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進入第二個年頭,在前期的對峙狀態之後,日軍開始舉國之力向中國戰場增兵。在東北、山東和淞滬三大戰場上,日軍投入了總兵力超過了百萬,其中包括新組建的數個重型裝甲師團。

在部隊大量增加的同時,三路大軍的總司令長官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陰險狡詐的板垣徵四郎被派往了東北戰場,擔任關東軍和諸多滿洲多路軍隊司令長官;而戴著眼鏡、看似文質彬彬的岡村寧次被派到了華北戰場;松井石根還是繼續擔任上海派遣軍的總指揮。

三個派遣軍的司令長官在春節之前召開的最高軍事會議上被罵的狗血淋頭。

幾天後,農曆新年剛過的時候,東京降下了第一場大雪,雪落櫻山、格外美麗,裕仁天皇在皇宮召開了御前軍事會議。脫去戎裝的三位大將和一干日軍高級將領一起,在皇族人員的帶領下覲見天皇。

天皇並沒有直接露面,而是隔著一層紗布一樣的簾子和他的武士們商討著軍國大事。透過紗布,可以看到天皇輪廓大概的一個剪影,他個頭不高,臉上似乎是長著兩撇小鬍子,塌陷的鼻樑上掛著一幅眼睛,看樣子和普通的人沒有什麼兩樣。

但在座的將軍們卻都將其視之為神,他們中的不少人有的還是第一次見到天皇的真容。

御前軍事會議開始了,天皇先是聽取了陸軍大臣杉山元的彙報。杉山元是個激進的傢伙,他吐沫橫飛的向天皇描繪了即將到來的勝利。

“陛下,支那之戰事未能取得突破性之進展,實乃我軍未投入過多之精力所致。當年日清戰爭和日俄戰爭時期,帝國乃舉傾國之力與之奮戰,故而百戰不殆。而今日對支那戰事卻顯得猶豫不決。”

“制定春季攻勢,就是要集中國家之兵力與支那政府軍展開決戰,擊潰其主力部隊從而佔領支那全境。”

杉山元說完,又有幾個大將依次說了一些,大家的總體意見已經非常明朗,那就是投入更多的軍力和物力在對華戰爭上,務必取得最後的勝利!

眾人說完之後,紗布簾子那邊的天皇一直沉默不語,所有軍官們都跪在桌子兩邊腰桿挺直、低頭不語,他們不能夠直勾勾的看著陛下,因為那樣是不禮貌的。

但他們的內心卻一直都在糾結,思索著天皇陛下的用意。

“諸卿所言朕已知曉。現在軍備器械準備如何?”裕仁慢悠悠的說出這句話,低頭沉思的將軍們心裡開始暗自竊喜,天皇這樣問,表明他已經對對華增兵的計劃感了興趣。

“陛下,我們現在已經動員出五十多個師團,兵力也維繫在百萬之上。再加上朝鮮、臺灣等地之部隊,兵員方面沒有任何顧慮。同時軍械上也可以充足保證供應,海軍會保護運輸航道,美英等國還在提供工業原料,和支那之戰爭絕無問題。”一個負責後勤調動的將軍低著頭向天皇報告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裕仁聽後沒有反應,又是片刻的沉默,沉默過後裕仁又緩緩的說道:“美英諸國乃從中牟利,但帝國必須工業原料之地。支那多地物產富饒,佔據支那可掌控原料之地,依此為驅逐英美諸國之基礎……”

天皇的話很短,但意思很精煉,大家都聽明白了,看來天皇高瞻遠矚,已經在考慮佔領中國之後對付美英等國的事情了。

沒有等到將軍們激動片刻,天皇又傳喚了岡村寧次、板垣徵四郎和松井石根,三個人齊刷刷的跪在天皇面前的臺階下,屁股撅的老高。

天皇還是沉默了,沉默了片刻之後,他又用那沙啞的嗓音慢悠悠的說道:“三位愛卿為帝國征戰辛苦,願汝等秉先烈之志願,開疆闢土!”

三人感動涕零,捶胸頓首的表示不辱使命。說完,裕仁天皇宣佈散會,離開了會議室。其他的將軍們也都跪在那裡恭送。

天皇離開之後,他們也就開始了具體的制定計劃。因為之前調撥部隊已經完成,所以現在來討論的主要是進攻的日期和策略性,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很快就討論出來了結果,御前會議結束之後,岡村寧次三人從東京乘坐專機分別趕赴各自的戰場,此時在他們腳下的大洋上,日本運兵船和運載武器裝備的船隻絡繹不絕。

……

農曆正月十六,正月剛過了一半,元宵節之後的第一天,南京城裡還有不少過年的氣氛。但和這些輕鬆歡樂的氣氛不同,位於中山路的國防部大樓會議室裡則是顯得緊張又壓抑。三大戰場的日軍已經展開了大兵團的進攻,前線部隊損失慘重,不少陣地丟了。

就在不久前,黃柯還親自接聽了從東北戰區打來的電話,張學良在電話那頭痛心疾首的說道:“先生,日本人調集了足有二十萬部隊幾天前從南滿進攻。他們來勢兇猛,根本不給我還手的機會。”

“處在最前沿的十一軍算是裝備精良的勁旅,可日軍竟然用幾個師團來攻。我在前線的一個步兵旅不到一天就打光了!十一軍才三天的功夫,部隊傷亡就過半了。”

“不是弟兄們不願意打,這仗打的實在是太慘了,能不能撤到瀋陽一線,或者換上其他部隊修整一下?這麼打下去我擔心十八軍和十一軍就打光了……”

黃柯無其他辦法,只得說“漢卿,你在前線多堅持一天是一天,多堅持就能夠給後面的弟兄爭取點時間。日本現在時傾國之力跟我們要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我們唯有徹底打敗他才行。”

“不是我不願意堅守,只是這仗再打下去,怕是老東北軍的弟兄都打光了……”張學良哽咽的說道。

“漢卿,怎麼可以這樣說話?!”黃柯帶著責備的語氣說道:“在國防軍的序列中哪有什麼老東北軍?大敵當前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你怎麼還在固守封建軍閥的那一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學良聽後,也意識到自己有些著急,他換了一種緩慢一些的語氣道:“對不起,先生,我剛剛有些著急,說錯話了。”

黃柯知道這是他的內心裡最不願提及的一幕,畢竟整改後的東北軍是中央掌控的國防軍序列中,地方勢力最大的一支,此時這樣的舉動,除了一線部隊要有人固守,不能輕易輪換的遠古外,不能排除其他的原因。

但黃柯是萬萬不能這樣說的。

他又換做一種勸說的口吻道:“漢卿,你不要有這樣的地域偏見,在上海前線和山東前線的部隊按照你們的說法那些都是我從西關帶出來的,可我給他們的命令都是戰到最後一人。不是我太狠心,如果不堅持構築起第二道防線,那就要亡國滅種的!”

“……”張學良沉默了,片刻之後他道:“先生,學良知道了!”

說完,張學良掛上了電話,黃柯握著聽筒卻久久不能放下。

連一向玩世不恭的張學良都感慨戰場上激烈,可見雙方將士都在做著拼死的搏鬥。黃柯自然不會懷疑在前線將士們的忠勇之心,但他卻不得不親自簽發命令讓他們堅守,因為三大戰場的前線一旦突破,日軍就可能長驅直入!

其實早就在年前的時候,何應欽就認為日軍可能會在近期有重大的重大軍事行動,因為日本國內不斷的徵召適齡男子入伍,各種軍械廠沒日沒夜的加班,冒著濃煙的巨輪來回穿梭在中國沿海港口和日本本土之間……總參謀部斷定,日軍會在三月份發起總攻。

為此,國防部做出了組織集團軍構築第二道防線的準備:原本修整的第一集團軍聯合其他部隊組建第一方面軍,被調至濟南、曲阜一線構築二道防線;杜聿明的淞滬武裝警察部隊也和其他部隊一起組建第二方面軍,在蘇州、南京一帶設防;林祚大的第五軍調至東北,第十八集團軍等部隊組成第三方面軍,在錦州一線展開防線。

在調動部隊機動的同時,國防部還發起了戰時動員令,各行各業都以軍需為首要服務物件,工廠生產全都以服務軍工以首要原則,大量適齡青年被徵召進入部隊,各級政府和宣傳開啟了大量的戰時宣傳,中央集權的執行力在一步步體現。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日軍的動作竟然會如此之快,他們比預料的時間提前了一個月發起了進攻,這也就讓原本準備構築完善的第二道防線的願望破滅。

黃柯不願意看到歷史上南京保衛戰的悲劇再重演,他知道那樣的後果是數以萬計的百姓受到滅頂之災,所以無論如何一線部隊都要頂住。

但日軍顯然是有備而來,並且是準備良久。在淞滬、華北和東北三地連續遭到日軍大規模進攻,他們的機械化程度較之前提高的不少,大量新式的坦克和火炮投入戰場,這也讓之前依靠機動性見長的國防軍在對陣時敗下陣來。

黃柯知道,只有嚴令一線部隊嚴防死守,為第二道防線的部署贏取寶貴的時間,才能有希望取勝,這個狠心他必須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