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薛伯陵帶著這兩輛鐵甲車回到北伐軍陣地的時候,陣地裡瞬間變的熱鬧起來,一波官兵把兩輛小坦克圍的是水洩不通,其他遠一點的官兵沒事的時候也有跑過來看熱鬧。

“賴克仔,這個鐵殼竟然可以坐人?了不得啊!”

“那是,你看上面還帶著輕機槍和山炮,要是咱們弄上百十輛這種鐵殼子,打仗就簡單方便多啦。”

“哪有那麼簡單?這個鐵東西怎麼就可以走了呢?”

……

圍著兩輛雷諾FT-17型法制輕型坦克,官兵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開了,很多官兵連汽車都沒有見過,頭一次見到這玩意頓時感到新鮮,不過如果他們在戰場上見到這種東西,恐怕也會被嚇的魂飛魄散。

訊息傳的很快,不出一個小時的時間,薛伯陵搞來東北軍的兩輛坦克車的訊息就傳到了北伐軍前線指揮司令部那邊。前指剛開完會,黃柯就張羅著讓人把這兩輛坦克車拉了回來,然後對著其他軍官說都去瞧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兩輛坦克車被開了過來,早期的坦克車體型比較小,和今天南方的一些水田的收割機類似,不過上面機槍和火力也足以讓一般人震撼,黃柯天生就是個裝甲迷,現在看到自己的隊伍裡有坦克了,他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激動和興奮。

“誰能夠說出來這兩輛坦克車的型號和火力配置?”黃柯拍打著坦克上的鋼板,笑呵呵的說。和他樂呵呵的表情相對應,所有的軍官都面面相覷,在當時的國內,即使最先進的軍隊也僅僅是裝備了少量的坦克,在更加廣大的官兵中,他們連聽都沒有聽過,更不用說說一說坦克的型號和各種火力配置了。

長期的貧困讓中國國民不禁體質偏弱,在思想上也始終落在別人後面一大截。黃柯深知這一點,但他決心改變。

“薛伯陵,這兩輛坦克車是你弄回來的,你說一說,這輛坦克車是什麼型號?火力都是怎麼樣的? ”

薛伯陵笑了笑道,“司令,我沒有記錯的話,這輛車是雷諾FT-17型法制輕型坦克,至於上面的火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這兩輛轉載的都是40毫米的火炮,不過也可以換成機槍。”

聽完薛伯陵這樣一說,周圍的人表情不一,有驚歎、有讚賞,也有疑惑。黃柯雖然內心欣慰,不過他並不急於表現出來,他拍著薛伯陵肩膀說,沒有錯,這就是法國造的坦克,不過你知道也不稀奇,因為我在西關軍校講歐洲戰爭的時候,專門講過這種坦克。怎麼樣?你對坦克車感興趣嗎?

薛伯陵自然不敢說不,何況他內心裡就是對在這種陸戰新武器充滿了興趣。黃柯一聽高興說,過一段時間蘇聯人援助的一些坦克車就到了,你現在留在武漢接收,到時候把坦克車集中到一起,以你的那個特務連為基礎,組建一個坦克大隊,你自己當大隊長行不行?

“是!”雖然是玩笑說,不過這也是軍令。

坦克大隊是個什麼概念,薛伯陵心裡頭不清楚,恐怕在場的人都是一頭霧水。不過他知道黃柯的想法一直都是異於常人,在西關軍校的時候,黃柯就多次斷言坦克會成為未來陸戰之王,也曾經多次談及過坦克在未來陸戰之中的重要作用。

“是!”薛伯陵啪的立正答道。

在這之後,在黃柯一手的策劃下,北伐軍的首支坦克裝甲部隊宣告成立。

和當時其他軍閥的裝甲部隊不同,黃柯並沒有把這些部隊分別編入步兵序列中,而是將裝甲部隊單獨成為一個兵種。單獨成立兵種是黃柯的慣例,就像之前巴圖的騎兵一樣。

武漢前線的戰鬥每天都在進行,黃柯把裝甲大隊的具體籌建工作交給了薛伯陵,這個不滿30歲的年輕人就要在這個時候挑起大梁,實在讓人對他投來不少羨慕的眼光。

不過眼下他卻高興不起來,裝甲部隊組建初期有很多困難,不能夠緊靠著這兩輛繳獲來的坦克車。黃柯之前說的蘇聯人援助的坦克還是一個未知數,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送過來,沒有坦克的裝甲大隊怎麼組建?

薛伯陵犯了難。

一週的時間不到,薛伯陵就打到了一號專線向黃柯抱怨。電話裡,黃柯劈頭蓋臉把他罵了一頓。

黃柯說他要是伸手就能夠組建我還要你幹什麼?你記住,這是世界上第一批坦克部隊,無論如何都要弄出來。

黃柯說完之後,薛伯陵有些洩氣,滿肚子委屈可又不能說。過了一會,黃柯換了一個舒緩一點的語調說,伯陵同志,你是裝甲坦克這種部隊的探路者,在北伐軍中是,在中國是,在世界也是。

我們國家工業基礎差,國家正在打仗,你們有困難是正常的。但是你們不要被困難嚇倒,有條件要搞,沒有條件也要搞。至於你說的那些問題,坦克車我已經通知各部隊,繳獲的車輛全部給你們送過來,需要的人才你在各個部隊中選,只要是你們看上的,我一律放行。怎麼樣?還有什麼問題嗎?

電話這頭,緊緊握住話筒的薛伯陵有些感動,對於軍人來說這是莫大的信任,唯有竭盡全力報效之。

“是!司令放心,屬下定不辱使命。”

不久之後,軍需部差人給正在組建的裝甲大隊送來了幾輛廢舊的汽車,這是前線的部隊繳獲的,一看是報廢的東西就沒有留下來上繳了。

雖然是幾輛破車,不過薛伯陵還是找來工匠,在這幾輛廢舊車輛的基礎上,用木頭、油漆仿造了幾輛和坦克外形類似的車輛,用來模擬駕駛和學員熟悉學習。

除了武器裝備外,人才才是最難得的。北伐軍官兵的文化水平雖然和軍閥軍隊相比較高,並且在部隊裡也開辦了掃盲班,可對於裝甲兵這種專業性很強的兵種,薛伯陵仍舊顯得力不從心,他所在的特務連會駕駛車輛的只有不到十個人,有的人甚至連汽車之前都沒有見過,更不要說去駕駛坦克了。

這些情況始終困擾著薛伯陵,不過他還是遍佈全軍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兵員。有的是部隊運輸駕駛員,有的在參軍前學習過各種車輛修理技術,還有的文化素質比較高的年輕人……

一切都是白手起家,創業初期談何容易?

好在黃柯對裝甲大隊的建設給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援。雖然前線戰事正酣,不過黃柯還是強力主導一批有文化和素質的官兵到了裝甲部隊,就這樣,東湊西湊在不久之後,北伐軍首支裝甲大隊在武漢前線宣佈成立。

成立儀式是在剛剛打下的武漢邊一個小鎮上舉行,不遠處就是隆隆的炮火,激昂的戰鬥正在進行。300多名官兵和10輛坦克車(2輛坦克、3輛突擊車和5輛木質假坦克)就是這支部隊的全部家當。

這些官兵還都穿著陸軍的老舊軍裝,頭上戴著託尼盔,身上穿著短褲長褂,手裡拎著長杆子的七九步槍。

“兄弟們!今天,北伐軍裝甲兵大隊正式成立了!我以成為你們中的一員感到自豪和驕傲,因為我們將是未來陸戰上的王牌力量!”

薛伯陵慷慨激昂,下面的官兵也都聚精會神。

烈日當頭,火爐武漢果然名不虛傳,黝黑皮膚的官兵卻挺直著腰桿、紋絲不動。這些官兵大部分都是從前線戰場剛剛下來,身上的硝煙味還沒有散去就到了這裡,接受這樣一個神聖的任務。

薛伯陵和在場的300多名官兵不會想到,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他們這批人會逐漸成長成為一支傲視世界的裝甲勁旅!他們會在西伯利亞荒原上、在朝鮮開闊的山地地帶將驕橫的蘇聯和日本關東軍碾壓成碎片,他們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陸戰之王。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眼下要緊的是開展訓練。薛伯陵弄來的幾本操作手冊被印刷很多冊,人手一冊。幾輛破舊的坦克也就成了大家輪番學習的教練車。兩輛真坦克和裝甲車因為缺少汽油,總是很少開動,學員也都很少有上車操作的機會。

薛伯陵沒有辦法,市面上的汽油價格昂貴不說,很多時候還購買不到。軍隊裡供應的汽油更是鳳毛麟角,每次的供應量少的可憐根本不夠用,薛伯陵不得不想想其他辦法。

他想出來的辦法是土辦法,除了開車把油門減小、縮短每個人的上車操作時間外,就是軟磨硬泡的從其他部隊那裡弄汽油。儘管條件如此艱苦,不過薛伯陵終究還是不負眾望,在一個多月的訓練之後,裝甲大隊的300多名官兵人人會駕駛坦克車,並且會修理簡單問題。

在不久之後,從蘇聯購買的首批5輛T-18型號坦克運抵北伐軍前線,經過組訓編隊後,裝甲大隊形成了初步的戰鬥力,也正是這樣,他們一步步的走向陸戰之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