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兒花了大量心思,把自己知道的個中關係,一一幫著蕭洪理清。

但是,曼兒同時又告訴蕭洪,在施行雷法時,真正的“行法之本”,其實是對“道”的體悟。這才是正確召役各路神將、成功施行法術的關鍵。

“哦?對‘道’的體悟?”蕭洪聽了又是不解。

“對啊,我們經常會說要‘悟道’嘛!‘悟道’——對於我們這些學道之人來說,體悟真道才是根本。人們還常常會說‘得道成仙’,也是一樣道理啊,‘得道’才能‘成仙’。所以,只是把我剛才所講的那些關係弄明白還不行,甚至把道法集當中的所有法術都記牢了也不夠,要想用好雷系法術,最最關鍵的,還是在於‘悟道’!”曼兒耐心地為蕭洪解說道。

“噢,那你就再教教我唄,我應該怎樣才能‘悟道’呢?”蕭洪聽曼兒這樣說,便順著她的話兒問道。

但是曼兒卻擺擺手,不好意思地笑了。

曼兒說,她雖然跟著母親讀過很多經書,但是對於“修行”或是“悟道”這樣的事情,她卻瞭解得很少。所以,就這一點來說,她也沒有辦法再幫蕭洪,只能靠他自己。

慢慢地蕭洪才知道,曼兒讀過這麼多經書,卻不太懂得修行之法,也是有原因的。

在這之前蕭洪還一直覺得奇怪,何融、曼兒與自已年齡相仿,為什麼卻與自己身份差別這麼大?

其實,三個人來到這家道觀的時間非常相近。

三人之中,何融年齡最大,比蕭洪要年長幾歲,而曼兒年齡最小,又比蕭洪小上幾歲。

何融也是三人之中最先來到這家道觀修行的。

當時何融與在外雲遊參訪的何慶山偶遇,被何慶山收作徒兒,就隨何慶山回了道觀,此後就一直在這裡修行。何融也是何慶山所收的頭一個弟子。

這何慶山,就是蕭洪的師兄,也是魏凌峰與韓彰韓顯等人先前所稱的“大哥”。與魏凌峰與韓彰韓顯等人一樣,何慶山也比蕭洪年長許多。

當然,在收下何融做弟子時,何慶山還沒有蕭洪這個師弟。

何慶山有時會跟蕭洪開玩笑說:“你來道觀時,那還是個十來歲的娃娃!要不是師父先發現你天賦異稟把你收了徒弟,被我遇到,你恐怕就該被我收作徒兒了!”

所以,何融以前在私底下也會跟蕭洪開玩笑:“你說師父怎麼沒能早一步遇到你呢?那樣的話,我現在哪用叫你師叔?要是時機碰得巧,沒準兒你還得反過來叫我一聲師兄呢!”

何融因為年長蕭洪幾歲,人又懂事,所以從一開始就在生活上處處照顧蕭洪。等蕭洪年齡稍長,自然也懂得感激,所以二人關係一直很好,可以說是情同手足,彼此開開玩笑也是常事。當然,在外人面前,何融一直都很有分寸,從來都是態度恭敬地將蕭洪尊為長輩。

對於何融人前人後這樣的態度變化,蕭洪在傷愈甦醒之後其實早有察覺,只是慢慢地才瞭解到這其中原因。

不過,何融一直心裡明白,要說蕭洪應該叫他師兄,那不過只是句玩笑罷了。

這位師叔雖然年齡比自己還要小些,但要說起悟性、修為,那可不只是遠在他何融之上,就連師父何慶山也常常自嘆不如,又豈是天賦異稟這四個字能夠概括的?

至於曼兒,她幾乎是與蕭洪同時來到觀裡。

蕭洪被雲遊的師父收作徒兒之後,頭一次隨師父回觀,何慶山正有事外出,恰巧不在觀內。而師父因為仍要繼續尋訪仙道,便將蕭洪交待給何妻,自己復又離去。

也就是這一日,何妻在道觀附近偶然發現重病昏迷的曼兒,將她收留。曼兒醒來之後並不記得自己身世,就連曼兒這名字,也是何妻當時為她新取的。

何妻也是誠心向道之人。

在何妻看來,如果能像祖師魏夫人魏華存那樣,清齋而居、安靜煉養、誦經修道,那自然是修行的妙法;但是,既然正一道允許道士娶妻置室,傳宗接代,甚至在非齋之日,還可以允許道士喝酒吃葷,那麼她與何慶山這樣,先為夫妻,又一同修行,同樣也是修仙正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何妻在收留曼兒之後,見她長得乖巧,不由心生憐愛。

所以,等何慶山回觀之後,何妻便與何慶山商量:既然她自己並未受過“女真九戒”也是一樣修行,將來便也不想讓曼兒受戒入道。她想將曼兒收為義女,將來便每日教她道經和修煉之法。只要曼兒能夠隨她一樣精進修持,在修道入道的成仙路上,與那些受過“女真九戒”的坤道相比,想必也都是一樣的。

何慶山也並無異議。

因此,雖然曼兒稱何融為“師兄”,同時也將蕭洪與魏凌峰等人稱為“師叔”,其實她卻只是何慶山與何妻收的義女。

這些年來,何妻帶著曼兒遍讀經書,而那“修行”或是“悟道”之法,何慶山卻沒有教她太多。問曼兒何慶山為何不傳,曼兒卻不願多說。

就這樣,蕭洪一邊隨著曼兒研習經書,一邊休養身體,又過了不幾日,身體已經基本復元如初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