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奎尼才注意到自己目鏡上的提示,原來秦早已同勃卡蒙扎取得了聯絡,並且在三個人之間單獨建立了通話頻道。也就是說,只要秦、奎尼和勃卡蒙扎三個人在這個獨立頻道上進行交流,就完全不會影響會場上的其他人。

同時,因為這一獨立頻道的場景,與虛擬會場的場景相疊加,他們三個在進行私下交流的同時,仍然可以看到會場上發生的事情。

不過,此刻嘉賓區坐著的那一位勃卡蒙扎,不過只是一個靜止的三維投影罷了。

奎尼向勃卡蒙扎點了點頭,以表示問候,但是,勃卡蒙扎調整了三維投影的位置,連人帶座椅地,直接轉到奎尼面前,然後伸出手來,同奎尼做了個握手的動作。奎尼也連忙伸出手來,在空中比劃了一下,以示回應。

“這樣的會面很有意思……”勃卡蒙扎聳了聳肩,說道,“有人說,下一代的會議系統,可以配合著全息影像,改變使用者周圍的力場……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們對於虛擬環境的感知,就會更加接近實物,是這樣嗎?……不過,我倒是覺得,那樣也許沒有現在這樣有趣……”

勃卡蒙扎一邊說著,一邊朝著自己的身旁揮了揮手,看著自己手臂穿透另一觀眾的身體。然後,他又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腳下,他的座椅,正將奎尼前排的一名觀眾壓住,而那人卻毫無反應,仍然認真地注視著前方,聽演講嘉賓貝爾納繼續他的演講。

這當然並不奇怪,因為會場上的那些觀眾並沒有進入他們的對話頻道,自然也就不會對勃卡蒙扎的舉動做出反應。

勃卡蒙扎說道:“你們看,像這樣,在虛擬的世界裡,我這樣的行為,根本就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後果——這位先生,就算他能看見我,也根本不會被我壓傷……

“在夢境程式中,有很多情況,也是與此相似。但是,在特定情況下,夢境程式卻可以對人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這時,如果我們還停留在虛擬世界的視角,去看待夢境程式,認為這樣不會有不良後果產生,那可就真的要出大問題了……”

勃卡蒙扎說到夢境程式對使用者的影響,奎尼當然深有體會。

他很容易就能想到一些例子,比如在外城遇到的那名大漢,他挑釁秦,卻因為夢境矯正程式的影響,被懲罰手環擊倒在地;再比如莫維,因為他的夢境經歷,而對奎尼的舉動做出了激烈的反應……

同時,奎尼還隱約覺得,這些天在《仙名道義》中的經歷,對他自己也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只是此刻他還一時說不清楚,這種影響到底是什麼。

勃卡蒙扎說完這段話,就又把自己的全息影像重新移動了一下,放到一個沒人的位置,然後又說道:“我想你們也聽出來了,貝爾納今天發言的主旨,就是在談論這個話題……也就是說,假如有人決定,要利用夢境程式來控制其他人,那麼,如果能夠像曾經的‘膜拜團體’一樣,製造出一種盲信的狂熱情緒,那將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

“哦?貝爾納所說的,原來是這個意思?”奎尼忽然明白過來。

“是的……”勃卡蒙扎答道,“我認為,‘膜拜團體’最為重要的特徵,就是對其成員進行精神控制……而由貝爾納介紹的‘膜拜團體’的歷史,我們也很容易得出結論,假如有人試圖利用夢境程式,實現對夢境玩家的精神控制,那會將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奎尼想起《仙名道義》中的情形。他雖然還不清楚,黑衣人是用了什麼方法,使大量夢境玩家成為他的信徒;但是,無論是何慶山和高正方丈受到飛怪攻擊之後的感受,還是袁建德與嗣德神志不清的狀態,彷彿都在提示他,這黑衣人所用的,正是一種精神控制的手段。

“嗯,如果發現了這樣的苗頭,就應該及時中止夢境程序運行……”奎尼說道。

“那倒不一定……”勃卡蒙扎卻搖搖頭說道,“就是對於這一點,大家現在還有意見分歧……因為我們都希望,透過夢境程式,對玩家實現一定的教化作用……但是,有些時候,在道德教化與精神控制之間,很難劃清界限……”

“嗯?這個界限還劃不清楚?”奎尼感到不解。

“確實是這樣……當然,這很難用一句兩句話講明白……”勃卡蒙扎解釋道,“所以,貝爾納才會主張,應當比照‘破壞性膜拜團體’的特徵,對那些有風險的夢境,進行認定……”

“‘破壞性膜拜團體’?那有什麼不同?”

“‘破壞性膜拜團體’,比起一般的‘膜拜團體’,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比如,它的真實目的,可能是為了隨心所欲地進行犯罪;再比如,它會宣揚暴力,或者有潛在的暴力傾向;還有,它在自己的組織內部,反對或禁止理性思維,領導者以獨裁的方式,決定成員命運……當然,它也具有普通‘膜拜團體’所共有的特徵,比如,它們都宣揚救世主;它們都認為,世界末日即將來臨;還有,它們的倫理體系的準則,是卑賤者將在末日受到審判……”

奎尼沉默了一會兒。他仍然在不停地思考。《仙名道義》中的白袍人與黑衣人,是不是也可以採用這樣的視角進行分析?那麼,到底應該把他們看作一個整體,還是看成彼此對立的兩個獨立勢力?

奎尼覺得,似乎那黑衣人一派,更多地具有“破壞性膜拜團體”的特徵;而白袍人這一方,其實也與普通的“膜拜團體”非常相似。但是,如果把這兩派放在一起考慮,他們難道不是同樣來自於古波斯瑣羅亞斯德教的神話傳說?古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難道也能像“膜拜團體”一樣,被人用於精神控制?

奎尼感覺自己的思維有些混亂。

倒是勃卡蒙扎主動提到了《仙名道義》。

他說:“對於《仙名道義》中發生的事情,其實我們也很困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