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完之後,李文山指點了幾個外甥,又和黃維姐夫討論一番學業,看著沒什麼問題,讓他們各自回去,畢竟他要出遠門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文山和李鐵柱帶著三人一起出發,準備去伍亭縣,距離這隔著兩個省。

還好水路通了,走水路到達獻州府要五天時間,到時候再轉馬車打,到達伍亭縣的梨花村,走官道要馬車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

李文山決定走水路,在船上熬了六七天終於到了獻州府,這州府和他們江陵縣差不多大,比徐州府可差遠了!

在府城休息一晚,第二天找了馬車到了伍亭縣,看著縣城比青鬥鎮都差許多,看著這樣他就知道,李老頭會選擇性比趙家村安家的原因。

在縣裡找了一家客棧休息了一晚。

"爹可累著?"李文山看著他爹挺累的問道。

"沒事,坐船習慣了不顛簸,今天這縣道可差遠了,比我們江陵縣可是差出許多,顛簸的有點想吐,現在沒事了!"

"給曾祖他們修完墳,我們就回去吧!"李鐵柱道。

"嗯,我也要去溪山書院拜師了!這書院離我們縣挺遠的,都是陸路,我還想帶著你們一起去那,畢竟我要在那裡待上三年。"李文山沉吟道。

"這個事,回去了問你爺奶他們,去汝水縣生活也一樣。"李鐵柱道。

第二天幾人廢了大功夫才找到願意跑一趟梨花村的牛車。

"客官,這梨花村可是偏僻,這幾天除了剩點人,大部分都離開了。"

李文山看著這一路水分和植被都不多,可以見得為什麼這裡這麼窮了!

本身氣候就是乾旱少雨,這土地還多沙化,土地貧瘠,如何能有個好收成,這風吹過還颳起一陣風沙。

"老大爺,這伍亭縣怎麼環境差這麼多?"李文山疑惑道。

"這裡我聽老一輩講說,這裡以前也是一個綠樹青山的環境,我年輕的時候這裡還不錯。也不知是不是天罰,一年比一年差。"

"那樹怎麼沒了?"李文山疑惑道。

"幾十年前,據說一個京城的貴人發現,這裡的樹可以製作成一種香紙,可以百年不腐,這鎮上來了很多商人收購這種木材,當初很多百姓都是以砍樹為生。"

李文山也知道為什麼環境這麼差了!本身自然條件就差許多,還把樹都給砍了,環境不惡劣才奇怪。

進了梨花村,情況跟原先看到的差不多。

找到李里長,穿著打滿補丁,看著村子確實很小,多數人都離開這裡,去別的地方求生了!

看著外面回來的李家人,從衣著上看,還挺富貴的,他們也是很高興,問道:"外面咋樣,是不是水比較多。"

李鐵柱說道:"嗯,江陵縣環境挺好的,距離這裡馬車路程是二十天左右,走水路六七天就能到了。"

幾人聽了異常羨慕,可他們條件差,破家值萬金,搬家對他們來說是傷筋動骨的。

還好老里長記性好,李文山開出十五文工錢,幫忙修墳,村民爭搶著接活,沒兩天兩座墳就修好了。

忙完事,李文山和李鐵柱也急著回去,王大郎兄弟和望竹都不想在梨花村吃沙子,幾人一拍即合,啟程往家裡趕……

幾人花了幾天功夫,回到江陵縣,對於這趟出遠門幾人都是吃了不少苦。

"少爺,伍亭縣可比我們江陵縣差多了!"望竹道。

"是啊!沒想到差這麼多!"李鐵柱也是感慨連連。

租了輛馬車,幾人回到趙家村,看著青山綠樹,碧水青天的環境,幾人都悄悄地深吸了幾口,肺部都感覺敞亮了許多。

"爹,我們回來了!"李鐵柱看到在大槐樹下的李老頭忙道。

"這一趟如何,老家可還有人。"李老頭問道。

"有人,但不多,許多人離開了都沒回去,剩下的人就在那還算湊合著過,老里長還活著,這次還是託他老人家才找到爺奶的墳。"李鐵柱回道。

"老里長,那可都有八十多了!"李老頭聽著兒子說話,感嘆道。

也不再多說,幾人回去洗漱一番,吃了午飯,好好休息一番。

"爹孃,我明兒就啟程去溪山書院了!你們和爺奶可有打算和我一起去?"李文山吃完早飯道。

"我和你奶年紀大了,不去了。你讀書後有時間回來看看我們吧!"李老頭聽著孫子說道。

李文山想了想確實,現在他在哪都不穩,以後能考上進士的話,到時候再帶家人也安穩,不用跟著東奔西跑。

"那行,你們在家也要照顧好自己。娘你和奶奶別乾重活了,讓家裡那些僕人給你幫點。

爹你和爺爺就在家侍弄點菜,爺爺可千萬別讓他下地,無聊了在菜園子裡種點菜,侍弄侍弄下菜就行了!

我明兒就出發了!早點拜師,不過爹你要跟我去一趟,這次拜師和以往不同。"

"放心,我會盯著你爺的,這麼大年齡了跟小孩一樣。這次有什麼不同?不都是讀書嗎?"王氏好奇的說。

李文山想了想,用簡單的語言描述道:"這次就和父母一樣,一輩子只能有一個,這個先生,以後就是我終生的導師,天地君親師,這位先生就是‘師’了。"

一家人聽得一愣一愣地,那這麼說小山可一直都沒老師了!

"老三,你明兒帶著大郎一起和小山去書院,幫著小山一起把老師拜了!"王氏聽著可比李文山本人著急,她可從沒想過,小山還沒老師。

"是啊!孩子他爹,你明兒一起出發。"張氏也接著說。

李老頭想自己年紀大了,路上耽誤事,不然他也想去,這麼重要的事,因為年紀大錯過了!

"好的,我明兒和小山,一起出發,不過這拜師要帶什麼東西呢?"李鐵柱問道。

李文山道:"這物品,等我們到了汝水縣再準備了!"

"那不行,這是我和你肖嬸子在山裡採的蘑菇,好幾次採到,穿著裙子的仙女一樣的蘑菇。想著留給你的,你一直忙。這積攢了還挺多的,到時候帶去給你老師。"張氏看著兒子真打算什麼都不帶,這怎麼行。

‘仙女?’、‘蘑菇?’這兩個詞他都聽得懂,連在一起他就不懂什麼意思了。

"娘,你說的是什麼呢!拿出來給我看看。"李文山也好奇到底是什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