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的男子道:"公子,我們是臨陽府永春縣王和鎮王村人,我是王三喜,這不家裡分家了,家裡沒地,那邊佃農租金太高了,想著來這裡找找看有沒有田佃來種,我們到這裡錢花光了,而且村裡人都挺排斥我們的。"

從店鋪夥計那瞭解到情況差不多,就是家裡過不下去,出來找活,後跟著一地主到了江陵縣,地主把地賣了,人家不要他們種了,沒活了又來到中人鋪子,再過段時間還沒活,可能就要自賣自身當僕人了。

但他家的地除了租出去的二十畝,家裡就七八畝地和幾畝山地。

想了想還是先僱下,李文山道:"我家僱傭你們當長工,一年包住和糧食,吃飯你們自己煮,一年四件衣服,再給二兩銀子如何?"

婦人忙感謝道:"謝謝公子,我們願意。"

幾人一起在中人那簽訂三年的契約,李文山這才想起來秋收都過了。

帶著幾人去找了李鐵柱。

"小山,你這是幹啥?"李鐵柱好奇的看著他兒子身後跟著的四個人。

"爹,我這想著去府學裡讀書,您和娘年紀也大了,這家裡有幾個人幫著會輕鬆點,就包他們當長工了。"

"你這小子……哪有你這麼亂來的。"

知道情況已經簽了合同,只能把人帶回去。那一家四口忐忑的跟著他們回到了趙家村。

王氏倒是想得到,請長工除了吃和穿,其他花費和秋收請人幫忙差不了多少,長工還能多幫著幹活也值。

"多謝老太太收留。"四人趕緊給老太太磕頭道。

不然過幾天就是賣身為奴了!

"好了,你們就煮隔壁那老屋,明天早上過來拿糧食。"

三天後

趙家村特別熱鬧,趙家村人就可惜他不是姓趙不然連宗下,他們趙家我有秀才郎了。不過,同村也是挺好的,起碼他們這幾天去鎮上或縣城裡只要說是趙家村,商家都高看他們一眼,商家還給少算一兩文錢。

村裡婦人都來幫忙洗菜,請了個流動大廚,開始炒菜,一個村顯得特別熱鬧。

"這李家發財了,你看到沒,那一家四口,是李家剛請回來的長工。"一婦人偷偷地對著一旁一起忙活的人說。

"我原先還以為是李家老家的親戚,來投奔他們呢!"

"我原先也這麼認為,然後我就問了他家婦人,人家自己說她們一家是李家的長工。"

"可真是讓人羨慕,讀書也就看里長家好,但本來他們就比我們強,這比我們差多了老李家居然起來了!"

"哎,你要不要送你家二蛋去私塾"那些婦人一邊洗著菜一邊嘴上不停地說著。

"我家也想送小狗子去,如果能讀書那以後我就是秀才的娘了!"看著旁邊婦人沒回接著說。

"我跟他爹商量好了,過完年就送我家小寶去私塾,我家小寶挺機靈的,每天調皮搗蛋地被他爹揍,這樣去學了考不上秀才,識字了還能在城裡找個活幹,可比我們這些睜眼瞎強多了!"栓嫂子說。

"那我也送去,選一個聰明的孩子去,這樣學回來說不定還是教下家裡……"

"那我也送,就算只送一年,那識字了,就像栓嫂子說的可以找個好活。"

李文山絕對沒想到他考上了秀才,居然能帶動村裡蒙童的啟蒙率。

李家幾個姐姐都帶著丈夫和孩子回來了,孃家的喜事,特別是弟弟中秀才了,她們都在妯娌中都高抬一個頭。

二姐說道:"大姐,你家三小子讀書怎麼樣,有什麼不懂的,要不然讓他舅舅給指點指點。"

"讀書,三小子看著有點天分,就是人不如他舅舅聰明。哎,這去了私塾兩年多了,花了我三十幾兩銀子。"

二姐道:"我家那傻小子不也是,花錢厲害,讀書更是差,我打算回去跟孩子爹商量了,讓他下學,他弟弟去讀書,讀兩年夫子誇獎的一句話都沒有,只說沒天分。"

"三妹,你家裡的浩哥兒喬哥兒讀書如何?"

"他們倆,他爺爺給請了夫子回來教課,讀書我聽相公說還行,努力一番也能讀點成績出來。"

四丫抱著小兒子挺著幾個姐姐說話,一聲不吭,她今天穿了最體面的衣服來了,看著就知道是幾個姐妹裡日子最差的!在孃家時跟娘學的刺繡,手藝又不好,只能做點小活,孩子他爹就是聽爹孃的,把做工的錢,都給了大房一家子供大伯花銷,他們家苦哈哈的。

"五妹,妹夫今年還是沒考上,這接下來繼續考嗎?"

"嗯,明年繼續考,相公,打算請教下弟弟,把功課拿來給他瞧瞧……"五丫手裡抱著半歲的女兒道。

大姐道:"那確實,我都想著讓小弟教教我家老三"

張氏正好進來聽到這話,心裡不高興,畢竟她知道兒子還要繼續考舉人進士,哪有那麼多時間。

不好說什麼,便道:"你們回去了,好好教導外孫,努力讀書,到時候考童生的時候,再來向他舅舅求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氏看著幾個女兒,也就四丫日子最苦,但這丫頭不聽話,偏偏自己選夫婿。教她做繡活的時候,就想偷懶去山裡摘野果子,雖然氣得狠了,可還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好了你們姐妹幾個回來這麼久,去看看你們奶奶,四丫先留下。"

其他人知道娘肯定補貼四丫,但他們生活不錯所以也不惦記,依著張氏的話去看看王氏。

"你看看你,現在過得什麼日子,你幾個姐姐看著都比你年紀小,真是不爭氣的玩意。"

"娘,嗚嗚嗚嗚……對不起,我當初不該不聽你的話……"

"好了說啥都遲了,回去想想辦法把家分了!"

"老婆子總不能一直壓著你們供大房讀書花用,你那大伯都快三十了,童生還沒考上,早該分家了!你回去先跟張老二這麼說……,就算少分了家產,到時候我再幫扶你下,日子也能過下去。"

四丫含淚地點了點頭。

午時,宴席正式開始了!

周夫子牛車來了,"學生見過夫子,夫子好。

"嗯,我先來你這,之後要去青謹和凌雲那裡,所以我就稍座一會,半途離席。"

"夫子,辛苦了"李文山把夫子引到上座,這桌坐陪的是,趙家村裡長,趙家的族長,以及李老頭和李二爺,由他們招待。

李老頭這輩子就今天覺得最風光的,站起來道:"今天,我李老頭在這裡感謝周夫子對我家孫子的啟蒙之恩,感謝趙家村的里長和族長以及村民們對我們的多佳照顧。這碗酒我李老頭先喝了……"

趙里長說:"好,大家都是鄉裡鄉親的,遠親不如近鄰,這些年大家互相幫助都是應該的。"

"對啊,李家這日子好過了,也幫了我們許多……"

"大家互相幫助,日子才過得下去……"

"這村裡有了秀才,我們這就去打短工,別人都會先考慮我們……"

趙里長藉此說道:"在這裡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這那座一直跟大河村有爭議的山棗林,縣裡已經劃給我們村了,到時候去縣裡交點錢它就是我們的了!"

"太好了,那這樣我們每年可以多分點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