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一條啤酒生產線是傅望山的主意。他覺得既然要打造一個“黃師傅”的食品品牌,就不能侷限於單單只是生產泡麵這一塊,綜合考量之後他決定再引進一條啤酒生產線。

啤酒生產工藝並不算是什麼特別複雜的技術,再加上再戰爭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了幾條啤酒生產線,傅望山本人旗下的產業就有一條啤酒生產線,只不過一直沒有繼續投入生產罷了。

現在有了這個機會,自然是可以繼續投產的。

啤酒工廠選址並不算什麼難事,只要是有自來水、方便運輸等條件就行。起初的時候,傅望山想把啤酒廠一起建在南京,不過後來考慮到裝置搬遷等多個問題,於是就地取材,將啤酒廠建在了武漢。

黃柯在聽了傅望山有關啤酒廠的彙報之後,立刻表態支援他的想法。並且對啤酒廠投建做出批示:“我軍的將士們在前線進行抗戰,百姓們在後方進行生產,他們都很辛苦。各級部門除了基本物質的保證之外,啤酒也是要供應的。酒精能夠使人精神得到放鬆和麻痺,也能夠讓人產生激情!同意啤酒廠擴建,各級部門要特事特辦。”

不久之後,“黃師傅”牌啤酒開始了正式的生產。在量產了一批啤酒之後,黃柯還過來親自品嚐過。

雖說味道不如進口的啤酒醇正,不過勝在成本低廉,可以大批量的生產,作為一種百姓飲品還是適合的。

不得不說傅望山這人還是很會做生意的,在第一條啤酒生產線投入之後,他緊接著又去雲南昆明,在那裡又投入了一條生產線。不出三個月的時間,這些啤酒開始出現在全國各地,並且價格低廉,每瓶只要兩毛錢。

在緬甸這條生產線開始生產之後,傅望山就建議黃柯向遠征軍先免費提供一批啤酒。

黃柯考慮到遠征軍在緬甸作戰酷暑難耐,就採購了一批用十幾架次運輸機運抵緬甸,這就讓每一個在前線的戰士都有機會喝到了啤酒。

前線的戰事難耐,閒暇的時候去喝上一杯啤酒對戰士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愜意時刻了。物質上的泡麵和啤酒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激勵了前線戰士繼續戰鬥的決心。

這一次,黃柯準備帶些啤酒給自己身邊的這些將士們嚐嚐,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覺得以後可以向這些地方供應啤酒。

抵達了西安之後,黃柯連簡單的歇息都沒有,就對前來接站的陝西省省長楊培民道:“走,咱們先去直升機試驗地,我要看看咱們的樣機究竟怎麼樣了?下午再去看看咱們研製的雷達。”

直升機的試驗場地城市以西的郊外。開車過去至少需要近兩個小時,再說那邊也沒有什麼好的吃食,委員長已經坐了半天的飛機,這再過去是不是有點不妥?

省長楊培民上前道:“委員長去試驗場地還要一段車程,眼看就是中午了,要不在西安稍作休息再去?”

“不必了,回頭就在那邊吃吧。這是軍事部門的事情,部隊上的同志陪同就行了,培民你們就先休息吧。”黃柯快步上車說道。

黃柯這樣說,可楊培民他們卻不能這樣做,所以也都只好空著肚子跟著黃柯朝直升機的試驗場地去了。

實驗場地位於西安西郊,隸屬於江南重工集團。這個大型的重工業集團在整體進行內遷之後,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恢復到了戰前的生產水平。而搭上國家政策快車的江南重工在抗戰之中,開足了最大的馬力開始發展。

小到一個螺絲釘,大到運輸機,這個重工集團都能夠研發和生產。中國國防軍裝備的坦克、裝甲車以及空中的戰機,甚至包括大街上到處跑的“黃河”牌吉普車,都是由這個工業集團生產,可以說江南重工撐起了抗戰裝備的半壁江山。

當然,黃柯也明白無論什麼東西都不能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所以在江南重工集團發展壯大的時候,位於武漢的漢陽工業集團也開始興起。

雖然沒有江南重工涉及的領域那麼廣泛,但漢陽工業集團在槍械方面還是江南重工無法比擬的,所以在軍事工業上,雙方也呈現了一種互為犄角的補充態勢,這也是能夠促進工業的發展,畢竟有競爭才會有好的產品。

去試驗地的車程雖然不短,不過黃柯也沒閒著,一路上他一直聽著省長楊培民做著彙報。抗戰開始後,因為重要的工業和交通在西安集中,也就造就了這裡的繁華。

沿著新修建的公路一路向西方向,路過驪山腳下的時候,黃柯想起再往那邊走的話應該就是距離秦陵不遠的兵馬俑了。

黃柯頻頻點頭道:“楊省長,有關你們這邊的情況我很瞭解。陝西是咱們抗戰的大後方,也是重要的工業基地,要守好、也要鞏固好。”

“是是!培民不敢忘記委員長的囑託,陝西是要經營得當的。”楊培民說道。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過後,車隊抵達了目的地。和這裡的其他地方不同,直升機試驗場是一片高標號的水泥地跑道,旁邊是蓋著偽裝的機庫,周圍也都拉起了鐵絲網,鐵絲網周圍五步一崗十步一哨,頭戴鋼盔端著鋼槍的士兵來回遊動,看得出來這裡平日裡也都是戒備森嚴。

透過層層崗哨,黃柯在眾人的簇擁下緩慢的下了車。飛機的總研製師朱家仁和雷達設計師束星北等人員前來接車。

黃柯下車後笑道:“你們都是科學家,怎麼好讓你們來接車?”

朱家仁笑道:“委員長支援我們的研究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援。”

黃柯笑著點點頭,楊培民上前介紹道:“這位就是直升機的設計師朱家仁。”

黃柯同他握手道:“朱教授,辛苦了!”

接著,楊培民又對著旁邊的一個個頭不高的青年說道:“這位就是咱們雷達的設計師束星北先生。”

“束專家你好,聽說你是揚州人,下次想吃什麼家鄉的特產跟我說說,我託人給你帶來。”黃柯笑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謝謝委員長。”束星北笑道。

黃柯也擺擺手道:“不用謝,應該是我謝謝你們。你們一個研製的直升機,一個研製的是雷達,一攻一防,這就保衛了咱們的領空。”

接著,朱家仁向黃柯介紹了新研製的直升機。實機看著並不大,採用的是共軸雙螺旋,機艙是全密封的,裡面看樣子可以坐兩人。看著這架直升機,黃柯隱約看到了無數架直升機高空齊飛的場景。

“這個直升機我們命名為蜂鳥,主要是因為跟它的體型有關。這是一款雙座共軸雙旋翼直升機,起飛重量不大,航程也還算理想,可以達到280千米,速度也可以保持在150千米每小時。”

“當然,這些都是試驗得出來的資料,具體的這些資料還要到實戰來實行,不過按照批量生產的話,也不會相差多少。”朱家仁侃侃而談的介紹著這個試驗機,那興奮的表情就像是跟鄰居介紹自己得意的孩子一樣。

說著,他還將飛機的圖紙遞給黃柯,黃柯看後不住的點頭,“能不能研製出更大一些的飛機,機艙後面可以乘坐士兵,兩邊可以掛載武器。當然,兩者不需要都同時兼顧,也可以專門研製用來運輸或者對地面攻擊直升機。”

朱家仁聽後撓了撓頭道:“只是現在的發動機還沒有完全成熟……”

“沒關係,我只是提出一個想法,你們僅供參考。這種蜂鳥直升機如果能夠效能穩定的話,也是不錯的。可以先量產一批試試,我看就叫‘蜂鳥特工隊’嘛。”黃柯道。

接下來,黃柯又觀摩了直升機的試驗飛行表演。觀摩過直升機飛行表演之後,也該到了飯點。楊培民上前道:“委員長,時間已經不早了,要不大家先吃飯吧。”

黃柯看看眾人,估摸著也都餓了。他點點頭道:“我看就不要去其他地方吃飯了。今天這頓飯就我來請好嘞,後面的車上帶來了一些送給大家的罐頭、泡麵和啤酒,咱們就讓食堂的廚子忙活一下,咱們就在這吃著吧。”

朱家仁聽後同意道:“這樣好,咱們這的師傅有個面做的不錯,要不今個主食咱們就吃油潑面吧?”

“嗯,好。主食就做油潑面,燒點大鍋的牛肉罐頭,再來點啤酒。”說著,黃柯讓人把車裡帶著的牛肉罐頭和啤酒都從後面的車上搬了下來。

大家一起翹起牛肉罐頭,廚子們也都賣力的活面、下面,不一會的功夫,一碗碗油潑面配著紅燒牛肉就做好了。

黃柯讓人將帶來的啤酒開啟,他舉起酒杯對眾人說道:“今天我來給大家慶功,你們再接再厲!研製出更好更快的飛機,更精準的雷達,為了祖國的明天,幹!”

“幹!”戴著眼鏡的研究員們此時也都豪情萬丈。(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