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的清晨,黃柯伴隨著東方的第一縷霞光醒來。他剛起身後沒多久,陳烈文和顧維鈞走了進來,黃柯見到兩人進來,知道他們是來彙報當天行程具體安排的,就問道:“說說今明兩天的安排。”

陳烈文負責這些事務,他攤開本子道:“上午十點鐘和羅斯福總統舉行正式的會談,中午出席正式國宴;下午的時候,您將出席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行的歡迎晚宴,並發表演講,還將會見地方和聯邦政要。”

黃柯點點頭,陳烈文繼續道:“明天上午,您將出席中美工業座談會和僑界舉行的歡迎招待會,並參觀當地企業和學校。中午的時候將出席副總統約翰·迦納的午宴,下午的時候參觀美國福特汽車製造廠……”

這時候黃柯已經洗好了臉,十四仔遞來了一個溫熱的毛巾和一杯牛奶,黃柯接過毛巾擦著手,然後端過來熱牛奶邊喝邊踱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和美國方面聯絡一下,把福特汽車的參觀推後或者取消,改成波音公司。”黃柯道。

“好的,我稍後就和美方聯絡溝通。”陳烈文還在本子上進行著記錄。

黃柯又補充道:“顧維鈞幫幫他,和西方人打交道你比他熟些。”

“嗯,稍後我和烈文一同去去國務卿。”顧維鈞道。

黃柯又接著說道:“另外,安排行程的時候空出一個下午來,也私下裡跟柯里昂家族的接觸一下,我要當面向他們表達一下謝意。”

陳烈文也在本子上做下了記錄。黃柯又問今天的報紙蒐集好了嗎?十四仔說已經送來了,他正在整理翻譯。

黃柯說不用了,他喝完牛奶就開始閱讀當天的送來的美國各大報紙。

不出意料,黃柯一行訪美在美國國內乃至世界輿論中都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在當天出版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美國諸多主流媒體都以大篇幅的整版或者是跨版聚焦了黃柯訪美,有的報紙甚至還在黃柯再白宮發表談話之後,增刊了號外用以及時報道。

不過這些媒體對黃柯此行以及他本人並沒有過分的讚譽或者是貶低,他們而是帶著一種疑問的語氣在觀察著黃柯和他背後的那個文明古國,當然,這些新聞的字裡行間之中也透露著對中國對日戰爭的同情,但也僅僅是同情,文中並沒有說要如何去幫助這些中國人。

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這個來自東方的元首似乎顯得有些神秘,他們暫時還分不清楚這些人是敵是友。

主流媒體的訊息看完之後,黃柯又隨意的翻看起來一些其他報紙。他隨手拿起了桌角上一家名為《太陽報》的便士小報,這家小報也報道了黃柯訪美的新聞,但和其他大報的分析和一手的新聞材料不同,今天做的一個版面很有意思,他對黃柯此行各種態度的美國人群做了一個劃分,後面還附上了一些原因分析。

黃柯拿起來看著,這家報紙上沒有什麼深奧和生僻的詞彙,黃柯讀起來不費力,不需要藉助詞典和翻譯。

這家報紙說,對黃柯以及中國持有好感除了唐人街的華人華僑外,還有一部分曾經在中國工作過的工人和工程師,因為對於這些在大蕭條中因為中美貿易協議而來過中國的這部分美國人來說,黃柯的確和他的人民在東方這片土地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時他們也在中國渡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他們親眼看到了中國從一個落後的手工農業國開始一步步發展,那裡當時匯聚了來自德國、美國的工程師、工人,他們都親眼見證了那裡開採出來的一桶桶石油,修築的一節節鐵軌以及蓋起來的一棟棟高樓……毋庸置疑,這些人是對黃柯以及中國都是充滿好感的,同時對中日之間的戰爭對日本持有譴責和反對的態度。

但這一類人畢竟數量不多,且都是以工人和工程師為主,所以對社會輿論的引導性很小。

報紙上接著分析者另外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對黃柯此行持有謹慎和不關心的態度上。對於大多數的美國人來說,他們對東方遙遠的中國停留在愚昧落後的認知上,他們對中日之間兩個東方國家的戰爭也漠不關心,他們更關心自己的口袋,而這一類人多是社會上的中低層,儘管他們人微言輕,但這一群體數量龐大,是社會的主要構成部分。

當然,還有的人對黃柯的訪問持有歡迎的態度,但對中日戰爭並沒有什麼意見,他們認為中日之間的戰爭可以更好的促進美國產品銷量,這一類人以石油大亨、軍火頭子為主,很顯然,這一類人群雖然數量較少,但影響力最大。

當然報紙上還列舉了其他的一些人群的意見,例如反對中國或者反對日本之類的,但代表性不夠強,所以就沒有做什麼分析。

黃柯在看完這篇文章後將報紙,他眉頭緊皺了起來,這次訪美主要是為了促成美國對中國的軍工合作,使美國斷絕對日的援助,如果美國社會如果這篇文章分析的那樣,那麼此行成功的機率就大大降低了。

不過儘管內心裡有千百個不情願,但黃柯還是不得不承認,這個報道的分析有一定的可信度。弱國被人欺,不光是要受到日本這樣野蠻國家的侵略,還要遭到美國這般國家的質疑,沒辦法,誰讓你是來求人家的呢?

黃柯嘆了口氣,對斯大林他還可以加以威逼利誘,畢竟如果中國對日失敗會直接影響到蘇聯的利益,但對於美國,最起碼現在的美國,黃柯只有耐心說服或者是等待著有卓越見識的人預見日本將來的企圖。

很可惜,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這也是他為什麼昨天要在白宮記者會前說出那樣一番話,因為他明白,只有讓美國人意識到日本對他們的威脅,他們才會慷慨解囊,支援中國人的對日戰爭。

沉思片刻,陳烈文推門進來,他說早餐時間到了,羅斯福總統邀請黃柯去共進早餐。

黃柯去到的時候,羅斯福總統已經在黑人僕人歐文·邁克達非的推送下坐在餐廳的座位上。他正在品嚐著麵包和煎蛋,吃的津津有味。

“早上好,委員長先生,請吧。”羅斯福微笑的和黃柯打著招呼。他知道作為一個大國的元首,他們每天工作長達15個小時以上,因此這一頓早飯對他來說說不定是這一天的第二餐了。

早餐很簡單,並沒有傳說中的豐盛,就是簡單的麵包、肉末煎蛋和牛奶之類的,飯後的甜點是一小片菠蘿、兩顆櫻桃,再在拌得稀稀的奶油裡放上一點核桃仁。

兩人都吃著,羅斯福會一邊看著報紙。黃柯適當的將那份便士小報拿了出來,他笑道:“總統先生,我今天看到一份非常有意思的報道,說起來內容是我見到最為出色的一篇。”

羅斯福聽後抬起頭道:“是啊?那我可真希望看一看。”

說畢,黃柯將面前報紙遞給了他,他接過來之後認真的看著。黃柯注意的觀察著他的反應,只見羅斯福的表情時而緊皺眉頭,時而又嘴角上揚,看來他是被這裡的內容吸引了。

看過之後,他笑了笑道:“看來這個報紙很別出心裁。”

“嗯,別出心裁但說的也很有道理,我想這份報紙說中美國大部分人對於訪美的心態。”黃柯點點頭,他的表情有些嚴肅,看得出來他對這件事有些擔憂。

“……”羅斯福看了他的表情後岔開話題道:“委員長先生,聽說您的子女都在美國的大學學習,這一點我深感榮幸。如果可能的話,今晚我和妻子想邀請他們來白宮做客,嘗一嘗我妻子的手藝如何?對了,她做的芝士麵包非常美味。”

“嗯,我想他們會非常樂意。”黃柯笑道。

……

黃柯在訪美的時候,在中國大地上進行的對日作戰已經進入了一個寒冬。東北戰區的局勢雖然有所好轉,但因為抗戰的持續進行,再加上日軍間諜和飛機破壞,軍隊所需的大批武器裝備和後期給養越來越捉襟見肘。

華北方面,日軍重兵攻下了重鎮濟南,開始向德州一線進軍。劉堅部署重兵拒敵,一場場戰役進行的十分慘烈。

更為糟糕的是華東戰場,因為華東一線關係到首府南京的安危,再加上又是長江黃金水道和重工業的集中地,所以歷來頗受重視,但隨著戰役的進行,日軍不斷增加這一方面的軍力,誓有不破南京不罷休的態勢。

張治中部署重兵在蘇州一線和日軍展開血戰已經有數月之久,如今蘇州一線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從天空上俯瞰下去,到處都是一片肅殺之色。

大雪落下,這裡已經不見半點江南美麗的景色,只有濃濃的硝煙和灰頭土臉的軍人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