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帕特和苗阿滿三人向著教堂走去。

不出意外剛到門口,苗阿滿就被肖恩牧師攔了下來。肖恩牧師告訴他,他不能攜帶武器進入教堂。

帕特和蘇慧也向苗阿滿解釋了這個情況,蘇慧說道:“你現在外面等我們吧,我們進去之後再出來。”

苗阿滿只好作罷,他端著槍在外面站好。這時候,來回巡邏的遠征軍士兵注意到這個穿著和他們並不一樣的士兵,也都細細的打量著他。遠征軍官兵的軍裝以英式為主,為了方便也都戴著蝶形鋼盔和穿著英式的卡其布短褲。

而苗阿滿還穿著翻領式的軍裝,頭上戴著漢陽式的鋼盔,自然是跟這裡的兵們有些格格不入。不過憑著這身衣服,大家也都能夠認出來他是一個中國士兵。

“你是哪支部隊的?”朱景行走過來問道。

苗阿滿看了一眼朱景行,知道他是長官後道:“報告長官,我是負責保護蘇慧女士和帕特先生的。”

“就是剛才進去的那兩個?”朱景行問道。

“是的,長官。”苗阿滿依舊立正道。

站在朱景行旁邊的胡利群瞅了苗阿滿一眼,頓時對他肩膀上的那杆帶著光學瞄準鏡的步槍感了興趣。他伸手去拉苗阿滿的步槍道:“你這槍怎麼跟我們的不一樣?”

在胡利群伸手的時候,苗阿滿下意識的反應,一隻手護住槍,另外一隻手已經把腰間的短槍抽了出來,對準了胡利群。

“你想幹什麼?”苗阿滿警惕性的說道。

胡利群笑了笑道:“呦!小兵娃子脾氣還不小?”

朱景行看苗阿滿表情有些緊張,便說和道:“沒事,他想看看你的槍,沒有什麼惡意,不願意的話就算了。走,胡排長,我們該巡邏去了。”

胡利群衝著苗阿滿撇了撇嘴道:“傻不拉唧!”

苗阿滿瞪了他一眼之後,沒有理會。

另一邊,蘇慧和帕特在得知教堂已經被臨時作為野戰醫院之後,他們決定最初的採訪從這裡開始。

到了教堂,和肖恩牧師說明來意之後,肖恩牧師熱忱的歡迎他們進來。此時正是週末,在教堂的大廳裡正在舉行著聚會,一個年輕的女孩帶著大家做著祈禱,那些躺在病床上的傷兵們也都認認真真的看著,雖然他們的信仰不同,但此時的內心卻也向著宗教的期望。

朱景行幾人在人群中不斷的觀察著周圍的人,此時的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這些天隨著傷員的不斷增加,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湧入教堂,而這些人的身份他們並不得而知,也讓他們的警衛工作壓力不小。

一切都看似竟然有序的在進行著,但他們都還不知道,此時針對教堂的一個襲擊計劃正在醞釀之中。

……

距離教堂直線距離向南的三十公裡處,是同古外圍的一個小村子。

這村子和同古各地的村子沒有什麼不同,都是修著並不寬闊的小路和錯落分佈的竹排房子,不遠處是高低交錯的稻田,清風吹過,成排的稻穗發出譁啦啦的響聲,像是預示著豐收的到來。

在這個村落裡不遠處的一棟竹樓裡,一群衣衫襤褸的人神情肅穆,像是在迎接著什麼重大人物的到來。

在這棟竹樓不遠的地方,每隔幾米的距離就有一兩個看似不經意的人都在時時刻刻的警衛著。如果走進就會發現,這些人並不厚重的衣服裡,露出了黑乎乎的槍柄。

顯然,這裡是要有大事發生。

不一會,前面傳來了準備接待的指示。一個穿著拖鞋的小男孩跑了過來,吧嗒吧嗒的跟一個青年說了幾句之後,青年手一揮,周圍擔任警衛的人開始不那麼刻意的偽裝了,他們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方向。

所有人的神經都繃緊了起來,那種緊張既有激動,又有一些興奮。

再約莫過了半個小時以後,一輛牛車從城外緩緩的開了過來。

不是汽車,是一輛普普通通的牛車。雖然和他們想象的有些不同,但這會讓他們覺得更加的親切。

遠遠地,他們就瞧見牛車上坐著一個戴著氈帽的趕車人。後面的車兜裡則是坐著一個戴著白色帽子、穿著拖鞋的青年男子和一個胖嘟嘟穿著卡其布獵裝的敦實中年。

這個拖鞋青年和這個敦實的中年似乎在談論著什麼,他們不時的發出放肆的笑聲。

看到這輛牛車之後,竹樓裡的人紛紛走出來迎接,就連那些負責警衛的人也都聚集了過來。牛車抵達目的地後,那拖鞋青年男子和敦實的中年從車上跳下來,向眾人揮手致意。

“司令,您總算來了!”

“先生,快給我們下達指示吧!”

……

大家都簇擁在拖鞋青年男子周圍,無論老幼都熱情的湧過來,他的到來讓人群之中沸騰了起來。

只見拖鞋青年摘下帽子向大家示意,然後衝著大家揮了揮手,示意讓大家不要激動,這才在眾人的簇擁之下走進了那間大竹樓做成的會議室裡。

剛進入大竹樓裡,裡面就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裡面的人都站起來鼓掌,有的乾脆揮舞著雙臂如同中獎一般。

這個受到眾人簇擁歡迎的就是緬甸獨立軍總司令昂山,而跟在他身邊那個敦實的中年人則是日軍派來的軍事顧問大冢拓一。

“我宣佈!緬甸獨立軍第3師今天正式成立!”昂山舉起右手握拳,重重的衝向空中,隨著他這一聲宣誓,下面的那些面孔再次洋溢出激動和興奮之情。

緬甸獨立軍第3師成立了!這是自在泰國受訓的緬甸第1師、第2師之後又一支緬甸獨立的革命武裝。

對於這些常年為了民族獨立奔走的人來說,獨立的武裝力量意味著什麼再簡單不過了。

有了獨立的武裝,他們就能夠掌握了自己的話語權;有了獨立的武裝,他們就能夠不用再受制於人;有了獨立的武裝,他們就能夠驅趕英國統治者,實現民族獨立!

這是多少年來緬甸仁人志士的願望,如今這支武裝在不斷的擴大,怎麼能讓人不興奮?

竹樓的人們激動的鼓起掌來,他們有的相互擁抱,有的甚至喜極而泣,有的乾脆激動的亂跳起來,這簡易不結實的竹樓都險些被他們震塌。

昂山用手壓了壓示意道:“獨立軍第3師師長由吳登溫擔任,參謀長也暫時由他兼任,日本陸軍大佐大冢拓一也將擔任第3師的特別顧問,你們的任務就是配合日軍攻佔同古,驅趕中英軍隊!希望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之下,我們能夠早日驅除侵略者,恢復自由!”

昂山再次高舉手臂,這時候站在前排的吳登溫將軍也激動的站起來帶頭跟隨高呼,竹樓裡面再次沸騰起來。

昂山見大家群情激動,也繼續發表著慷慨激昂的演說,演說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現場的這些獨立軍高階軍官們興奮不已。

演說到最後,昂山也激動的說道:“同胞們!戰友們!我們選擇的可能是一條通往死亡的道路,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義無反顧!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讓敵人感受到我們猛烈的革命之火吧!”

……

獨立軍第3師成立之後,所屬部隊接收了不少日軍的裝備,再加上招募的青年由日軍官兵進行訓練,也算是在短期內形成了一定的戰鬥力。

加上之前的獨立軍第1師和第2師,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緬甸獨立軍就擁有了近七千人的一支獨立武裝力量。

此時,昂山清楚的意識到,在當時緬甸的這塊土地上,無論是跟日軍、英軍、中國遠征軍,甚至是少量的美澳等聯軍相比,這支獨立軍的規模和戰鬥力都還是最為弱小的一支,但他們佔據著其他任何軍隊都不佔據的一樣優勢,那就是民心。

有了當地民眾的支援,是比任何軍隊都要強大的。

昂山和這一批的獨立運動者認為,緬甸民眾就是他們的後盾,他們暫時依靠日本人,在驅散了所有侵略者之後,他們就能夠獲得民族的獨立和自由。

也基於這個目的,他們要儘快的幫助日軍擊潰英軍和中國遠征軍。

眼下的形勢他看的很清楚,英國人並不願意固守緬甸,不然怎麼可能不戰而退,但中國遠征軍已經開了進來,他們的戰鬥慾望和態度是怎麼樣的?

昂山自然清楚,在過去的很多年裡,緬甸一直都是受到北方那個大國的轄制,後來直到英國人入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今他可不希望重蹈覆轍,他要實現的緬甸真正的獨立,所以要儘快趕走遠征軍。

昂山囑託第3師師長吳登溫要切實協助日軍儘早攻佔同古,也要在協助日軍的過程中,不斷的壯大自己的力量。

吳登溫對於他的要求自然是心領神會。他向昂山保證說:“一年之內,第三師一定會兵強馬壯的。”

可兵強馬壯並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吳登溫知道要想獲得武器和援助,要和日本人搞好關系。對於目前棘手的同古問題,他和日軍顧問大冢拓一決定實施正面和後方同時入手的策略。(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