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成立了。孫立人帶著他新改編的遠征軍開拔到了昆明,在這裡進行休整和訓練,準備隨時出征緬甸。

報紙上、廣播上也開始鋪天蓋地的宣傳遠征軍即將入緬的訊息,街頭上的百姓也都奔走相告,這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首次對海外派出軍隊,民族自信心在媒體的渲染一下開始蔓延。

此時,南京國防部也召開了一場主題為“發動知識青年從軍”的會議。會議決定,由張伯苓、白崇禧等人組成知識青年從軍委員會,發動全國的十萬青年參軍。

不日之後,國防部發布命令,宣佈在校青年可以參軍,戰後還可以繼續完成學業計劃。

一時間,“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在全國各地高校之中傳開,青年們踴躍報名參軍,這股風氣也感染了諸多在校的學生們。春節過後,在西南聯大的課堂上和宿舍裡,學生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參軍。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在西南聯大校歌的鼓舞下,聯大的學子們踴躍應徵。早有從軍之意的穆旦學長和朱景行等人決定報名參加遠征軍,黃正忠也瞞著父母,和朱景行、穆旦學長以及外語系的管立民一起報了名。

之所以瞞著父母,倒不是他有意為之,只是他怕母親知道後會不同意。在南京的時候,他就向母親提起過要休學參軍的想法。結果還沒有說完,就被母親當場否定。

趙小婉告訴他,“兒子,報效國家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非要去前線。你的哥哥現在每天都在前線讓我擔心,難道你還想讓我再多操一份心嗎?再說你身體不是很好,去了不一定能夠符合人家的要求。”

黃正忠自然不認同母親的觀點,國難臨頭,男兒自當掛吳鉤,至於自己的學業和各種理想追求,等到打退了日本人之後再說吧。

黃正忠悄悄地去報了名,一行人高興的來到了遠征軍的報名處。報名處在昆明市區設立的有點,離他們的距離不算遠,所以走過沒多久就到了。

報名站的軍官是一個年輕的上尉,看著和他們年紀相仿,可空蕩蕩的左臂證明了他曾經經歷過不少殘酷的戰鬥。

聽說幾人是西南聯大的學子,這個上尉喜笑顏開,他高興的說道:“歡迎歡迎,歡迎你們這些有志青年加入遠征軍,咱們要和美國人英國人打交道,你們文化高、懂外語,能來遠征軍是再好不過了。來,你們先填一份表格。”

說著,上尉讓人遞過來了四份空白的表格讓他們填寫,填寫完成之後,再對他們的身體情況進行一個基本的檢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為遠征軍急需翻譯人才,所以在各大高校學子參軍的問題上,他們往往都網開一面,身體素質的要求也就低了很多。

一行人排著隊進行身體檢查,這裡只是一個初步的檢查,回頭還要在兵站進行系統的檢查和學識考試。

幾個人挨個檢查之後,都在外面等待著身體檢查的結果。其實剛才在身體檢查結束的時候,醫生已經私下裡告訴他們了,他們幾個的身體情況都符合要求,也就是說都能夠參加遠征軍。

又等了十幾分鍾之後,上尉從裡面出來了:“誰是趙正忠?”

聽到上尉喊了自己的名字,黃正忠一下站了起來舉手道:“報告長官,我是趙正忠。”

“哦。”上尉看了他一眼,有些不情願的說道:“你的身體不符合參軍標準,其他人都符合,來我這裡領取表格。”

黃正忠一聽坐不住了,他走上前問道:“長官,怎麼我的身體就不符合?”

“就是啊,長官,是不是弄錯了,他可是我們幾個人之中長跑最快的一個。”朱景行也跟著說道。

“長官,他到底哪裡不符合?”穆旦也過來道。

上尉擺了擺手:“真的很抱歉,你的身體不符合標準。不過你不要灰心,不參加遠征軍,甚至不參軍也一樣可以報國。”

說完,上尉對其他人說道:“你們幾個領取了表格之後,再來我這裡統計一下,下週我們會去你們學校接你們。”

上尉說完,轉身回到了招兵處去了。

回去路上,黃正忠極其沮喪,穆旦學長和朱景行都在安慰他,說可能是這個兵站出了問題,改天再去其他的兵站試一試。

黃正忠搖搖頭,他知道不是自己身體的原因,自己雖然體弱,但還是能夠符合徵兵條件的。他想一定是母親動用了關係,讓他不能去從軍。

母親這樣做他能夠理解,但是他不贊同。

……

聽聞自己的學生要去參軍,晚休的時候,文學系的聞一多教授來到了宿舍。已經睡下的學生們都起身迎接老師。

“都坐下,坐下。”聞一多先生一身素色的長袍,他手裡舉著一盞油燈。西南聯大的宿舍通電的時間很少,大部分的時候師生們都是靠著油燈來照明。

聞一多先生走了過來,坐在黃正忠的床邊,將油燈放在了面前的書桌上。其他宿舍的學生們聞訊之後,也都來到了黃正忠他們的宿舍,他們以先生為中心圍了起來。

“孩子們,我都聽說了,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報名從軍了。這是好事,我來這裡也是為給你們壯行的!”

“其實我最初是反對學生從軍的。因為學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戰爭過後我們還要建設還要發展,知識青年是必不可少的,要是學生們都去了戰場,他們在戰鬥中要是犧牲了,將來誰來建設國家?”聞一多先生沙啞的說道。

“那老師你為什麼又改變主意了呢?”坐在一旁的朱景行問道。

聞一多看了看朱景行,意味深長的說道:“是啊,老師改變看法了。以前國家、政府不徵發高中以上的學生,實行免役,這是因為當時沒有新式武器,還用不著有科技訓練的人。現在美國送新式武器來了,正需要有科技訓練的人去使用。如果有科技訓練的青年不去從軍,叫誰使用呢?這個仗以後怎麼打呢?”

油燈燒著的時候不時的發出燈花爆聲,宿舍裡安靜的很,只能夠聽到聞一多先生一個人在講話。

“你們是知識青年,不僅要肩負起抵禦外辱的重任,還要肩負起引領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重任,民主、科學、自由!你們手裡有了槍,將來誰要是反對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民主和自由,我們就朝他開槍!”

那天晚上,聞一多先生說了很多話,說的很激動,同學們聽了也很振奮,一盞油燈,一間草屋宿舍,一群圍坐在老師跟前的學生。

儘管身在草屋,但他們卻談論了將來這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都在為這些而努力。

在兩天之後的參軍動員大會上,聞一多先生也說了差不多同樣的話,黃正忠此刻覺得,正是有了先生這樣的燃燈者,這個國家和民族才能一步步的走向民主和自由。

……

一週之後,西南聯大參軍的學子們正式的參軍入伍。這一次西南聯大參軍的學子有200多人參加遠征軍,其中以外語系的居多,這200多名學子將和遠征軍一起,在異國戰場廝殺,他們中的很多人將永遠留在了那裡。

遠征軍司令孫立人將軍攜眾軍官前來迎接,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也做了相應的動員,他勉勵參軍學子要為國盡力、奮力殺敵。

未能如願參軍的黃正忠也參加了這場儀式,看著穆旦學長他們穿著草綠色的軍裝,他心裡竟然覺得難過。

“你們今天就要走嗎?”黃正忠有些不捨,他和朱景行、穆旦學長以及管立民關係處的都很好,平日裡他們總會一起談古論今,今天想到幾人都要遠赴戰場,心裡真有點不是滋味。

“放心吧,等抗戰勝利之後,我會去南京找你再談論尼采、莎士比亞以及曹禺先生作品的。”朱景行笑道。

“對,正忠,希望戰爭結束後,我們還能夠在一起談論詩歌。”穆旦學長笑道。

“原野上丟失的自己正在滋長!

因為這時候你在日本人的面前,

必須教他們唱,我聽見他們笑,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為了光明的新社會快把鬥爭來展開,

起來,起來,起來……”

黃正忠背誦了穆旦學長寫過的詩歌,他很喜歡穆旦學長的詩,裡面沒有一些詩人的故做頹廢,而是慷慨激昂的。

他想著,走上了戰場的穆旦學長應該會寫出更多的詩歌吧。

這時候,聯大的校歌響起,所有人跟著唱了起來:“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絕徼移栽楨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