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雞鵝巷53號是一處神秘的大院。

在任何出版的地圖上都沒有標註這裡的資訊,在這裡的門牌也沒有任何顯示,甚至連辦公室的電話都沒有在電話局登記。整個一棟大院被五米多高,一米厚的圍牆包裹著,雖然沒有軍事禁區的標誌,但在大門卻有全副武裝的憲兵把守,周圍還有人不間斷巡邏。

這裡的大門一直都是關閉的,鮮有幾次開出的黑色奧斯汀轎車也都是匆匆過去,然後大門再匆匆關上。

新政府裡,只有少數的幾名高層知道,這裡是國防部預備幹部處總部,簡稱國幹處,也有人稱之為53號大院。

這裡是新政府的重要的情報機構,當然,這支重要的情報機構並不歸屬於廣州的新政府,直接歸屬於北伐軍前線指揮司令部。

預備幹部處已經完全轉化為情報調查收集機構,行政級別也擴大到正軍級。

進入南京城後,這一機構的職能進一步的明確,機構設定也得到進一步最佳化,一切變得越來越正規,不僅成立了八部六室炸, 一些重要的城市還建了秘密分站和竊聽系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北伐軍佔據半壁江山後,可以調動的人才和物力是之前不能夠比擬的,大量的諜報、破譯人才被充實到隊伍中,一些國外進口的竊聽和破譯裝備也被裝備起來,有人粗略統計過,僅預備幹部處外文翻譯部就有30多名高階翻譯人才,可以翻譯超過40種語言,人才之多,可見一斑。

不過,在如此完善的情況下,楊義兵卻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3月28日,情報部截獲了一條從廣州主席辦公室發出的電文。電文的內容很簡單,只是提醒“梅雨時節,天氣轉變,注意收拾衣服保重身體”之類,看似是一封尋常的提示性電文。但接連幾天,他們都截獲了從廣州主席辦公室發出的數封電報,電文也是出奇一致性。

這立刻引起了情報部長李澤天的注意,他覺得其中肯定有什麼聯絡,不然主席辦公室不會發電報挨個提醒。李澤天命令人跟蹤這個資訊,並派人對所有電文進行彙總。

經過幾天的時間,李澤天發現,這份電文是從主席辦公室發出,所有的接收單位都是軍警等一些重要管理部門。從國幹處廣州站那邊等到的訊息,不久前,主席在國黨會議上,專門召集了軍警部門的黨員開會;並且,最近廣州等地在頻頻調集軍警,並且內部還對顏色政黨黨員進行了甄別。

現在通電全國的部門,難道是?

一個不好的念頭在李澤天的腦海裡浮現出來。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指示手下的人將這件事進行分析彙總,同時,他也把手裡的電話搖動了起來。

“幫我接義兵同志辦公室,對,這裡情報部李澤天。”李澤天手裡緊緊的握住話筒,略帶著沙啞的淮地口音在辦公室裡迴盪。

“李部長,義兵同志出去了”國防部預備幹部處的規矩,下級對上級不稱呼職務,直接稱呼某某同志,這樣一來顯示平等,其次可以增加內部凝聚力和紀律意識。

“那請問他什麼時候回來?我有重要事情向義兵同志彙報。”電話這頭的的李澤天有一些著急了,不知道是天氣還是因為緊張,他的頭上已經滲出了一些汗水。

“不清楚,義兵同志去的是南京市政府,具體的事宜我本人也不是十分清楚。”秘書回答後,李澤天又攥緊話筒說道,“王秘書,請義兵同志回來後一定電話告知我,我有重要情況要去彙報”。

“好的,我知道了”

通話結束後,電話這頭的李澤天陷入思索之中。這個時候,千里之外的廣州國民政府主席辦公室裡,一封封機要電文正在向撒雪花片一樣的向外瀰漫。同樣,在廣州市區,來來回回的衛戍部隊不斷調動,戴著紅袖章、懷揣著*的官兵開始進駐各個不同的機要單位,誰也不知道這些人想要幹什麼?

有一些人倒是嗅出了其中的血腥味,不過在那個時候沒有人敢下結論,老百姓們都關閉門窗透過縫隙觀察街面上軍隊的調動,像是看一場與己無關的熱鬧一般。

叮鈴——鈴!深夜時分,李澤天桌子前的電話響了,剛趴在桌子前睡著的他一下被驚醒。

“義兵同志,我是李澤天,我有重要事情想你彙報”李澤天很快把事情的前後講述了一遍,電話那頭的楊義兵聽後不由的也是手心冒汗。

“你迅速帶著資料來到我的辦公室,我要和你一起向興華同志彙報”撂下電話,李澤天就趕緊帶著資料來到了辦公室這邊,透過電話,他把情況一一向黃柯做了彙報。

黃柯聽後卻是異常鎮定,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是歷史上必然要發生,兩黨之間的利害關係擺在那裡,矛盾不可調和,利益最終擴大化,想要把戰場變動完全避免掉完全不可能。

不過黃柯也認識到,如果此時發生清黨行動,那對正在進行的北伐將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他的軍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內訌。

“你現在迅速調集各個部門和辦事處的人員,監視所有行動隨時彙報,如遇重大情況,可以隨時向我越級彙報,清楚了嗎?”

“明白!”兩個人在電話這頭齊聲回答。

這邊準備好之後,黃柯立刻召集參謀部召開會議,經過商議之後參謀拿出幾條命令電令全軍:“1、一切行動均聽從北伐軍指揮部命令,不允許任何人和部門派駐人員到北伐軍中;2、營級以上軍官任免都要經過北伐軍司令部批示;3、當地政府無權調動駐地軍隊,如需調動,需經北伐軍司令部批准……”。

下發了這幾條檔案後,黃柯長出了一口氣。現在北伐軍三路大軍已經釋出在半個中國的很多地方,只要這些軍隊不亂不清黨,大局就能夠穩住。

不過他們雖然佈置完善,但還是晚了一步。

三天後的一個夜晚,夜空中沒有任何星星,天漆黑一片。廣州郊區的一個禮堂裡,300多名工人正在工會的組織下召開聯合大會,他們在商議著如何向工廠爭取更多的權益,以便讓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因為禮堂裡的煤油燈不多,大會堂也前面的講臺上還算亮堂,下面的都是黑乎乎的一片,所有的目光和燈光一樣都聚集在禮堂中間那個穿著工人裝的男子身上,他叫阿福,是工人組織的一個領導,這次活動他是發起人之一。

“工人兄弟們!我們生產這麼多東西累死累活為什麼還吃不飽飯?可那些老闆老爺們為什麼什麼都不幹,每天卻住洋樓、吃西餐?大家有想過這些問題嗎?這些都是為什麼?難道就因為我們天生就低賤嗎?”

阿福的話的確具有很強的鼓動性,很快300多名工人的情緒就把他帶動了起來。

就在阿福準備將這個根源說出來的時候,忽然,一陣急促但又有序的腳步聲傳來。

“快!”“下車!”一時間,口令聲、腳步聲、武器碰撞的聲音此起彼伏。工人們暫時放緩了他們高昂的情緒,把頭都向外張望。

一些人還沒有走到門口,上百名全副武裝的官兵將集合地團團圍住。

負責看守的一個工人向前面的軍官詢問原因,走在前面的一個戴著紅袖章的上尉一巴掌打過去道:“接到上峰命令,你們這些人非法聚集,私自藏有武器,全都帶走!”

“憑什麼帶我們走?”“就是!跟他們抗爭到底!”幾個年輕的工人看到那些軍警如此蠻不講理,便拿出工人糾察隊的武器向外開了槍。

槍聲一響,本來還準備衝進去帶人的官兵立刻開槍,站在最高處的阿福倒在血泊之中,雙方在會堂前發生交火。

那些只有幾桿槍的工人糾察隊哪裡是訓練有素軍警的對手,很快,大會堂前就血流成河,三十多名工人當場被打死,其餘的全部被抓。

在這個事件之後,汪精衛在政府公文中明確支援軍警行動,並且宣佈要對“一小撮政黨實施清洗”,並且宣佈所有國黨黨員必須脫離*。

緊接著,新政府在廣州進行了聲勢浩大的清黨運動:全市之內,一大批工人武裝被武力繳械,抵抗者不是被關進了監獄就是被當場擊斃;在一些要害部門裡,顏色黨員也都被秘密逮捕……

一時間,戴著紅袖章的憲兵警衛隊官兵四處出擊,有的甚至當場槍殺,不經過任何審判程序,廣州等地的老百姓談共色變。其實這件事的原因是由來已久的,新政府黨內以汪精衛等人為首的派系在很早的時候就推崇國黨一黨制度,這樣在他們的眼裡,顏色政黨就變得如同眼中釘一般。在這一點上,汪精衛和在上海租界裡的各種洋人還有軍閥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

在不久之後的行動中,他們也用行動證明了這一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