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張二人在秦淮河畔的推杯換盞之間,決定了張學良就這樣離開了軍界。

當然,事後的發展也證明他的這個決定是一件好事。離開軍界的張學良還擔任了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的職務,不過他已經不打過問這些事了。

不日之後,張學良和南京當地的多個教會進行溝通聯絡,從他們那裡獲得了生源,開辦了第一所城市免費教育的“學良小學”。

在今後的多年裡,“學良小學”和“希望學校”相互補充,在中國大地遍地開花,填補了中國初級教育的空白,中國在20世紀的60-70年代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躍成為世界強國,和這些基礎教育的普及是分不開的。也正因此,張學良本人也收穫了前所未有的聲譽。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眼下,黃柯在批准張學良辦學的事情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和史迪威的見面。從緬甸飛過來的史迪威這一次是帶著怒火來的,因為前線的孫立人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而是堅持的在同古和日軍展開會戰。現在,孫立人已經將遠征軍的兩個師開始向同古一線開進。

史迪威無奈之下,只好藉著來南京的這個機會,向黃柯訴訴苦,順便再提一提盟軍戰時,指揮權的事情。

不過這並不是史迪威此番前來的主要目的。這一次來南京和黃柯會晤,他帶著美國政府的一個重要使命。

在準備迎接史迪威的日子裡,黃柯已經授意趙庭輝和日本人那邊進行秘密接觸。

他說,“凡事能談就談,談不攏就打,打趴下了之後再談。但歸根結底還是一個談字。沒有哪兩個民族天生下來就是對立的,歸根結底還是利益有衝突。”

趙庭輝點頭,“放心妹夫,我一定跟日本人傳達這個意思。”

黃柯思索了片刻,趙庭輝意識到自己口誤:“不對,是委員長。”

黃柯擺擺手,“稱謂上沒有什麼,你不是政府人士,自然也不比按照行政上的稱謂來。喊妹夫就妹夫是了,我本來就是妹夫嘛。”

這段話說的趙庭輝心裡暖暖的。

“庭輝,這次和你們接觸的是王茂才吧?”黃柯這猛一發問,趙庭輝心裡一個激靈。

他知道黃柯是最恨王茂才的,當年中日尚未開戰,王茂才公然對抗中央審查,投敵之後讓淞滬江浙一線的秘密防禦計劃全都暴露,多少心血付之東流。

更何況王茂才、汪精衛之流給國人起了一個很不好的表率,後來南京保衛戰期間大規模的投敵投日現象不能說跟此二人沒有關係。

“是,是王茂才。”趙庭輝知道,相瞞也瞞不住。預備幹部處的情報網絡遍佈大街小巷,說不定自己的那點齷齪事他早就知道了。

“嗯,他在日本人那也就最後這點價值了。”黃柯輕蔑的說道。

趙庭輝不知此話何意,也只好不再說了。

回去之後,趙庭輝就透過走私的渠道給76號帶去了口信,說明了黃柯的態度。對於交戰雙方,利益顯然是擺在第一位的。日方顯然知曉這個道理。在獲悉了趙庭輝的確認進行談判的情報之後,他們也釋放出談判的意願。

為表誠意,他們還命令在崑山前線的日軍部隊,主動向後撤了十幾裡。而駐紮在崑山前線的吉星文部暫緩進攻。

在天空中,日方還承諾在談判的這段時間裡,減少了對南京等地的空中偵察和轟炸。作為回應,中國方面也減少了對上海等地的轟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黃柯將談判的事情告訴了空軍部長許紹周,也讓他趁著這個間隙抓緊時間對空軍進行修整,前一段時間的密集對日空戰已經快讓空軍吃不消了。

黃柯對他說:“雙方都停一停火還是有好處的,畢竟戰爭是在我們的國土上,我們對日佔區進行轟炸也是迫不得已,難免有時候會傷及百姓。現在雙方都達成一種默契,總的來說於我有利。”

“屬下明白!”許紹周當即簽署了減少對日佔區轟炸的次數的命令,空軍各轟炸大隊也減少了對日佔區的進攻,空軍各部隊開始進入戰時的修整之中。

談判的日子還沒有確定,細節什麼的都尚在推敲之中。中日雙方透過趙庭輝走私渠道傳遞信息。

為便於和日方進行談判,黃柯親自簽署檔案,專門成立了一個負責對日談判的聯絡小組。因為小組主要有五個人負責,再加上此事因為所以這個小組也被稱為“五人小組”。

小組的成員有黃柯的政治秘書陳烈文、預備幹部處處長楊義兵、負責具體談判的趙庭輝和中央警衛處十四仔,以及中央宣傳部的陳布雷。

這五個人可以說都是黃柯的親信,他們五個人直接對黃柯負責,並且按照各自的領域進行負責,可以說各司其職。

黃柯將五人召集到自己辦公室,神情嚴肅的說道:“眼下和日本人談一談,是為了以後更好的打,其中的緣由我想不必和你們做出過多的解釋了。不過茲事體大,我不宜出面過多,全權委託你們幾位辦理此事。切勿走漏風聲,不然一頂漢奸的帽子我們是鐵定戴定的。”

會議分責之後,決定和日本人面談的時候還是由趙庭輝去談。

趙庭輝身份特殊,一來他是黃柯的孃舅哥,算是中央親信,地位夠高可以在很多事情做主;二來趙庭輝在政府中沒有掛職,又是劣跡斑斑,即使出了什麼問題,也方便甩鍋。當然,這幾點大家都心知肚明,誰都不願意說破。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先前劣跡斑斑,再加上此人以前曾有過多次不靠譜的表現,黃柯覺得談判的時候需要派人盯著。

在陪同趙庭輝的人選上,楊義兵推薦了自己得力干將——戴笠。

楊義兵向黃柯陳述推薦戴笠的原因主要有這幾點:首先的一條戴笠此人忠誠度足夠,並且辦事靈活,能夠隨機應變;其次,他長期負責對日情報工作,熟悉日本人的那一套;最後,也是楊義兵沒有說明的一點是,戴笠前不久因為去上海調查黃柯飛機遇襲之時,私會了他在上海的一個電影明星的情人。

此事影響很不好,按照預備幹部處的紀律,私自前往敵佔區並與敵佔區接觸,這種行為可以作為叛國罪論處。不過楊義兵惜才,再加上戴笠私下裡送了不少珍貴的禮物給楊義兵夫人,楊義兵也就想藉著這件事拉他一把。

對於楊義兵推薦的人選,黃柯同意了。

五人小組的各項工作已經開始完成,這個小組也開始秘密的轉動起來。為確保不至於洩密,五人小組名義上並不存在,平日裡開會也都是在南京市郊的一處酒樓裡,時間也都選在下班之後,如果被人撞見,肯定以為這幾位在私下裡聚會。

五人小組和日方聯絡不使用電臺,完全依靠趙庭輝走私的渠道透過76號,再和日方進行聯絡。這樣雖然會造成資訊的滯後和多種不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洩密的可能。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根據和日方的接觸,雙方決定五天之後,進行初次的談判。可在談判的地點上雙方發生了較大的分歧。

日方覺得,談判應該在上海進行。不僅隱蔽,而且交通便利,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利的。可中方認為不應該在日佔區進行。

在這個問題上,雙方都卡住脖子。

江灣路,日軍海軍陸戰隊大樓,現在已經是日軍華東方面軍司令部。陸軍部情報機關的辦公室就設在這裡,身著小牛皮飛行服的歐陽慧也在這裡辦公。

這棟大樓在淞滬會戰的時候成為日軍最後的據點,進攻此地的淞滬武裝警察部隊用重炮幾乎將這裡夷為平地,後來日軍佔領上海後又在原址上進行重建修葺,才有了現在的規模。

王茂才平日裡來這棟大樓的機會並不多。雖說他是偽政府的高層部長,可在日本人眼裡也不算個什麼,除了偽政府成立和陸軍部組建等幾次重要的活動和會議他來過這裡外,其他的時候還真很少來這。

不過這段時間來的頻繁了起來,原因是他要向歐陽慧每天都彙報談判的工作。

為此,歐陽慧特意給他弄了一張出入這裡的“特別通行證”,原先他們的司機見到日本憲兵都要鞠躬,現在掛上這張通行證後,日本兵見到他反倒是都要敬禮。

這一點倒是讓王茂才十分享受。

王茂才乘坐的別克車開過日本憲兵把守的大門,不經過安檢直接開了進去。下車之後,他一個人噔噔噔的跑上樓去。

歐陽慧在十樓最左邊辦公室,這層都是日本華東方面軍情報機關,別看這幫平日裡吃人不吐骨頭的傢伙凶神惡煞,可辦公樓層卻佈置的很溫馨。

日本籍的勤務兵將這裡打掃的一塵不染,走廊上每隔幾步就擺放著一盆盛開的鮮花,房間窗明几淨,就連衛生間公共馬桶也都是沒有一點水漬。王茂才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暗罵了句,“這幫鬼子還真他娘的講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