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士也不解釋,而是又繼續說道:“另外,付道長也說了,靜樂國太子昇仙之後,玉帝將他拜為‘太玄元帥’,讓他鎮守北方——大家都知道,南為朱雀,北為玄武,所以,民間信眾才會將他稱為‘玄武大帝’,有時乾脆將他稱為‘北方之神’……”

這時,那付姓的中年道士也說:“不錯。大家也知道,這玉虛宮雖然規模宏大,方位卻是坐南朝北,這在風水上說,自是有些不足。有人說,為了適應這周圍的山水之勢,建造時又有種種增補之法,可以彌補南北朝向上的不足。其實,這是沒能理解,玉虛宮本來就是為了祭祀玄天上帝而建,而玄武大帝既是北方之神,這玉虛宮在建造時朝向的北方,正是玄帝所在的方向,這豈不是應該的麼?”

蕭洪聽了,頓時覺得,這說法很是新鮮。從一開始曼兒說起“風水四靈獸”,提到玉虛宮南北朝向的問題,後來又遇到引路道童和監院,現在又是付姓的中年道士,每人都會提到玉虛宮的風水,每人的說法卻各不相同,而且每種說法聽起來都很有道理。這也真是奇了!

蕭洪還沒來得及仔細辨別哪種說法更有道理,又聽魯道士說道:“原先的靜樂國太子,此時已被玉帝拜為‘太玄元帥’,一方面執掌‘元和遷校府’,一方面又鎮攝北方玄武之位……想想他自幼許下‘輔佐玉帝’的志向,這也似乎是終有所成……然而,玄帝的功德卻不止於此……”

這魯道士說著,話語頓了一下,目光又看向身旁的付道士。

付道士會意,點點頭,不慌不忙地開口誦道:“此後,殷紂主世,淫心失道,矯侮上天。日造罪愆,惡毒自橫,遂感六天魔王引諸鬼眾,肆諸兇釁,傷害眾生,毒氣盤結,上衝太空,天門震闢,惡氣衝突,彌塞天光。因此,元始天尊命玉帝降詔北極紫微大帝,令玄武收魔,間分人鬼。玄武乃披髮跣足,金甲玄袍,部領六丁六甲、五龍神兵及數十萬神兵齊到下方。玄武與六天魔王戰於洞陰之野,魔王以坎離二氣變為蒼龜巨蛇,而玄武以神力將其攝於足下,鎖於酆都大洞。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時收斷,人鬼分離,冤離解脫,黎民安泰,國土清平……”

魯道士微笑著讚許道:“付道友也真是博聞強記!這段經歷,我雖也講得清楚,但說出的文字,卻是比不得付道友記誦的經文精彩……!”

周圍幾名道士一個個聽得心情激盪,聽了魯道士的評論,也是連連點頭。

只是對於蕭洪來說,這些內容因為文字艱澀,理解起來卻是有些困難。他只聽出,因為魔王帶領鬼眾禍害天地,玄武受元始天尊之令,率領神兵收魔;結果一番激戰之後,魔王戰敗,天下妖魔皆被玄武收斷。

這時,有道士說:“當年的靜樂國太子,曾誓言斷除天下妖魔,這樣一來,誓言也都實現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蕭洪聽了,不由也與眾人一樣,心情有些感慨。

可是卻另有一位道士說道:“如今這洞天福地之內,也是混亂初起,不知未來又是如何……”

又有一人接話道:“莫非那仙境之中,也是神魔混戰,所以,引得我們這個原本清淨的修仙之所,起了紛爭……”

蕭洪早就不止一次聽說過“天下大亂”的說法,此刻聽到大家議論此事,不由心中一動,連忙側耳傾聽。可是,這幾名道士卻只是七嘴八舌地發表些感慨,那“混亂”與“紛爭”,具體所指何事,卻都沒有提及。

“我這裡倒是還有一樁逸聞,可以再為各位解說解說……”魯道士略微提高了些聲音,打斷了眾人的議論,“那玄帝殿內的玄帝聖像,我想各位都曾祭拜過吧?”

眾人皆是點頭,只有蕭洪與曼兒未做表示。不料那魯道士卻專門盯著蕭洪,等他回答。

蕭洪只好說道:“我們今天剛來,路過玄帝殿時,天色已晚,也就沒有來得及進去祭拜,只在大殿門前望了一眼……”

“那你可曾看到,這玄帝聖像是何模樣?”魯道士又追問道。

蕭洪想了想,回答說:“我在大殿門口望見,玄帝聖像好像是身著黑衣,鎧甲襯在裡面……而且玄帝的頭髮是披散著的……他腳上也是赤足,手上還握著一柄長劍……”

“你可曾注意過,那玄帝腳下踏著的,又是何物?”魯道士問過蕭洪,又掃視一眼身旁眾人,彷彿在審視眾人反應。

眾人之中,有人微笑,也是看向蕭洪,似是知道答案,只看蕭洪如何回答。

蕭洪自然實話實說,當時匆忙,並未留意。

魯道士一笑,解釋道:“那玄帝腳下踏著的,就是他用神力收服的蒼龜和巨蛇。剛才付道士也說,玄帝與魔王激戰時,魔王曾經以坎離二氣變為蒼龜巨蛇……這蒼龜和巨蛇,在被玄帝收服之後,就成為了龜蛇二將,侍衛玄帝左右……”

“哦……”有道士說道,“我只知道玄帝腳下踩著的,是一龜一蛇,原來,這一龜一蛇是由魔王那裡降服而來……”

“嗯!”魯道士說,“這龜蛇二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水火二將’。諸位可知道這龜蛇二將的名號?……玄武大帝右足踩著的,是一條赤蛇,那就是‘火精’,也叫‘天關’,尊稱為‘太玄火精含陰將軍赤靈尊神’,封號為‘同德佐理至誠重感慈明普濟陽辯武右正侍雲騎護國保靜輔肅守玄太一將軍’……而玄武大帝左足踏著,則是一隻巨龜,也就是‘水精’,還有一個名字,也叫做‘地軸’,尊稱‘太玄水精育陽將軍黑靈尊神’,封號為‘同德佐理至應大道顯明武濟陰盛翊左正侍雲騎護國保寧輔肅玄初太一將軍’……”

蕭洪不由看了這魯道士一眼。

對於魯道士這樣有些賣弄的做法,他已經有點習慣了。“水火二將”也好,“天關”、“地軸”也罷,他只是覺得有趣,並沒有想要記住。何況,每一件事情都有講究,他又怎麼可能全都記住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