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的話,讓袁紹本就不堅定的心,再次動搖起來。

而袁譚想的則是,只要袁紹稱王,那麼自己便是世子!

王位的繼承者,縱然他父親不能更進一步。

審配、許攸、逢紀、顏良、文丑等文武都被王位矇蔽了雙眼,只要袁紹稱王,他們都可以跟著享受風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怎能不吃?

“天與不取,必受其害,請主公受詔稱王!我等必然誓死輔左主公!”

眾人齊齊拱手勸諫。

而此時的袁紹尚有最後的一絲理智,一手摩挲著頜下的鬍鬚,緩緩做出了決定:

“暫時按兵不動,既不拒絕也不稱王,先看看其他諸侯的舉動,若有人稱王,紹便效彷加冕稱渤海王!”

而此時的李昊也接到了錦衣衛的密報,原來這一切都是出自賈詡之手。

“賈詡這傢伙毒士之名果然不假,這封王之策當真是巨毒無比,這一服毒藥,只怕將會讓數以百萬計的大漢百姓,變成戰火裡的冤魂,路邊的白骨!賈詡之罪,百死莫贖!”

李昊看過密報之後,在心裡喃喃自語道。

掃視了一眼劉伯溫開口道:

“軍師以為該如何應對?”

劉伯溫略微沉吟開口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唯今之計當以不變應萬變!諸侯有奉偽帝詔書者,主公便可宣佈其為叛逆,號召天下子民共討伐!”

李昊點頭開口道:

“也只能如此了,派人速回天空之城,請聖旨!董卓矯詔封王,不合法典,無效!”

不久之後少帝劉辨的聖旨,被快馬加鞭地送往各地。

但接到了少帝詔書的諸侯,卻已經各自拿定了主意,以少帝劉辨已經被廢為由,拒絕了旨意。

隨後益州牧劉焉,率先受詔稱王,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面南稱孤,進位蜀王。

看到劉焉率先稱王,劉表的幕僚抵抗不住誘惑,在蔡冒、張允、黃祖等人的慫恿之下,劉表假惺惺地上書請辭。

“天子”不許,劉表便效彷劉焉,禱告漢室列祖列宗,按照天子詔書,進位楚王。

繼劉焉、劉表之後,劉繇進位淮王!

討董諸侯劉岱更是,率部返回了駐地兗州,隨後便進位魯王!

劉焉、劉表等先後受詔封王,其他幾個劉姓小諸侯也坐不住了!

其中劉昶受封稱武陵王、劉熙受詔稱河澗王、劉程進位琅琊王,一時之間天下的藩王多了七八個。

此時整個大漢天下,彷彿一鍋沸騰的開水,又熱又燙!

幾乎所有人,都被賈詡的這一計毒計給衝昏了頭腦!

能夠保持清醒的只有寥寥無幾,如曹操一般清醒者,更是鳳毛麟角。

就連李昊都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可是他卻沒有辦法阻止。

萬物復甦,天地間一片盎然春色。

距離諸侯討懂,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的時候了。

如今已經到了四月份,人們脫下又笨又厚的冬裝,換上了輕便的春裝。

然而身上的衣衫可以脫去,但諸侯的心情,卻彷彿陷入了冰封一般。

在接受冊封與拒絕之間搖擺不定,一個個瞻前顧後,誰也不肯輕易做出抉擇。

就在諸侯們為了到底該不該,稱王發愁之時,袁術跳了出來。

袁術不滿袁紹被冊封為渤海王,並揚言道:

“袁家四世三公,享譽海內,封王賜爵,實至名歸。然袁紹乃是庶出之子,何德何能稱王道孤?”

憤怒的袁術遂召集部將,自稱“大聖武德淮南王”。

並且夜襲豫州刺史孔伷,將其斬殺,然後劫掠了諸侯聯軍囤積在封丘糧倉的數百萬石糧食。

隨後向南絕塵而去,徑直回了汝南老巢,袁術一系列的操作,讓諸侯們頓時傻了眼。

沒了封丘的糧倉,僅憑諸侯自帶的糧食最多只能維持二十天。

這讓諸侯在大罵袁術的同時,卻又各自松了一口氣。

各路諸侯早就想找個藉口退出聯盟,只是誰也不好意思做第一個站出來吃螃蟹的人,雖然俱都歸心似箭,但也只能硬耗著。

而現在,袁術劫糧而去,終於給了各路諸侯一個冠冕堂皇,離去的理由。

況且兗州刺史劉岱已經率先退回兗州。

還加冕魯王,其他諸侯自然不會甘心。

僅僅一天的時間,至少有十路人馬拔營而去。

歸心似箭的諸侯們,甚至沒有向袁紹這個盟主辭別。

或者是羞於相見,也許是壓根就沒把袁紹放在眼裡。

但無論是哪種原因,到傍晚的時候,十八路諸侯只剩下了袁紹、孔融、曹操、馬騰、孫堅、李昊等六路還駐紮曠野上。

曾經綿延數百裡,巍峨雄壯的連營變得空蕩蕩的一片,甚至讓虎牢關上的西涼軍都感到不適應。

而玩家們也知道了這一情況,一時間也不知道到底該何去何從。

其中有不少玩家,紛紛投靠,已經封王之人。

而這些原本瞧不上玩家的王爺們,在經過虎牢關前一戰,也意識到了玩家們的優勢,所以全都欣然接受。

有才能的玩家,甚至被委以重任。

“大勢已去,當連夜拔營退兵,返回天空之城!”

李昊沐浴著春夜的暖風,眺望西方朦朦朧朧的虎牢關。

敏銳的察覺到了危險。

十幾路諸侯走後,聯軍的兵力銳減了一半,只剩下五十多萬人。

這與虎牢關中的駐軍數目差不多,倘若西涼軍傾巢而出,發動強襲,兩軍勢必陷入苦戰,就算能夠僥倖獲勝,定然也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當然,李昊的身份擺在這裡,自然不能像其他諸侯那樣悄悄開熘。

一面傳令連夜拔營,一面派使者趕赴各營,把他即將撤退的訊息通知了其他五路諸侯。

然而讓李昊沒有想到的是,在得到他要退走的訊息,孔融敢了過來,並且開口道:

“鎮國公,在下願與你同行,我孔融誓死支援少帝,並願意交出北海太守印綬,以及本部五萬三千人馬,交於陛下掌管!”

李昊完全沒有想到,孔融竟然會如此做。

想了想,還是開口道:

“孔文舉真忠臣也,待回到天空之城,在下定然稟明少帝!”

【作者題外話】:卑微作者線上求票!各位讀者大大們投點銀票吧!拜謝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