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聽到賈詡的計策也是大喜,直接大聲開口道:

“好果然妙計,賈文和自今日起,升任我西涼第二軍師,加封費亭侯!”

“此次瓦解諸侯聯軍之事,全部交由賈詡負責,即刻起以天子名義起草詔書,廣封王侯,以此激發諸侯的野心,到時候看在這巨大的利益面前,誰還會尊劉辨小兒為天子。”

董卓此時煩躁的心情可謂是一掃而空。

“謝相國提攜之恩!”

賈詡連忙躬身道謝,不過他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這一切可以說是用千萬白骨換回來的,不過賈詡也明白,在這亂世之中,有些事情由不得自己。

想要出人頭地,封侯拜相就必須狠下心來。

次日,董卓直接返回了洛陽城。

隨後經過賈詡與李儒的商議,以天子的名義向天下各地,連發數十道詔書,加蓋偽造的玉璽印章,大肆的封賞各路諸侯。

其中益州刺史劉章封為蜀王,荊州刺史劉表封為楚王,揚州刺史劉繇封為淮王,幽州刺史劉虞封燕王,兗州劉岱封為魯王。

除了這些官居刺史的劉姓諸侯,被以國號封王之外,其他的一些郡縣太守,也同樣地被董卓大肆封賞。

這些劉姓的大小諸侯被封王之後,就輪到了勢力強大的諸侯。

其中袁紹被封為渤海王,曹操被封為陳留王,李昊被封為長平王,孫堅則是江東王。

至於公孫瓚等人實力稍弱,則是被封為了北平侯,馬騰被封為西涼侯。

而突如其來的聖旨,頓時讓諸侯們都懵了,隨後變得欣喜若狂起來。

天下大勢突然風雲激盪,人心思變,諸侯們各懷鬼胎,一場暴風雨即將席捲整個大漢天下!

賈詡亂國之計一出,諸侯聯軍頓時亂成了一窩蜂!

接到劉協的聖旨,每個諸侯表現的都不一樣,有的欣喜若狂,有的則是誠惶誠恐。

而更多的則是陷入沉思,思考董卓為什麼會大肆封王,倘若自己接受封賞,會帶來什麼後果。

諸侯之中,最先做出反應的就是曹操。

以曹操的智謀,在接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是董卓的亂國之計。

曹操知道,董卓出此下策,也是被逼無奈,倘若諸侯都擁立劉辨,那麼他董卓所挾持的天子劉協就沒有任何的價值可言。

如果董卓一方不想辦法,打破現在的局面,那麼西涼軍覆滅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呵呵董賊這是要坑我曹某人啊。”

曹操站在大旗之下,眺望遠處黑黝黝的虎牢關,臉色帶著笑意。

孫堅來到曹操身邊,開口道:

“二弟封王之事,你怎麼看?”

曹操輕笑了一聲開口道:

“當年高祖立下白馬之盟,約定非劉氏為王,天下共擊之,劉表等人都是高祖子孫,其官職更是一州刺史,他們接受王位還說得過去,而你我既非高祖後裔,官職也不過一雜號將軍而已,手中更是只有一城之地,何德何能敢以王位自居?”

曹操搖頭一笑繼續開口道:

“董賊這是在挖坑啊,就看誰跳進去了。”

孫堅點頭,輕嘆一聲開口道:

“二弟眼光如炬,大哥不急也!”

而李昊在接到這封詔命的時候,沒有絲毫的由於,直接開口道:

“拒受偽帝的封王之命!靜觀天下大勢,再行進退之舉。”

說完之後,李昊當即提筆修書,隨後派使者前往洛陽,表示自己不會接受偽帝詔命。

與李昊的痛快拒絕不同,此時的袁紹在接到封王詔命的時候,已經陷入了兩難之中。

此時的他與身邊的謀士,審配、許攸、逢紀等人已經商議了許久,可還是遲遲拿不定主意。

許攸等人也分析出了董卓此舉的意圖。

目的是在於分裂諸侯聯軍,也知道若是以異性接受封王,便會成為眾失之的,但他們卻無法抗拒封王的誘惑。

袁氏一族四世三公,全天下的官職被他們袁家之人做了個便。

即便袁紹做得再好,再怎麼擁立劉辨,最多也就是做個中興之臣,拜個三公也就到頭了。

可是現在接受了偽帝的天子詔書,只他袁紹搖身一變,就是渤海王,而且還是世襲罔替。

其子孫世代稱王,這樣的功績對於袁家來說,絕不是父輩、祖輩的位列三公能相提並論的。

放眼整個大漢王朝,能夠以異性封王的,除了開國的八大功臣,就在也沒有人能夠得到如此顯赫的地位了。

雖然這些異姓王最終都是身敗名裂,但能夠封王稱孤也算的上不枉此生了。

男人嘛,默默無聞的活一世,不如轟轟烈烈,風風光光的活十年。

死後能青史留名,而現在這樣的機會就擺在袁紹的面前,這讓他如何能夠不怦然心動?

他袁紹做這諸侯盟主,為的是什麼?

無非就是想做一個中興之臣,建立一番功業罷了。

可如今,王爵之位突然從天而降,難道自己要拒絕王位,反而去累死累活地拼搏一個三公之位?

就算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董卓,以偽帝名義下的詔書,那又如何?

真作假時假亦真,只要自身實力夠強,說真的就是真的,說假的就是假的,誰敢反駁?

而且袁紹也知道,現如今大漢的局勢,與開國之初不同,那時候高祖劉邦手握生殺大權,看哪個異姓王不稍微不順眼,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滅了你。

可是現在呢?

劉協已經成為了董卓的傀儡,可以說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而劉辨也僅僅只是依靠一個李昊而已,如果沒有諸侯支援,那劉辨甚至都不如劉協。

李昊滿打滿算也就三十萬兵力,和一城之地,就算自己受詔稱王,他們除了望而興嘆之外,又能奈自己如何?

袁紹越想越興奮,他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稱王之後,那些慕名而投的門閥氏族一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是時機成熟,自己說不定還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君臨天下。

“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我袁家四世三公,威壓海內,還請父親大人受詔稱王!”

開口之人,正是袁紹長子,袁譚!

【作者題外話】:卑微作者線上求票!各位讀者大大們投點銀票吧!拜謝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