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獨立軍第3師被編入了進攻同古的部隊之中。當然,日軍方面為了表示他們對緬甸獨立的支援態度,表示他們並不干涉和指揮第3師,也就是說第3師有著獨立的指揮權。

日軍高層這樣決策除了出於拉攏緬甸獨立力量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緬甸獨立軍的力量實在弱小。

就拿吳登溫的第3師來說,這支部隊雖說是冠以“師”的編制,但其實也就攏共不到兩千人,戰鬥力較之前有所提高,但總體能力可想而知。日軍更多的是寄希望於他們在緬甸佔領區進行基本秩序的維繫。

日軍高層雖然是這樣的意圖,不過緬甸獨立軍卻不能什麼都不幹。獨立軍第3師主動要求要加入到對同古的進攻之中。

吳登溫師長還和大冢拓一決定,在日軍正面發動進攻的同時,獨立第3師派出相應的部隊進行策應,同時還應該在後方進行必要的破壞活動。

在同古外的竹樓指揮所裡,遠處的槍炮聲又響了起來。不用說,日軍這次的進攻肯定又受阻了,因為從同古方向傳來的炮聲似乎更強一些,這說明中國軍隊正在反擊,真的搞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非要硬死守在同古?

“同古內的中國軍隊是他們遠征軍的主力嗎?”吳登溫點燃了一根煙,對身邊的軍事顧問大冢拓一問道。

大冢拓一是參加過上海戰役的日本陸軍大佐,其實在這之前他只是陸軍中佐,上海戰役的時候他還只是個少佐。為了顯示對緬軍的重視,才把他提拔為大佐的。但參加過實際戰鬥,又是陸軍大佐這幾點就足以讓吳登溫等人對他刮目相看。吳登溫對軍事上並不成熟,但很愛學習和研究,所以很是願意和這個軍事顧問進行交流。

大冢拓一朝著遠處炮聲隆隆的地方看了看道:“不,這裡的部隊只是支那遠征部隊的一部分,他們的主力部隊應該集中在曼德勒和臘戍等地。”

吳登溫頗為詫異:“中國軍隊現在戰鬥力竟然如此之強悍?”

“我曾經在上海戰役之時,同支那政府軍交過手。巧合的是,他們的指揮官也就是目前支那遠征軍的指揮官孫立人。”大冢拓一幽幽說道。

吳登溫臉色頹然一變,發生在中日戰爭的上海戰役他是知道的。他在日本陸軍學校學習的時候,他的教官專門介紹過那場城市為中心的攻堅戰。

在那場中日正式的大規模戰役之中,雙方共投入了三十萬的部隊,在日軍付出了死亡數萬人以上的代價才佔據上海。事後他們對此戰役進行的總結,得出一條結論便是“支那軍隊擅城市防守作戰”。

如今的情景,和當初的上海又何嘗不像?

大冢拓一顯然有些看出了吳登溫的擔心,他繼續說道:“吳師長,今日的情景和當年進攻上海有著本質的不同。在上海作戰,我們要時刻提防著支那百姓,但在同古緬甸的百姓可可以為我們服務的。”

“你的意思是破壞中國遠征軍的補給站、兵營等地方?”吳登溫試探性的問道。

大冢拓一點點頭:“重要的軍事場所他們肯定戒備森嚴難以進入,難以進行實質性破壞,不如就對後方的醫院、交通線等非重要場所進行破壞,對他們展開致命性的殺傷。”

“大佐閣下請明示。”吳登溫道。

大冢拓一湊過來低聲的說了起來,應該如何如何。

吳登溫聽後眉頭緊皺:“這樣會不會傷及無辜?”

大冢拓一鄙夷道:“戰爭的目的就是打垮對手。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可以不折手段。今天的痛苦是為了以後不再痛苦。吳師長,成大事者必須果斷。”

聽了大冢拓一的話,吳登溫堅定的點點頭道:“那就按照大佐閣下的要求去辦。”

……

和緬甸戰場激烈的戰鬥相比較,中國本土三大戰場就顯得平靜起來,甚至連最為激烈的華東戰場此時都已經陷入了一種平靜的對峙之中。從蘇州戰役結束以來,雙方幾乎都沒有爆發過什麼大規模的戰鬥,更別說什麼大的戰役了。

對於眼前的這種局面,黃柯是早有預料的,可以說這些也都在他一步步的設想之中在實現。前線戰事的舒緩,也讓黃正這個日夜奔波的空降團長有了一個回家的機會。不久前,他回到南京度假。

回到南京本打算休息一些時日,這些日子他打算去拜訪了一些在南京的好友,不過找了一圈都沒有找到什麼人。傅國強在昆明和聯合航空隊受訓,韓光又不知道被派到哪個戰場去了,就連自己弟弟黃正忠也在西南聯大上學,好友們大都不在本地,而他又和那些高官子弟談不到一起去,這些天也就只好去新修的圖書館裡去打磨時間。

此時已經是五六月份的天氣,往年的梅雨時節也差不多該來了。南京城經常是細雨濛濛,這時候去圖書館看看書打磨時間再好不過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回家後的第五天的時候,黃柯破天荒的讓黃正下午不要再去圖書館了,讓他陪著自己轉轉。

黃正知道父親又有在這個時候給自己訓話,所以也趕忙在吃過午飯之後,收拾停當、帶上雨具來到了父親的書房前。

今天黃柯沒有穿軍裝,而是一襲淺色的長袍,腳上穿著一雙千層底的布鞋。見黃正在門口等著,黃柯背抄著手道:“走,咱爺倆出去轉轉。”

“是,父親。”黃正跟著打起了傘。

“最近聽你母親說,你一直在圖書館看書。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心得體會?”黃柯和往常一樣,詢問起兒子學習的情況,因為他知道黃正自幼不愛看書,現在能夠靜下心來看看書,想看看真偽。

黃正應聲回答,又將自己這段時日以來看的書目以及其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同黃柯說了。

黃柯聽後點點頭道:“看書是好事,不過要靜下心去看。”

“是,我記下了。”黃正說完,嘴裡想說什麼,卻欲言又止。

“父親……”外面的雨更大了一些,黃正撐著傘盡力讓黃柯不要淋到,自己的肩膀則幾乎都溼了。

黃柯看到後自然裝作是不知道,他停下了腳步問道:“你好像有什麼話要說?”

黃正這才將心裡的疑團說出:“父親,我有一事不明,想請示父親。”

“你說。”黃柯道。

“我軍目前在前線處於一種優勢,為什麼不乘勝追擊收付上海呢?”黃正這才將心裡的話說了出來。

黃柯沒有立刻回答他,反倒是向前走了幾步,走到湖邊問道:“你看到前面的那個人工湖沒有?現在的情景就跟這湖水很像。外面雖然一直在下雨,但雨不算大,而湖水又能夠透過旁邊的小河進行排洩,所以這湖水才不至於溢滿。日本人就像是這雨水一樣,他們不願意放手,但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在我們任何的一個地方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反之,作為這個湖,我們工業基礎和各方面條件不如蘇聯,也不能像是他們那樣發動大規模的反擊,也就只好這樣僵持著了。”

黃正點點頭,但還有些不懂:“難道雙方就一直這樣僵持下去嗎?”

“自然不會。今日的僵持和對峙,都是為了以後的反擊。東條英機和東京那幫高階參謀們是這樣打算的;我和國防部參謀部也是這樣打算的。只不過照著目前的形勢發展下去的話,他們的反轉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讓日本人佔領的地方我們自然都是要奪回來的,而且遠遠不止奪回來這麼簡單,為政者還要佈下更大的局,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說畢,黃柯停下腳步,他轉向頭對黃正問道:“你知道我為什麼要叫楊義兵過來嗎?”

黃正搖搖頭,他是真的不知道。

“緬甸那邊現在有些情況,日本人扶持了一個叫昂山的人,說是要幫助他們從英國人那裡擺脫出去。戰後的格局自然是要以獨立為主的,緬甸與我國接壤,能夠扶持一個親中的政府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黃正猶豫了一下:“昂山此人我有所瞭解,他在日本受訓,現在已經完全投靠日本,怎麼會被我們輕易說動?”

“這就是你不成熟的地方。”黃柯毫不客氣的說道:“昂山是個有抱負的人,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緬甸的獨立,他不會傻到去相信日本人會好心幫他做這件事。可以說,在這件事上日本人在利用他,他也同時在利用日本人。既然都是相互的利益關係,我們為什麼不能橫插一刀?”

“政治上的事情,絕對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要看到具體的利益。英國人現在退出緬甸切斷了我們的滇緬公路,看起來是一個不利環境,但在某些方面也為我們提供了一些便利的條件。做事情要順勢而為,也要學會借力而為。”

說完,黃柯又轉向頭看著黃正道:“你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