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想看,在這個過程中,你還是在以‘我’這個視角體驗事件,但不同之處在於,這個夢中的‘我’,已經不是現實生活中‘奎尼’,而是變成了那只‘不聽話的小兔’。由‘現實的我’變成‘夢中的我’,兩個‘我’之間,對應的內容已經不一樣了!他們所體驗的事件,在時間上也沒有連續性。對於這樣的現象,專業的解釋是,在夢境中,‘敘述型自我’會受到抑制,所以,一個人的‘自傳體記憶’也就無法由現實延續至夢境……”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奎尼說,“這就好比我進入《仙名道義》之後,我感覺‘我’還是‘我’,但實際上,‘我’的身份卻由奎尼變成了蕭洪……”

“沒錯!這也就是我剛才說的,你在進入夢境之後,儘管‘敘述型自我’受到抑制,‘即時型自我’仍然是存在著的。也就是說,儘管你意識不到‘奎尼’與‘小兔’的身份有差別,也意識不到‘奎尼’與‘蕭洪’有什麼不同,但是,你會覺得,那仍然都是‘我’!”

“‘即時型自我’不會受到抑制?”

“是的!如果‘即時型自我’也受到抑制,你在夢中就沒有‘我’這個概念了啊!如果不能以第一人稱視角體驗夢境事件,那其實就是以夢境形式看了一場電影啊,兩者真沒有什麼差別!當然,早期的夢境裝置,使用起來就是這樣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奎尼點了點頭。

曼洛繼續說道:“現在我們再回到小兔夢境的例子。現在我們假設,作為小兔,你剛剛從菜園裡逃了出來,慌亂之中,一心想著要儘快脫離險境。但是菜園主人跑得太快了!

“於是,你突然想到,我的傳送倉不是正停在附近嘛!只要找到傳送倉,給它下個命令,那菜園主人無論如何也追不上自己啊!

“你看,這樣的想法,當然不可能是小兔的想法,它顯然是與作為奎尼的那個‘我’相聯絡的,這來自於奎尼的現實記憶。也就是說,在這樣的情形下,你的‘敘述型自我’突然覺醒,於是,你作為奎尼的‘自傳體記憶’就開始對夢境產生影響——奎尼在清醒狀態下的記憶直接延續到了夢境當中。

“總而言之,一但你有了這樣的想法,夢境中就出現了真實的‘自我’,這個能指揮傳送倉的‘自我’,與那個‘偷菜小兔’的‘自我’,二者之間發生了身份衝突,而兩個不同的‘即時型自我’是不能同時存在的。結果,清醒狀態下的‘即時型自我’必然佔據上峰,於是,你也就會從這個荒誕的夢境中醒過來!……”

奎尼以前沒有聽過這樣的深入講解,一邊聽,一邊仍是連連點頭。

“……還有,除了‘自我意識’,”曼洛說,“我剛才還說到了‘環境意識’。在夢境中,正常的‘環境意識’也是受到抑制的。還是以剛才的小兔夢境作例子。如果‘環境意識’沒有受到抑制,你早就應該意識到,不管是在巢城裡面,還是在外面的老城,除了生產人工食品的工廠和受過汙染的廢墟,哪裡還能找到種菜的菜園?還有,你再想想傳送倉的停放地點,這與菜園的環境也是矛盾的。出現矛盾的結果,必然也是正常的‘環境意識’覺醒,也就不可能繼續維持夢境了……”

“嗯,有點意思。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

“原理並不複雜。這是因為,在REM睡眠階段,大腦一直都在進行資訊的整理、儲存工作,常常會有一些與現實生活相關的資訊出現。如果這樣的資訊與夢境程式所提供的資訊有明顯矛盾,那就會不可避免地刺激正常的意識覺醒。這樣一來,做夢的人就會意識到自己是在做夢,也就會很快清醒過來。你要記住,無論是‘敘事型自我’覺醒還是‘環境意識’覺醒,都會導致夢境程式使用者恢復清醒意識,所以,夢境程式會盡量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

“可是,我剛才提起的‘海灘度假’夢境呢?……”

“沒錯,在這一類夢境中,你確實有可能意識到自己是在做夢,卻仍然不會醒來。因為,越是簡單的夢境,其實容錯程度反而越高。也就是說,這些簡單的夢境程式,雖然也是以‘即時型自我’為第一人稱視角進行敘事,但是,因為它們在設計時,針對的往往是人們的某種現實需求,所以與玩家本人的生活契合度很高——我的意思是說,即使這樣的夢境環境與玩家的現實生活有些差別,它所塑造的場景也往往是玩家日思夜想的內容。加上這一類夢境程式設定比較簡單,所以激烈的情節矛盾也很少見,這樣一來,就不容易導致‘敘事型自我’或者‘環境意識’覺醒……”

“其實,也有一些夢境,雖然情節並不簡單,但是對於矛盾情節的容錯度也很高……”這時秦提示道。

“啊,對,是這樣。”曼洛忙補充道,“有些夢境程式,情節也很複雜,但是,在這一類夢境中,情節的緊張度往往很高,所以,即使在環境和時空上出現一些的矛盾,玩家也往往意識不到,不會因此而被喚醒。而且,這些夢境也會有一些特殊內容安排,即使‘敘事型自我’適當覺醒,玩家也仍然可以……”

“哦?你這說到的是什麼樣的夢境?”奎尼問道。

“當然是戰爭類的遊戲了!最初,這一類遊戲是很受歡迎的,但是,後來內務局意識到,允許夢境玩家過多接觸殺戮內容,對巢城的影響將是災難性的……”

“嗯,所以這一類夢境也就受到了限制……那麼《仙名道義》與這些遊戲不同?”

“那當然不一樣了!《仙名道義》的情況可要複雜得多。遊戲的內容你剛才也大概有一些瞭解。在《仙名道義》所設定的時空背景中,你一開始恐怕連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也沒有辦法適應吧?”

“是的!”奎尼點頭說,“這個過程很艱難……”

“《仙名道義》尤其重視細節刻畫,玩家在進入夢境之後,通常要經歷一個‘角色養成’的過程,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他適應夢境環境。問題是,即使經過了這樣的‘養成’過程,他仍然會發現,與現實生活相矛盾的夢境細節數不勝數,而每一個矛盾的細節,都有可能促使他的‘自我意識’或者‘環境意識’覺醒。他將因此不斷被喚醒——尤其是在‘敘述型自我’覺醒的情況下,維持夢境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樣一來,他也就沒有辦法完成遊戲程序了……”

“現在我明白‘技術上的特別措施’指的是什麼了!就是要讓夢境程式能夠抑制玩家的‘自我意識’、‘環境意識’,尤其要避免玩家的‘敘述型自我’覺醒,對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