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曼洛拍了拍巴掌,引起奎尼和秦的注意,然後動了動手中的遙控器,將浮在空中的人腦投影轉動一個角度,讓兩人更清楚地看到大腦皮層所在的位置,接著又說道,“‘意識’是人腦的神經活動,這個說法可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想象,所有的這些神經活動,本質上是一系列生物電活動,就都集中在大腦皮層中……”

隨著曼洛這樣解說,伴著一陣極其微弱的“嗶嗶啵啵”聲,在三維投影的大腦皮層表面,突然湧起一波忽明忽暗的閃光,彷彿就在一瞬間,思維的閃電一個接著一個地,連成了一片,又從神經細胞組成的浩瀚海洋上,急速地掠過。

曼洛問道:“我們也可以推想一下,當這樣的‘意識閃電’從我們的大腦皮層中閃過時,它難道永遠都是正確的和明白無誤的嗎?或者說,它會不會永遠都只是作為客觀世界的投影而存在?”

曼洛只是略作停頓,就又自己回答道:“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多時候,這種神經活動的作用是相對獨立的。換句話說,剛才我們提到,不斷會有新的印象進入‘意識’,又與‘意識’中舊有的印象相互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意識’的作用當然就有可能出現偏差。為了描述這種偏差的可能性,在精神病學領域,學者們就將‘意識’這個概念定義為——‘理解自己與環境的完整性’。‘理解完整性’,明白吧,這個理解既有可能是正確的,也有可能是錯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曼洛說到“錯的”兩個字時,突然拖了個長音,同時握住手中的遙控器,在空中用力揮了一下。大腦皮層上的閃光又“嗶嗶啵啵”地起了一陣變化。

曼洛一字一頓地強調說:“這是一個非常簡單,但是卻非常重要的結論!讓我們先把它記下來……”

趁著曼洛賣關子似的放慢了語速,秦不失時機地插話進來,想引導他長話短說:“曼洛的意思是說,我們在理解夢境程式的原理時,要參考這些‘意識’概念的定義,這樣才能理解,人在應用夢境程式時,他的‘意識’到底處於一種什麼狀態。當然了,夢境程式可以讓使用者產生一種錯誤認識……”

但是曼洛卻沒讓秦把話說完:“你先別著急嘛!如果不把基本概念解釋清楚,又怎麼能把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講得透徹呢?”接著,他又面向奎尼,將兩手一攤,說道,“你說對吧?!對待嚴肅的話題,就要有個嚴肅的態度。要想明白一樣道理,畏難、沒有耐心或者總是想著半途而廢,那可不是什麼好習慣……”

“這我倒是同意……”奎尼回應道。

“嗯,我就說嘛!”曼洛滿意地點了點頭,又接著說道,“所以,按照剛才這個定義——‘理解自己與環境的完整性’,‘意識’其實又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意識’叫做‘自我意識’,也稱為‘自我體驗’,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主觀感覺的認識;另一種‘意識’叫做‘環境意識’,也叫‘周圍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周圍環境中的客觀事物的辨別和認知。”

“好了,”曼洛又習慣性地搓了搓兩隻大手,“理解了這些概念,我們就可以來看看,假如一個人進入了睡眠狀態——當然,我這裡說的是,沒有使用夢境程式的睡眠狀態——他的‘意識’又是什麼樣呢?這當然與他清醒時的狀態不同!我們常會說,一個人在入睡之後,就會處於一種‘意識喪失’的狀態——只不過,這個狀態是暫時的、可逆的,只要他再次清醒過來,他的‘意識’也就隨之恢復了。但是,答案是不是就這麼簡單呢?當然不是。因為睡眠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

聽到曼洛這樣說,奎尼不由愣了一下。果然,曼洛又將話題轉向了睡眠的生理機制。

曼洛說道:“根據生理學的知識,按照一個人在睡眠中的生理狀態變化,可以將一個完整的睡眠過程分成幾個階段,這就叫做‘睡眠時相’。劃分‘睡眠時相’,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根據腦電、肌電和眼動電的變化,把睡眠分成‘非快眼動相睡眠’和‘快眼動相睡眠’兩個階段。”

為了幫助奎尼理解,曼洛一邊講解著,一邊調整了三維投影的內容,除了將普通人入睡後眼球快速轉動的情況顯示出來,還把必要的文字說明也附在一旁。

原來,曼洛所說的“快眼動相睡眠”,也叫“快速眼球運動睡眠”。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在這種睡眠狀態下,人們的眼球經常會以極快的速度連續轉動。“快眼動相睡眠”也叫做rapideyemovementsleep,縮寫是REM。

與之相對,在另外一個“睡眠時相”下,眼球的運動狀態與REM完全不同。因此,這個“睡眠時相”的名字,就與REM相反、相對,在REM的名字前面加上了個‘非’字,成為non-rapideyemovementsleep,也就是所謂的“非快眼動相睡眠”,縮寫為NREM。

“你看到了吧,”曼洛說,“人們在入睡之後,先要經過‘非快眼動相睡眠’,然後才會進入‘快眼動相睡眠’。也就是說,在剛入睡時,你的眼球並不會立刻就出現快速轉動,這就是‘非快眼動相睡眠’。而這個睡眠階段,又可以由淺入深分為四個亞期,分別叫做S1期到S4期。在睡眠由S1期向S4期轉化的過程中,人的‘意識’狀態也就相應地發生了變化。”

曼洛解釋道,在清醒狀態下,眼球運動快而不規則;睏意襲來,眼球的運動形式逐漸變成緩慢的眼球震盪,人的意識開始變得朦朧,這就進入了S1期,所以,這個睡眠亞期也叫‘瞌睡期’;進入S期,人逐漸喪失了意識,但還保持著短暫而不連貫的思維活動,身體的肌肉也還保持一定的緊張度;而在進入S期和S4期後,人的大腦皮質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人的意識完全消失,全身肌肉松馳,也沒有眼球運動,只有很微弱的肌電活動。

S1期和S期合稱‘淺睡期’,佔總睡眠時間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S期和S4期則屬於‘深睡期’,也有人把它們叫做‘腦睡眠’。

曼洛說:“接下來,睡眠就會進入“快眼動相睡眠”的階段,也就是REM睡眠。這一睡眠階段,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陣發性的快速眼球轉動。入睡者在進入REM睡眠之後,就很難被人喚醒,而且,他的肌張力也會完全消失,所以,在這種狀態下,軀體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人把這個階段的睡眠稱為‘軀體睡眠’——想必你也知道,巢城最初開發夢境程式的目的,就是希望,外城那些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變異人,在嚴苛的環境中,仍然能夠獲得優質的‘軀體睡眠’,從而迅速恢復體力……當然,現在的夢境程式,意義已經遠遠不止於此……”(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