的國防軍東北軍那些個部隊,巴圖如此明目張膽的厚此薄彼,到時候恐怕會影響部隊和睦。

巴圖顯然沒有在意這些繁文縟節類的東西,他往前挪了幾步之後又罵道:“娘的!老毛子的坦克都開到了買賣城了,再晚點怕是外蒙都被他們給佔了。來之前,咱們黃司令跟我說了,說咱們這個遠征軍第二軍不能比在緬甸的第一軍打的差,我尋思就該整整動靜。傳令下去,等東北軍的那三天後那幾個步兵師集結到位,即刻向庫倫進發。”

這時候身為總參謀長的杜聿明自然不能沉默了,他上前道:“巴圖將軍,三天之後恐怕有點困難。現在各方面的物質補給都還沒有到位,部隊還沒有完成初步的整編,就這樣貿然開過去不妥。”

巴圖停下腳步,回頭望了一眼杜聿明。杜聿明面無懼色,也冷靜的看著他。

他心裡暗想,前幾天在南京初次見面的時候,他就覺得跟杜聿明可能搭班子合不到一塊去,沒想到真是這樣,剛來到這裡就敢於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否決自己的提議。

幾天之前,巴圖接到命令趕赴南京,再披戰袍出任中國遠征軍第二軍司令。

和孫立人的遠征軍第一軍進軍的方向相反,他們是沿著熱河、綏遠一路向北,兵指蒙古草原。其實剛接到赴南京命令的時候,巴圖就已經斷定南京這次準備啟用自己出兵蒙古,倒不是說他有什麼小道消息,主要是巴圖養成了一個看報紙蒐集資訊的習慣。

在北伐的時候,巴圖率領北伐軍十萬鐵騎孤軍深入,用鋒利的馬刀和步騎槍,將蒙古的那些企圖獨立的汗王貴族和與他們勾結在一起的沙俄殘軍打的落花流水,完成了繼北洋軍閥徐樹錚之後再次收復蒙古的壯舉。

這樣消停了十多年的時間,後來黃柯主持工業建設,革命軍進行國防軍改革,騎兵部隊因為落後性被淘汰。

中央一紙令下,巴圖和他駐守這些草原大漠的十萬鐵騎丟掉馬刀,拿起鐵鍬前往雲南,和數萬勞工一起修築了後來的生命線——滇緬公路。

巴圖的鐵騎被撤銷之後,蒙古的駐防任務交給了已經完成改建的張學良的東北軍其中一部。然而時局變幻莫測,在中日戰爭剛開始後不久,中蘇進入友好期,蘇聯對中國開始援助裝備,並派遣飛行員來華抗戰。

此時,東北前線兵力緊縮,張學良的東北軍紛紛調往前線,再加上日軍從四面八方撲來,兵力緊張,蒙古的駐軍就基本上被調走殆盡。

前幾年倒也是相安無事,中蘇之間還是一種盟友關係,自然不會背後捅刀子,蒙古地區還算是平靜。

可隨著諾門罕戰役之後,日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切斷對華援助,這種關係就變得微妙起來。

對於蘇聯人對蒙古的圖謀,黃柯早先也有預想,他原本以為蘇聯應該會在完成對德反擊之後,才會染指蒙古;再加上前期一直以南京保衛戰為主,各條戰線的兵力壓力很大,也不好抽調,就擱置了。

不料,今年年初之時,蒙古汗王貴族們在庫倫嚷嚷著宣佈獨立,南京政府在發文駁斥後也沒有什麼動作,可緊接著蘇聯紅軍悍然進入蒙古和蘇聯交接的買賣城,並且提供大量裝備武裝蒙古貴族軍隊。

現在,這些個挎著馬刀的蒙古武士們已經裝備了蘇式現代化武器,誓言要保衛庫倫。

這個時候,黃柯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恐怕美國人會和蘇聯人一起把中國賣了,到時候蒙古再想要,就很難要回來了。

南京中央執行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召開了緊急會議,就蒙古形勢進行決斷。出乎意料的是,其他委員們並不是很贊同此時出兵蒙古。

國府主席林森覺得兵力緊張,他說:“眼下無論是南京,還是北平、濟南,都面臨著巨大的日軍。這個時候哪裡還有兵力可調呢?倘若是這邊調了,恐怕那邊就要失去。蒙古問題要解決,可以緩一緩再進行。”

“林主席說的問題現在已經不復存在。”黃柯輕輕的吹著茶杯裡的熱氣,接著把張學良讓出兵權的事情娓娓道來。“張學良麾下的幾個集團軍現在在東北基本閒置,他們在幾年前改編之後裝備也算先進,戰鬥力不錯,兵源上也以東北四省和蒙古籍上居多。只要配備一員虎將,這支部隊就能所向披靡,遠征蒙古再合適不過了。”

這樣一說,林森也不好再說什麼了。不過,行政院長孫科卻接著說:“兵力上的問題容易解決,只是眼下中美英蘇是四大國,也是同盟國。此時對蒙古用兵,會不會造成中蘇嫌隙?由此會不會造成盟友之間的不和睦,千萬不能因小失大。”

孫科這話得到了現場很多委員的贊同,說完之後他們都交頭接耳的嘀咕起來。有的說影響美國援助,有的說害怕和蘇聯發生衝突,造成兩線部兵的局面如此云云。

黃柯聽這話面露不悅,他哐當一下把茶杯放在桌子上,“真是奇怪!斯大林派兵到買賣城的時候,為什麼就沒有考慮會不會得罪我們,影響盟友之間的和睦?你們倒好,說話盡從對方考慮。”

“都不要意氣用事,孫院長怎麼會有這個意思?”列席的委員于右任見氣氛有些不對,也就出來打圓場。

黃柯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便換了一種舒緩的口吻道:“我向孫院長道歉,剛才言出有誤。只是諸位要明白,我們只有佔據蒙古,蘇聯才會忌憚我們。蒙古對於蘇聯來說是一個緩衝區,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進攻的前哨站。如果中蘇之間發生戰爭,我們借道蒙古可以快速切斷西伯利亞東西連通,反之,蘇聯人以蒙古為基點,可以快速推進至平靜腹地。蒙古勢在必行!”

最終,委員會透過表決,一致決定派遣一支遠征軍部隊駐紮蒙古。

第二天,國防部下文,正式決定籌建遠征軍第二軍,巴圖連夜趕赴南京,接受任命。(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